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

2021-09-13 02:10任承春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30期
关键词:王二小动画片道理

任承春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曾伴随许多人成长,雷锋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让许多人记住了他,他是无数人心中的榜样,更是教师与家长教育孩子时为孩子树立的好榜样,社会上也因此而增添了无数个“活雷锋”。

榜样之所以能成为榜样,肯定具有某方面比较突出的优秀品质。当我们将其树为榜样后,就会无意识地去学习他身上的那些优秀品质,就会使自己朝着榜样的方向去努力,去学习,去奋斗。这样就会在无形中形成一种动力,促使着我们努力提高自己。

罗.阿谢姆曾说过“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足以看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能把榜样的力量巧妙地运用到对学生的教育上,结果定会事半功倍。

步入教坛二十余载,我一直在教书育人这条路上不断摸索着,努力着,力争能成为一名所有学生都喜爱的教师,只有那样才能算得上是一名真正成功的教育者。在尝试多种教育方法之后我发现了榜样教育的好处,以下是本人对于榜样教育的一些拙见和做法。

一、让学生跟随教师成长

师道不立,其教不成,学生的成才就会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往往就是社会的典范、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他们不仅把教师看作是学习的榜样,甚至模仿其言行举止。因此,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智能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给他们提供养分的教师的综合素质。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执行者,更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己的内涵,为人师表,无论在教学、教育方面都要做学生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身作则,懂得“身教重于言传”的道理。在言谈、行为、生活作风、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都要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影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时刻明确自己的责任,做学生的楷模。这样下来,时间一长,学生各方面的行为习惯都得到了良好地培养。

二、让学生跟随教材中的榜样成长

榜样教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在儿童的启蒙教材《三字经》里,就给孩子树立了二十多个榜样。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很重视这个问题,在每一册的课文里为学生树立了多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榜样。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童话类的课文也为学生树立正面形象的榜样,如《丑小鸭》等课文塑造了生动活泼的动物形象,讲述了一个个学生喜爱的故事,学生在读过故事后再加上教师的轻微点拨就能明白了蕴含在其中深刻的做人道理。

在小学阶段给学生树立一些古今中外的革命家、民族英雄、科学家、艺术家及杰出人物的形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很有好处的。小学生的上进心和模仿性都是很强的,在实施榜样教育时,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正确分析榜样形成的条件,指出其可贵品质的社会意义,帮助学生把对榜样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用榜样的力量去触动学生的灵魂,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如在教学《小英雄王二小》一课时,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想象:如果王二小不给敌人带路会怎样呢?学生在想象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加上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学生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最后让学生讨论:1.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2.小英雄王二小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讨论结束后,王二小的英雄形象会更深入学生心中,学生会从这个小英雄、小榜样的身上受到启发,知道如何去热爱祖国、去勇敢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三、让学生跟随学习与生活中的典范成长

一个好的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树立各方面的典型和榜样,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多了,无论做什么事或遇到什么事,就会有相应的形象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班级中,一个好的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他的感染力、说服力极强,能激励、影响后进生,调动后进生的内在积极因素,尽可能地把消极因素转化成积极因素,引导他们前进。如获得荣誉称号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进步学生”等等,实际上就是在学生中树立了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榜样,更具有说服力。这样,没有获得荣誉的学生便会以他们为榜样,取长补短,努力进步,提高学先进、当先进的积极性。

四、利用优秀的电视节目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

据了解,绝大部分的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多数在看后都能把具体情节描述出来,但当你问他有哪些所收获或懂得什么道理时,他们都是摇摇头,这就未能达到制作部门制作动画片时的初衷了。不管是课文也好,故事也罢,它们当中都是蕴含有教育学生的道理的,而动画片也不例外。所以我们教师要“投其所好”,有时间就常跟学生聊聊动画片里的内容,比如说:你喜欢看哪部动画片?你喜欢动画片里的谁?为什么?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跟你谈动画片的同时,你也能帮助他找到在动画片中树立的正面形象的榜样,再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均能悟出一些他之前独自观看时没能悟到的道理。这样既能满足学生观看动画片的心理需求,又能使学生从喜爱看的动画片中学到一些道理。

之前有一部热播名叫《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我利用契机在课堂上跟学生聊这部动画片里那些羊儿与灰太狼的故事,喜羊羊的个性比较鲜明,学生们大都比较喜欢它,我抓住这个特点先让学生谈谈为什么如此喜欢喜羊羊,再让他们自由讨论后发言,他们一致认为喜羊羊是聪明勇敢的,在无数次与灰太狼的斗智斗勇中就可以看出喜羊羊极具优秀品质的一面。我顺势引导他们: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遭遇坏人的时候该怎么办?学生经过又一番激烈讨论之后得到了答案:我们遇到坏人时要沉着勇敢,更要像喜羊羊那样开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就这样,学生们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里找到了新的學习榜样,而这些他们喜爱的榜样也会伴随着他们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另外,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经常碰得见、看得见、学得到的榜样,如家长或身边的人,甚至是陌生人,他们做的一件件好事,都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能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借助榜样的力量,帮助他们往更好的方面发展。

猜你喜欢
王二小动画片道理
为王二小守墓
放牛娃
向小英雄王二小学习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道理
爱看动画片的爸爸
萌萌的斗牛犬
智珠
喜欢你,有道理
再不当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