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身猪CD63基因CDS区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1-09-14 08:12张雪莲晋大鹏吴怡琦李文霞秦本源蔡春波高鹏飞郭晓红李步高曹果清
家畜生态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结构域位点氨基酸

张雪莲,晋大鹏,刘 敏,吴怡琦,李文霞,秦本源, 蔡春波,高鹏飞,郭晓红,李步高,曹果清*

(1.山西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2. 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

抗原分化簇6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63, CD63)作为最具有特征性的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1],被发现于激活的血小板表面,命名为血小板糖蛋白40(platelet glycoprotein 40, Plt Gp40)[2]。随后研究发现,CD63是存在于人早期黑色素瘤细胞中的黑色素瘤抗原491(ME491)[3],还与溶酶体相关的膜表面糖蛋白3(lysosome-associated membrane glycoprotein 3, LAMP3)是同一种分子[4]。CD63作为四跨膜蛋白超家族(transmembrane 4 superfamily, TM4SF)成员,包含4个跨膜域与2个胞外域,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

CD63与细胞活化、黏附、变异、炎症反应、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生殖系统及肿瘤的侵袭、转移等多种生命过程相关[5-6]。CD63作为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标志,广泛表达于活化的嗜碱性粒细胞膜表面;此外在其他活化细胞表面也有表达,包括血小板、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组织肥大细胞等[7]。Miyamoto等[8]发现,在活化的小鼠巨噬细胞中,CD63 mRNA表达显著增加。CD63作为活化血小板表面的抗体,可介导血小板的活化过程,内皮细胞与中心粒细胞结合后,参与炎症反应及肿瘤转移等病理过程[9-10]。此外CD63在免疫应答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巨噬细胞(APC)和树突状细胞(DC)中,CD63可通过内体途径伴随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I(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II, MHC-II)分子呈递抗原并启动免疫应答,即CD63可以与细胞表面的MHC-II相互作用,形成的CD63-MHC-II类复合物重新分布在细胞表面以呈递给CD4阳性T细胞从而促进免疫应答的发生[11-12],并起到保护膜蛋白免于降解的作用[13-14];CD63通过协调核内体和自噬过程以调节细胞内潜伏期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 LMP1)水平[15]。而当细胞受到病原菌刺激活化后,CD63从反面高尔基网(trans Golginetwork, TGN)转运至细胞表面,或者直接通过细胞内途径转运至内体和溶酶体,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刘艳杰等[16]研究表明,CD63在免疫应答和病原菌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研究猪免疫应答分子调控网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马身猪是山西省地方猪种,具有产仔多、耐粗饲、繁殖力高、抗逆性强、肌内脂肪含量高、肉质品质好等优点。近几年关于马身猪的研究多集中在肉质[17-18]和脂肪沉积[19]方面,而对马身猪免疫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此外CD63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小鼠等试验动物上,有关猪CD63基因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对马身猪CD63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猪CD63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和样品采集

本研究所用试验动物为90日龄山西省地方猪种马身猪3头,均为公猪,28日龄断奶时去势,由山西省大同市种猪场提供。达目标日龄当天屠宰,屠宰后,分别取马身猪的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腰大肌、背部皮下脂肪等样品,放入已标记的冻存管中,迅速置于液氮中保存。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2.1 主要试剂 Green Taq Mix(Vazyme,南京);DL1 000 DNA Marker、RNAiso Plus regent、Prime Script RT reagent Kit with gDNA Eraser、SYBR Premix Ex Taq II等购于大连TaKaRa。

1.2.2 主要仪器 AB-9902 PCR仪(AB,美国);Universal Hood II 核酸蛋白成像仪(Bio-Rad,美国);ND-1000核酸蛋白测定仪(Nanodrop,美国);DYY-3电泳仪(六一仪器厂,北京);ABI 75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ABI,美国)。

1.3 试验方法

1.3.1 总RNA提取和cDNA合成 采用TaKaRa RNAiso Plus试剂盒提取各组织的总RNA,提取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书。将提取的总RNA用核酸蛋白测定仪测定其纯度及浓度,OD260/OD280在1.8~2.0范围内的总RNA用于后续研究。采用PrimeScript RT reagent Kit with gDNA Eraser试剂盒将RNA反转录成cDNA。合成的cDNA置于-20 ℃冰箱保存备用。

1.3.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根据NCBI GenBank数据库中预测的猪CD63基因mRNA序列(登录号:XM_005663878.2),用NCBI Primer-BLAST和Oligo7软件分段设计扩增CD63基因CDS区的引物P1及P2,并设计荧光定量引物P3及内参基因18S rRNA的引物(表1),送上海生工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表1 引物信息Table 1 Primer information

1.3.3CD63基因CDS区的扩增及克隆 以马身猪所有组织的混合cDNA作为模版,扩增猪CD63基因CDS区。PCR反应总体积为20 μL:Green Taq Mix 10 μL,cDNA 2 μL,P1或P2上下游引物(10 μmol·L-1)各0.5 μL,ddH2O补至20 μL。反应程序:95 ℃预变性5 min;95 ℃变性15 s,59 ℃退火15 s,72 ℃延伸30 s,35个循环;72 ℃延伸7 min。反应产物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选择扩增效果好的PCR产物送华大基因公司测序。

1.3.4 不同组织CD63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以18S rRNA为内参基因,采用qRT-PCR技术对马身猪各组织CD63的表达谱进行分析。qRT-PCR反应总体积为20 μL:上、下游引物(10 μmol·L-1)各0.3 μL,cDNA 2 μL,2×SYBR Premix Ex Taq II 10 μL,RNAase Free ddH2O补至20 μL。反应程序参照SYBR Premix Ex Taq II说明书:95 ℃预变性30 s;95 ℃变性5 s,60 ℃退火30 s,45个循环;95 ℃ 15 s,60 ℃ 1 min,95 ℃ 30 s制作熔解曲线。每个样本技术重复3次。

1.3.5 CD63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测序结果采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及拼接;运用NCBI在线软件(https://www.ncbi.nlm.nih.gov/orffinder/)和(https://www. ncbi.nlm.nih.gov/Structure/cdd/ wrpsb.cgi)分析CD6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并预测CD63蛋白保守结构域;应用PortScale(https://web.expasy.org/protscale/)和ProtParam(http://web.expasy.org/protparam/)软件对猪CD63的理化性质进行预测;采用NetPhos 3.1(http://www.cbs.dtu.dk/services/NetPhos/)在线预测磷酸化位点;应用NetNGlyc 1.0在线软件(http://www.cbs.dtu.dk/services/NetNGlyc/和http://www.cbs.dtu.dk/services/DictyOGlyc)分别预测其N-糖基化位点和O-糖基化位点;运用德泰生物在线软件(http://www.detaibio.com/tools/signal-peptide.html和http://www.detaibio. com/tools/transmembrane.html)对CD63的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进行预测;同时应用SOPMA(https://npsa-prabi.ibcp.fr/cgi-bin/npsa_automat.pl?page=/NPSA/npsa_sopma.html)和PredictProtein(http://www.predictprotein.org/)对猪CD6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应用Phyre 2.0软件(http://www.sbg.bio.ic.ac.uk/phyre2/html/page.cgi?id=index)对猪CD63蛋白的三级结构进行预测;用BLAST(https://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PROGRAM=blastp&PAGE _TYPE=BlastSearch&LINK_LOC=blasthome)软件比较猪、人、牛、摩弗伦羊、羊驼、野骆驼、家猫、抹香鲸、北大西洋小须鲸、长江江豚等12个物种CD63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采用MEGA X软件构建上述物种基于CD63氨基酸序列的进化树。

1.4 数据分析

应用2-△△CT法分析qRT-PCR检测结果,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采用SPSS version 22.0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CD63基因在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差异,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CD63基因CDS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NCBI数据库中猪CD63基因序列为预测序列,本试验中未能一次性成功扩增出该基因的完整CDS区序列,所以采用分段扩增,再进行拼接并结合与预测序列比对的方法,共获得长度为838 bp的片段,该序列已上传至NCBI数据库,GenBank登录号为MN082631。图1中各片段产物的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运用NCBI上的开放阅读框查找器分析本研究获得的猪CD63基因序列,发现其含有一个长714 bp的ORF,共编码237个氨基酸(图2B)。

图1 引物P1(A)及P2(B)的扩增结果 1,2. PCR产物;M. DL1 000 DNA MarkerFig. 1 Amplification results of primer P1 (A) and P2 (B) 1,2. PCR products;M. DL 1 000 DNA Marker

图2 序列拼接结果(A)及预测的蛋白质序列(B)Fig. 2 Sequence assembly result (A) and the predicted protein sequence (B)

2.2 猪CD63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

由图3可以看出,CD63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不同组织间表达量具有差异,在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脏、肌肉、脾脏和心脏等组织,在肾脏中表达量最低。

图3 马身猪不同组织CD63基因的表达量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Fig. 3 Expression patterns of CD63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Mashen pig Different uppercase letters indicate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

2.3 猪CD63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3.1 CD63理化性质分析 用ProtParam软件对CD63的理化性质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CD63由237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式为C1171H1855N297O315S22,相对分子质量为25 839.73,理论等电点(PI)为7.40,说明猪CD63由中性氨基酸组成;其中Val(12.7%)、Ala(10.5%)、Leu(10.5%)、Gly(7.2%)、Cys(6.3%)和Phe(5.9%)为主要氨基酸;CD63蛋白带负电荷的残基数(Asp+Glu)为17,带正电荷的残基数(Arg+Lys)为18;其消光系数(mol·L-1·cm-1·γ=280 nm)为26 315,不稳定系数为24.07,并预测其在哺乳动物红细胞中的半衰期为30 h,说明CD63蛋白较稳定;脂肪族氨基酸指数为113.08,平均亲水性为0.716。疏水性分析结果显示,CD63蛋白的最小疏水性指数为-2.744(Position:128),最大疏水性指数为3.267(Position:56),为疏水性蛋白(图4)。

图4 猪CD63蛋白疏水性分析Fig. 4 Hydrophobicity analysis of pig CD63 protein

信号肽和跨膜区域(图5)及保守结构域(图6)预测结果表明,CD63氨基酸序列不含信号肽,但是含有4次跨膜结构(13~35,50~72,85~107,205~227),N-和C-末端都位于膜的细胞内侧,其功能域预测与结构域预测相一致。CD63糖基化位点预测结果显示(图7),CD63有3个可能的N-糖基化位点,发生在“Asn-X-Ser/Thr”(X是除脯氨酸外的任一氨基酸,Asn为天冬酰胺,Ser为丝氨酸,Thr为苏氨酸)的Asn残基上,其中2个位点位于第3个与第4个跨膜结构域之间的胞外区内,另一个在第1个与第2个跨膜结构域之间的胞外区内,但没有发现O-连糖基化位点。磷酸化预测结果显示(图8),Ser磷酸化位点有6个,分别位于第51、91、160、167、196和232位;Thr磷酸化位点有4个,分别位于第44、48、75和152位;Tyr磷酸化位点有1个,位于第80位。

图5 猪CD63蛋白的信号肽(A)和跨膜结构域(B)预测Fig. 5 Prediction of signal peptide (A) and transmembrane domain (B) of pig CD63 protein

图6 猪CD63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Fig. 6 Conservative domain analysis of pig CD63 protein

图7 猪CD63蛋白N-连糖基化位点和O-连糖基化位点预测Fig. 7 Prediction of N-linked glycosylation site and O-linked glycosylation site of pig CD63 protein

2.3.2 猪CD63蛋白高级结构预测 同时应用PredictProtein和SOPMA软件对猪CD6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结果如图9所示。CD63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h)、延伸(e)、β-折叠(t)和无规则卷曲(c)组成,分别占58.23%、11.39%、5.49%和24.89%;采用Phyre2.0软件预测CD63蛋白三级结构(图10),发现猪CD63均存在α-螺旋、β-折叠和disordred区域。

图9 猪CD63蛋白二级结构预测Fig. 9 Prediction of secondary structure of porcine CD63 protein sequences

图10 猪CD63蛋白三级结构预测Fig. 10 Prediction of tertiary structure of porcine CD63 protein

2.3.3 不同物种CD63氨基酸序列进化树的构建 本研究获得的马身猪CD63氨基酸与野猪序列一致,用NCBI BLAST比较包括野猪、人、牛、长江江豚、摩弗伦羊等在内的12个物种CD63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结果表明猪的CD63与野骆驼的相似性最高,达90.72%;其次是羊驼、长江江豚、抹香鲸,相似性均达到90.30%。采用MAGE X软件的邻接法构建这12个物种的进化树,如图11所示,猪CD63与骆驼科的野骆驼和羊驼聚为一个分支,与鲸类和长江江豚较近,与其他5个物种的亲缘关系比较远,说明猪CD63可能与骆驼科间具有相似的功能。

图11 12个物种CD63蛋白系统进化树Fig. 11 CD63 protein system phylogenetic tree of 12 species

3 讨 论

CD63作为四跨膜蛋白家族的表面膜蛋白之一,可通过4个跨膜结构域穿过质膜,表明这些结构域可能参与某些细胞类型的信号转导[20]。CD63已被定性为多种细胞类型的激活或分化标记,并且已知在细胞膜中与β1整合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抗原和其他四跨膜蛋白紧密结合[21-23]。本研究中对猪CD63理化性质和结构预测,与前人结果一致[16]。马身猪的CD63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典型的4次跨膜蛋白,两个胞外域分别与对应的配体结合,其N末端和C末端均位于细胞内,与骨架蛋白及胞内信号分子结合参与信号转导。本研究中CD63蛋白消光系数为26 315,理论等电点(PI)为7.40,不稳定系数为24.07,最小疏水性指数为-2.744(Position:128),最大疏水性指数为3.267(Position:56),属于中性稳定疏水蛋白,与在七鳃鳗中的研究结果相同[24]。通过相似性比对发现,猪CD63与野骆驼的相似性最高,达90.72%,其次是羊驼、长江江豚、抹香鲸等,相似性均达到90.30%。系统发育树表明,相较于哺乳动物来说,猪的CD63与骆驼科的羊驼和野骆驼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与鲸类和长江江豚的遗传距离较近,符合物种进化规律。

CD63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CD63-MHC-II类复合物,在白细胞募集、吞噬及过敏等免疫反应中均具有重要地位。内皮细胞表面的CD63能与P型选择素相互作用调控白细胞的募集过程[25]。作为攻击入侵病原体的主要细胞介导的防御机制,吞噬作用在哺乳动物的先天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CD63在细胞内吞和吞噬作用中起关键作用,有报道称在人类树突状细胞中,CD63内化的同时伴随着酿酒酵母的吞噬[26];Yu等[27]揭示了CD63在促进血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中的确切作用。在过敏反应中,CD63可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粒中起重要作用。Kraft等[28]研究表明,可将CD63作为过敏反应的重要组分,发现敲除CD63基因可显著降低肥大细胞脱粒,从而减少体内的急性过敏反应。本研究中,CD63基因在马身猪的脂肪、肝脏、肌肉和脾脏的表达量较高,在心脏和肾脏中表达量较低,该结果与鲈鱼和斑点叉尾鮰的表达结果类似[16,29],均在肝脏和肌肉中表达较高。脂肪组织除了可以储存脂肪外,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作为免疫器官[30],脂肪组织中的T细胞是免疫代谢的关键因素[31],CD63基因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是因为脂肪组织中已鉴定出多种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而CD63在这些细胞表面均表达。马身猪的肌内脂肪含量较高[32],导致CD63在肌肉中的表达量也较高。此外肝脏可以选择性富集自然杀伤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33],因此推测CD63基因在免疫器官脂肪组织、脾脏和肝脏中高表达,可能参与相关免疫调控,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 论

本研究成功获得了马身猪CD63基因的CDS区序列(MN082631),全长714 bp,编码23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D63与骆驼科的羊驼和野骆驼同源性较高,为中性、亲水、稳定型四跨膜蛋白,二、三级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该基因在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脏、肌肉和脾脏。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CD6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结构域位点氨基酸
Pd改性多活性位点催化剂NH3-SCR脱硝反应机理研究
胰岛素受体底物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鲁棒性研究
细菌四类胞外感觉结构域的概述
饲料氨基酸释放动态对猪氮素利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鹅掌柴蜂蜜氨基酸组成识别研究
低蛋白日粮平衡氨基酸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基于网络公开测序数据的K326烟草线粒体基因组RNA编辑位点的鉴定与分析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快速判断法
一种改进的多聚腺苷酸化位点提取方法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Rv0089的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