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本教育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

2021-09-23 01:55高生
学周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初中物理兴趣

高生

摘 要:“学本教育”是随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发展而形成的创新理念。在这一理念下展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构建新型师生观,还能使学生在灵活的、开放的头脑中不断提出新观点,以此提高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本文笔者便以问题作为出发点,对物理实验展开的意义以及学本教育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兴趣;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22

初中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启蒙时期,也是他们初步建立物理观念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行为以及认知倾向逐步建立,因此,做好这一阶段的物理教学对于每个初中物理教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可见,实验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实验内容的特征,并以此为学生构建实验的环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观念,还能够丰富他们的认知体验。此外,开展实验教学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一、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物理教学质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在实验环节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传统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部分教师仍然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使得学生机械、重复记忆教师所讲内容,导致他们在学习中产生了依赖心理,没有真正掌握物理知识的本质。此外,还有部分教师存在以实验试题代替实验探究的观念,这样便使得学生本能地对物理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还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基于以上分析能够看出,目前在实际物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实验方面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以问题为出发点来优化教学设计,进而使实验教学活动呈现出有效性。

二、初中物理实验开展的实际意义

(一)以实验为基石,唤醒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是学生建立学习兴趣的关键期。通过分析教材,我们能够发现大部分的内容都具有实验操作的可能性,并且大部分课堂教学也能够由实验引入。虽然初中物理知识较为基础,并且大部分知识是建立在学生生活认知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但物理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使得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学习行为也难以被激活,这直接影响了学生今后物理知识的学习。而实验是充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工具,并在课堂中无处不在。其中,課堂教学不仅能够以丰富多彩的实验拉开物理教学的序幕,还能够以神秘并有趣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外,一些简单易操作、效果较为明显的实验还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他们本能地产生内部学习兴趣。

(二)以实验为抓手,培养学生物理素养

实验是初中物理学科的根本,并且通过对初中物理教材分析能够看出,绝大多数的物理原理以及结论都是以实验为途径归纳、分析出来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做好各种实验能够发展学生的物理思维,进而培养他们的物理素养。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实验分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以及合作探究实验等等。同时,从实验的场景进行分类,我们能将其分成课内实验与课外实验两种。虽然实验的种类繁多,但实验所侧重的任务及目标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教师的演示实验主要侧重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而学生动手实验主要是让学生亲自通过对实验仪器的操作以及对现象的观察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课后实验则更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虽然每个实验类型的侧重点不同,但最终都能够使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培养。

(三)以实验为依托,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实验模式下,教师往往将实验内容、步骤照本宣科地告诉学生,而学生也只是按照实验报告单完成实验活动。虽然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实验,但实验涉及的步骤、实验所探究的问题、实验有哪些部分需要改进,这些对于学生而言却一无所知,并最终导致实验过程呈现出形式化的特点。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制定实验方案,并鼓励他们提出假设与猜想,进而设计相应的实验步骤等等。此外,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还需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并引导他们进行必要的实验结果分析。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并提高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实验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验的展开往往伴随着学生自主能动作用的发挥,以此实现学生自主预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课后巩固练习等不同方面的有机统一。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教师需要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并引导学生运用开放、探究的思维提出问题。这样能够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中,教师应重视课堂形式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基于学本教育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一)设置情境,以实验为主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本教育的理念下,情境的设置蔓延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在课前,学本课堂能够将课堂向课前延伸,使教学呈现出“先学后教”的形式。这样一来,教师就有时间讲解和突破重难点知识,同时拓展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尤其在初中物理实验环节,教师便能够使学生从实验中完成课前预习,让学生从实践中体验,进而对物理知识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初中物理兴趣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