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被误诊为甲沟炎的甲下鳞状细胞癌一例

2021-10-12 11:47顾洪芝杨海潮杨希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甲沟炎角化鳞状

顾洪芝 张 恋 杨海潮 杨希川 王 娟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400038

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右手第5指外侧缘起皮疹伴疼痛2年。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手第5指外侧缘甲周出现红肿,伴明显疼痛,外侧甲沟处出现红斑、糜烂,有少许渗出。曾在当地医院就诊,长期按“甲沟炎”治疗,疗效欠佳,疼痛逐渐加剧。于我院骨科就诊,行磁共振检查提示:右手MRI未见确切异常。患者平素体健。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检查:右手第5指外侧缘可见约3 cm×2 cm轻度水肿性红斑,边界不清,触痛明显,皮温不高,无脓疱、水疱,右手第五指外侧甲沟可见约0.2 cm×1 cm红斑,表面糜烂,有少许黄色液体渗出,指甲稍粗糙不平整。血常规、凝血、心电图、腹部超声等检查无明显异常。组织病理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结合临床及病理表现,明确诊断为甲下鳞状细胞癌。于局麻下行肿瘤切除术及游离皮瓣移植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半年无复发。

图1 1a:右手第5指外侧缘可见约3 cm×2 cm水肿性红斑,边界不清;1b:右手第5指外侧甲沟可见约0.2 cm×1 cm红斑,表面糜烂,有少许黄色液体渗出 图2 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真皮内可见大小不等瘤细胞团,细胞大小不等,核大深染,核分裂像增多,部分瘤细胞团与表皮相连,瘤细胞团内有鳞状漩涡及角珠形成(HE,2a:×40;2b:×100)

讨论甲下鳞状细胞癌(SSCC)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鳞状细胞癌是甲单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累及单个手指(足趾),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以手指最常见[1]。目前,甲下鳞状细胞癌的确切病因仍有待确定,但危险因素包括日晒、外伤、免疫抑制、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辐射和外胚层发育不良等[2]。

鳞状细胞癌具有侵袭性,可累及甲周及甲下组织,主要有以下几种临床表现形式:(1)在甲下部位的乳头状瘤、纤维角皮瘤样生长或者角化过度;(2)肿瘤生长引起甲的糜烂、脱屑甚至开裂;(3)肿瘤进一步发展导致的周围肿胀和炎性红斑;(4)原发或继发的肿瘤导致的甲沟分裂和溃烂以及肉芽组织的形成;(5)不规范治疗如甲剥离或者剪除后甲床的渗出性溃疡[3]。由于本病皮损可表现为甲周的红斑、糜烂、溃疡,部分可有甲周红肿、肉芽组织形成、指(趾)甲的裂开及粗糙变形等,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上其位于甲下,不易观察,易被漏诊。由于本病例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所以被长期误诊为甲沟炎。Teysseire等[4]发现运用皮肤镜能够有效帮助诊断甲下鳞状细胞癌,但本病最后仍需组织病理确诊。

本病常常被延迟诊断或误诊,平均延迟诊断时间为62.4个月,误诊率高达78.9%[1]。临床上除了甲沟炎外,还需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甲下疣、甲真菌病、慢性甲沟炎、甲周化脓性肉芽肿、甲营养不良、甲下外生骨疣、甲银屑病、甲黑素瘤、甲下角化棘皮瘤、甲纤维角化瘤、甲乳头状瘤等。

外科手术是SSCC首选治疗方法。可采用Mohs手术,以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组织,提高该病治愈率。如果有指(趾)骨累及,可选择截指(趾)手术以减少复发及转移[5]。本患者由于累及较浅且局限,因此采用普通外科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目前仍随访中。

猜你喜欢
甲沟炎角化鳞状
关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ICD-10编码的建议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得了甲沟炎,怎么办
指甲剪太短,易患甲沟炎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不可判定性
3例易误诊脂溢性角化病例展示及分析
甲沟炎患者怎样科学护理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防治甲沟炎甲缝里塞点棉花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