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培训,助力新教师快速成长

2021-10-13 13:16袁玉清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新区普善幼儿园
幼儿100 2021年28期
关键词:师幼入园王老师

文/袁玉清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新区普善幼儿园

新教师初入职场,走好崭新的第一步,将对他们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除了用情感激发其对职业的热爱,了解园所文化、规章制度等,在专业上不迷惘、不焦虑,快速进入角色,自信面对新工作,能帮助新教师幸福地快速成长。我们运用沉浸式培训,带着问题亲历现场,在感悟、体验、撰写成长小故事等系列活动中帮助新教师缩短适应期,实现迅速成长。

案例一:第一周适应性基础培训

时间:7:50—15:50,一日活动全过程

内容:一日活动流程

观摩前要求:

1.学习班主任老师撰写的“一日活动指引”,了解幼儿一日活动的环节和每个环节的价值和意义。

2.跟踪观摩幼儿一日活动流程,体验每个环节以及环节之间的过渡,反思每个环节安排的适宜性。

观摩后的交流:右表为杜青青老师撰写的部分一日活动环节的记录和反思。

活动环节观察对象:大一班观摩教师:汤老师 王老师 收获入园签到自选区域7:50,两位老师来到班级,打开门窗,播放轻柔的音乐,检查游戏材料的摆放、增添、更新等情况。8:00,汤老师在教室门口面带微笑,用打招呼、击掌、聊天的方式与幼儿问好,做第二次晨检。王老师站在计划墙边,她微笑地看着幼儿选择游戏区域,有的幼儿很犹豫,王老师也耐心等待,说:“可以思考一下哦。”幼儿将自己的姓名贴贴在对应的区域。选择室内区域的幼儿直接进入了区域,选择户外的幼儿在自然角观察,给自然角的植物剪枯枝、浇水、做记录。两位老师配合得非常默契,第一时间就进入工作状态,每一个步骤都非常流畅,特别是老师的分工和站位非常清晰,对幼儿很热情、很温暖。

区域活动一半的幼儿跟着汤老师外出活动。王老师在室内用眼睛四处观察,她发现阅读区的小菲在那里站了好一会,就主动过去和她交流,一会小菲就选了一本书坐在沙发上阅读。科学区的波波把实验用的水都弄在了桌上,王老师走过去也没有帮他清理,只是用手指了指卫生间,波波就自己去卫生间拿抹布清理了。区域时间是分组,两个老师分工清晰有序。到外面的幼儿大约来了一大半,王老师就带他们出去了,晚来的孩子由保育老师带出去。区域游戏的时候,王老师话不多,她在观察每一个区域,和幼儿说话声也是低低的,幼儿也和王老师一样安静。用餐前过渡环节钢琴曲《秋日私语》响起,幼儿开始收拾区域材料,先收拾好的主动到盥洗间洗手,值日生帮助分发碟子,帮助保育老师为用餐做准备。室内的老师组织幼儿洗手后进行简单的手指游戏。这时候,汤老师带着户外游戏的幼儿非常安静地从后门进入,没有影响室内幼儿的活动,幼儿按序到前面排队自主打饭打菜,吃午餐。幼儿用餐环节非常有序,没有争抢,没有拥挤。看得出,幼儿的好习惯在小、中班的时候就养成了,老师班级管理很轻松。

一天结束,业务园长和新教师的师傅就坐下来进行研讨,了解新教师对每一个流程的熟悉程度,对教师行为规范进行分析和指导。接着让新老师自己针对第二天的活动进行备课:每一个环节,“我”在哪里,“我”该怎么做?第二天开始,新教师就跟随师傅带班。同样的方法,利用午休时间把上午自己每个环节的行为、收获和困惑记录下来;幼儿离园后,业务园长和带班老师再次帮助其反思和提升。一周的时间,每个新教师就都能较熟练掌握一日活动的流程安排。

案例二:有重点的内涵提升培训

时间:从入园到离园的一整天

内容:有效的师幼互动

观摩要求:

学习《幼儿园环境评价量表》中的师幼互动指标,阅读完《有力的师幼互动》,重点观察师幼互动的方式及对幼儿支持的有效性。

观摩后的交流:下表为汤健老师关于师幼互动的部分记录和反思。

活动环节观察对象:幼儿园带班教师 收获入园环节每个班级老师们的入园接待都很用心:蹲下、微笑、拥抱、倾听,帮助戴帽子的幼儿取下水壶,一系列的动作充满着对幼儿浓浓的爱意。这是我在郦旭娇老师身后抓拍到的场景,让人感动,入园的互动给予了幼儿和老师美好一天的开始。区域游戏环节华玲老师用一只脚踩住晃动的木梯帮助幼儿向上攀爬。许老师扶着站在滚筒上的幼儿说:“你的平衡能力很棒,你可以的!”户外建构区,小班的束老师始终蹲着陪伴幼儿,在交流过程中表情丰富,不时微笑,适时表现出吃惊。幼儿主动和束老师互动:“我要搭一条去我乡下家的路。”老师立即表现强烈的兴趣:“我好期待哦!”束老师发现幼儿的建构始终处于直线状态时问:“去乡下家的路都是直线的吗?需要拐弯吗?怎么拐弯的呀?”当幼儿拼完后还缺一个放不下一块积木的小小的空间时,老师鼓励说:“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活动时间,我们的每一个老师都和幼儿融在了一起,身体到了,心更是到了。在和幼儿互动的过程中有陪伴、有鼓励、有帮助,真正体现了教师在幼儿活动中支持者、引领者的作用。束老师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始终以尊重的姿态蹲着,以微笑的表情鼓励着,没有干涉,没有包办,没有苛责,没有厌烦,幼儿和她在一起特别轻松愉悦。在观察到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踏步的时候,适时抛出开放性的问题,支持幼儿联系生活,帮助他们游戏水平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老师的行为让我看到了尊重、接纳、相信,幼儿的表现让我看到了自由自主、愉悦和创造。有力的师幼互动在每一刻都在发生,非常令人感动,也启发了我也要在与幼儿互动上不断学习和提高。

每次这样的沉浸式培训,都围绕一个重点主题。除了有效的师幼互动,内容还有:户外区域活动;室内活动环境创设;科学区(建构区、艺术区、读写区、角色区)核心要素和指导重点;一日活动常规、幼儿观察评价等。每一个月一个主题。每次培训前要求教师们先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要求,读相关的专业性书籍。每次活动结束,及时研讨、交流、反思,然后在工作中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一个相应的主题学习轨迹汇总在一起,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自我观念和行为的成长。通过这样有目的有主题的培训,一年下来,新教师就得以快速成长为可以独立带班的教师。

案例三:普善成长小故事

每一天,真心爱教育的新教师,都可以有很多值得撰写的故事。我们提倡新教师每天花半个小时写一写每天在普善发生的小故事,可以是三言两语,也可以是一篇长长的感悟;可以是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也可以是感受到的正能量。我们将好的故事分享到教师群,激发他们工作的持续热情。下面是刘臻老师撰写的一篇小故事。

故事:写生的萌萌和芯芯

在植物角的写生区,萌萌在画架前写生,芯芯在萌萌周围徘徊着,时不时探着身子看看植物,我说:“你是想拿一盆植物进教室写生吗?”芯芯说:“我在教萌萌写生呢!”

芯芯走到了更靠近植物的地方,她先凑近了观察,然后转过身,对萌萌:“你看这里还有小树枝,你也可以画一点,它比较长,你再往上画一点点……”萌萌按照她的指导进行着绘画。芯芯看到我一直在旁边观察,主动说:“她是第一次写生,还不怎么会呢!我之前写生过好多次了,我可以教她!”他们画完之后,我给她们和这幅画留下了合影。

感悟:作为一个新教师,我太惊讶了,原来幼儿竟然这么灵动,幼儿也可以是好老师,我从两个幼儿身上真正看到了,相信幼儿,幼儿就是自主的学习者。

对新教师来说,最好的培训应该是享受职业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来自于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更来自于幼儿的成长与进步。沉浸式的培训让新教师更多地把关注点转向每一个幼儿,当他们看到幼儿表现出的灵动、创新、令人惊叹的学习能力时,就能更深刻地感受人生的价值,为一生从事幼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师幼入园王老师
奇妙的旅行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开展师幼有效互动
有趣的动物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师幼互动那些事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