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培训保育老师,提升园本课程质量

2021-10-13 13:16王洁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附属幼儿园
幼儿100 2021年28期
关键词:保育员保教培训

文/王洁 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附属幼儿园

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是对幼儿实施保育与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由此我们明确,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保育工作不仅应满足对幼儿生活与安全的关照,还应作为达成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保育员不仅是幼儿生活、安全的“照顾者”,还是幼儿园课程开发、建设、实施、评价的有力的一份子。因此,保育员更应被视为“保育老师”。对保育老师的系统化培训、教研也应是幼儿园整体工作的重要内容。

课程改革十余年来,我园积极开展了“亲自然园本课程”的开发,教师在系统的培训与实践中重塑了儿童观、课程观,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初见雏形,在“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指导下,幼儿的学习以多样化的形式生动地进行。随着课程建设的推进,我们发现,保育老师在课程建设、组织、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发挥不足,与幼儿的有效互动相对薄弱,高质量的保教配合还比较缺乏,这已经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如何有效地提升保育老师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和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我园对保育老师队伍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我园共有保育老师12名,基本情况如下:

?

通过对保育老师的基础调查可以看出:

12名保育老师的年龄整体偏大,集中在35岁以上。这个年龄段的保育老师实践经验充分,操作熟练度高,大部分对待幼儿耐心、细致,能够较好完成照顾幼儿的工作。

保育老师的学历集中在高中阶段。根据以往培训经验分析,大部分老师学习能力偏弱,对理论学习的愿望低、效果差,对操作性培训比较欢迎。

高质量的幼儿园课程核心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针对保育老师队伍的提升问题,我们树立“保育即教育”的理念,针对课程实施的需要设计培训计划,从角色的再认知、培训的多样化入手,进行了尝试。

一、对保育老师岗位角色的再认知

保育老师、家长、教师、幼儿是课程建设与评价的四个主体,我们对这些群体进行了以“你心目中的保育老师”为题的开放性调研,幼儿通过绘画形式表达“我喜欢的保育老师”。在对结果的分析中,除了“耐心照顾幼儿、做好班级卫生”等常规内容之外,我们还提取到许多涉及课程实施及师幼互动的内容,如:

1.帮助幼儿养成了不挑食的好习惯,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会幼儿收拾东西等。(来自于家长)

2.户外活动时陪伴体力弱的幼儿游戏,自主进餐能协助老师调整环境,能向老师反馈幼儿的需求等。(来自于老师)

3.帮助老师准备活动材料,给老师提出教育建议,给幼儿讲故事培养好习惯等。(来自于保育老师)

4.陪我玩,跟我说话,教我做值日生,和我一起照顾小兔子等。(来自于幼儿的绘画作品)

四个维度的信息构建起一个丰满、生动的保育老师形象。我们组织保育老师以沙龙的形式进行了信息的分享,并展开讨论。大家认同——保育老师是幼儿的教育者之一,她为幼儿提供了安全、卫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她和教师、家长密切配合,与幼儿开展高质量、有温度的互动,帮助、支持、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能力和品质。大家一致认同,保育老师的岗位很重要。

二、对保育老师专业培养的系统设计

1.设计基础性课程,解决共性化问题。

保育老师是专业人员,幼儿园根据领域需求划分出基础性课程和针对性课程,前者包括师德建设、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大版块。

师德建设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规章制度……专业知识 幼儿卫生保健常识、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的保教配合……专业技能 保育工作基本技能、幼儿常见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基础性课程由幼儿园保教主任负责,按照学习制定、选择合适内容组织保育员老师学习,且学习的方式遵照“二八定律”,即20%的理论辅之以80%的案例解析,使保育老师愿意学、能理解、会落实。如:专业知识的讲解中涉及“消毒水的配比”,在讲解方法之后便组织保育老师进行实际操作,“做中学”的培训方法,有效提升了培训吸收内化的效果。

基础性课程的实施使得幼儿园保育老师的基本操作得以规范化,也保障了保育工作的基本质量。

2.设计针对性课程,提升教育质量。

针对课程实施的需要,我园将保育老师纳入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范畴,提出保育老师也应参与制订班级的教育教学计划、设计幼儿一日活动流程、日常观察幼儿等。针对这种提升性培训,我们制订了针对性课程:

课程建设 为什么一日活动皆课程?专业知识 幼儿生活环节的价值、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及培养方法……专业技能 观察儿童:午餐观察、午睡观察、生活习惯观察(从使用量表开始记录)……

注:根据保育老师队伍专业培养的进展情况,课程内容进行动态调活。

三、对保育老师专业经验的再分享

学习过程中来自同伴的经验及案例的研讨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作用,效果也更聚焦。因此,园长、保教主任应关注对保育老师群体的日常观察,并善用案例分享经验。

1.视频回放。

小班建构区的活动结束后,幼儿按照积木的形状、大小送积木回家。保育老师胡老师手脚麻利地把积木拢到一起,对建构区的幼儿说:“去吧去吧,老师来收拾,你们太慢啦。”胡老师很快把建构区收拾得干净、整齐。对照视频,我们对胡老师的工作进行分析。一部分保育老师认为胡老师做得好,因为活动后的整理是保育老师的职责,这样可以让幼儿快速进入下一个活动。也有保育员认为胡老师的行为欠妥。激烈讨论之后,主持人邀请一位教师对胡老师的行为进行了解读。主持人首先肯定胡老师对保育工作的热情,认可她把班级环境收拾整整齐齐、一尘不染的态度。然后提出,保育老师可以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可以在幼儿收纳的过程中提供一些收纳用具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认可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一种学习。在保育老师对问题达成一致认同的基础上,主持人再追问:“还有哪些事情,保育老师也要放手?”保育老师们举一反三地提出:入园时自己脱、挂衣服;不要催值日生做事情而要教他们方法;可以支持中大班幼儿自己折叠被子等。

2.生活故事记录。

教师写“学习故事”进行反思,我们也推出了保育老师的“生活故事”,鼓励保育老师反思自己的成长。如:幼儿园为了给幼儿增加对铁元素的吸收,推出了“鸭血豆芽汤”,可是幼儿对汤里黑褐色的鸭血比较排斥,一篇《我班爱喝鸭血豆芽汤》的生活故事在幼儿园中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大班保育赵老师在故事中记录了通过亮亮小朋友对鸭血功用的餐前介绍,引发其他幼儿品尝兴趣的故事,还在班级生成了“小小美食播报员”的活动,通过每一天的餐点介绍,激发幼儿进餐的兴趣。

经验的再分享促使保育老师对自己教育者身份的再认知,加速了优秀教育经验的传播,也形成了保育老师培训的优秀模式。

我们一向称这个群体是“保育员”,实际上幼儿身边的每一个成人都承担着“支持、合作、引领”他们向更好方向成长的职责。因此,通过有效培训提升保育老师的专业素养,是可以做到且必须做到,这也是高质量课程目标达成的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保育员保教培训
荷兰0~4岁婴幼儿保教质量评估和提升项目及启示
漳州市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探究
科学保教 遵循幼儿发展规律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推动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路径探索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德国汉堡市将增加幼儿园保育员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