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棉花,开启自然与课程之门
——记田园里棉花生长的故事

2021-10-13 13:16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100 2021年28期
关键词:棉线染色棉花

文/戴 玮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寻找课程资源的动力,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也指出: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月,当棉花种子被小朋友播撒在泥土里时,一场真实且美妙的自然课程也随之展开。

一、调整思路,走进自然,萌发课程新观点

棉花课程就来源于农田棉花的生长危机。当其他班级的农作物生机勃勃时,我们班种植的棉花却没什么动静,小朋友纷纷着急起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1.始料不及的生长危机。

“哎,耕种苑里的农作物只有我们的棉花瘦瘦小小的,这是为什么?”小朋友问:“是不是我们要多浇水?”“是不是要多施肥?”“是不是要多除虫?”……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此时,教师鼓励小朋友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提出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如:既然我们无法确定,那我们可以问问谁呢?谁能帮助我们呢?小朋友立即回答道:“我们可以向农民伯伯询问,老师说过,农民伯伯是在田里工作的人,他们会种植蔬菜和粮食!”进行一番询问和调查后,小朋友知道了原来水分是棉花体内的重要组成成分,所以要多浇水。其次,土壤的好坏对棉花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多施肥,保持土壤的肥沃。

2.认真负责的田间管理。

经过初次的生长危机,小朋友对于照顾棉花更加认真负责了。我来拔杂草,让你干干净净的!我来浇浇水,让你喝得饱饱的!渐渐地,田里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早晨,皮皮大声喊着:“大家快来看,这是什么?”“是花,我们的棉花开花了!”小朋友欢呼雀跃。萱萱说:“奶奶说了,开花就会结果,我们的棉花会结果的……”

3.收获不断的种植体验。

随着棉花的盛开,小朋友有了更多的发现和收获。他们知道棉花花朵的颜色先是淡黄色,后变淡粉色;知道棉花的茎很纤细,需要杆子来帮忙保持直立;知道结出的绿色小型蒴果,叫棉铃。

教师既要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帮助幼儿获得愉快的体验,更要关注幼儿经验的获得,让师幼互动以自然、积极的效果呈现,把教师指向经验学习积累的建议看作是同伴间的经验分享,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积累更多有价值的经验。

二、合作探究,多面思考,推进课程新进展

(一)自主探究,寻找答案——探秘棉花

结合幼儿的天性,积极鼓励探索的精神。我们支持幼儿通过多种方式对棉花进行认识、猜想、验证,分享与交流,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保障幼儿持续探索的兴趣,使幼儿能获得充分的体验,相关经验也不断深入。

1.我与棉花比身高。

有一天,静怡站在棉花地里浇水,身边的琳琳突然兴奋地说道:“哇,棉花长得比胡静怡还高!”静怡连忙站到棉花旁边比一比:“是真的,它比我还高!”其他小朋友纷纷学着她的样子来和棉花比身高。我提议道:“你们想知道棉花到底有多高吗?”小朋友立刻表示:“老师,我们去教室拿尺子来测量。”皮皮反对说:“老师,教室里的尺子太短了,我爸爸之前用过一种可以拉出来的尺子,那个很长的,我们用它来测量。”皮皮的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于是我们请皮皮明天带卷尺来进行测量。

幼儿突如其来的比身高想法,因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将原本普通的种植活动延伸到了教学领域。既让幼儿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又能积极调动幼儿的思维反应能力。

2.我把棉花绘一绘。

上午田间写生,幼儿已能自发地开始活动,根据小组分工,组员之间配合默契:观察已经露出头的棉花苗,观察茎、叶的形状及颜色……当幼儿亲身感受过棉花的成长后,在他们的绘画本上翔实地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一幅幅生动的棉花成长图跃然纸上。

幼儿对于身边的花开花落、小桥流水等自然现象或许早已习以为常,却并未真正了解它们。其实大自然不仅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更是取之不尽的“活教材”,它蕴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3.我与棉花有秘密。

快乐的采摘活动终于开始啦!但小朋友还是沉着地思考着一些问题:棉花宝宝如何采摘?我们需要工具吗?摘下来的棉花宝宝可以做什么?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小朋友想要了解的知识越来越多,于是大家共同制订了调查计划,讨论调查内容:

棉花怎么采摘 棉花可以做什么可以用剪刀采摘棉花 棉花可以做衣服、做围巾我们要戴上手套,不然会被扎伤的 棉花可以用来做棉被摘下来的棉花要在太阳下晒一晒 我们用的棉签也是棉花做的

带着满满的摘棉花经验,小朋友开始动手采摘,棉花装满了大筐小篮。他们再也掩饰不住收获的喜悦,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好的课程一定是基于幼儿的经验,并能引发新经验产生的过程。幼儿任何一段有价值的经验,应该既有趣,又有效。活动绝对不是简单的快乐、好玩,还要成为幼儿经验生长的过程。

(二)创新思维,深度认识——乐活棉花

1.棉花制线大比赛。

(1)还有许多棉花,怎么办?

棉花是一种高产量的植物,所以我们收获满满,每个小朋友都带了棉花回家进行加工制作。有用棉花做的枕头、小羊、彩虹、棉签……虽然幼儿已经与家长制作了很多棉花制品,但是我们田里的棉花还是在不断地开花结果,这么多的棉花还可以做什么呢?

这时就应该重视课程的开放性,关注幼儿课程的创新意识,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新的想法。如经过商讨,小朋友决定把棉花搓线和制作棉签,因为这两样材料很好制作,并且还能放在美工区作为制作材料。为了提高积极性,我们举办了第一届搓棉线大赛。瞧,诚诚搓的棉线又细又长,比同伴的身高都长!

(2)棉花搓线好累,有好方法吗?

这时,突然有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这条棉线好难搓,手指好痛呀。”原来是腾腾在抱怨,他的棉线一直没有搓成功。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努力把握幼儿兴趣点,同时也要接过幼儿抛过来的“球”,用心关注,适时介入。我假装感叹道:“棉花搓线好累,谁有好方法能快点搓好呢?”我们搓棉线大赛的冠亚、季军得主纷纷分享他们的好方法,原来把棉花拉散了铺一桌,小棍滚滚变长条,能更快、更牢地搓好。

(3)棉线只有白色,可以不一样吗?

《指南》中提到,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有一次乐乐突然问道:“老师,为什么我们的棉线只有白色?我看到美工区的毛线都是五颜六色的。”嘟嘟立马接话:“毛线都要染色才能五颜六色,我们又不会染色。”旁边的烨烨听了他们的对话,说道:“我会染色。我在食研馆用色素给面粉染色过,我会我会。而且科探区也有色素,我们可以试一试。”

2.棉花染色初尝试。

第一次尝试染色。因为食研馆的小朋友有染色的经验,于是大家决定派他们做代表,先动手试一试。只见琳琳先向棉花内加入染色剂,让颜色与棉花充分融合,接着把它放在太阳下晒干,蒸发水分,最后把晒干的棉花用水清洗洗一洗。咦,当棉花用水清洗后,发现都褪色了,这可怎么办?

问题往往是催生深入学习的新动力,当大家都在为“褪色”烦恼时,图图想到了:“我们食礼馆有专门染衣服的染料,染出来的衣服都是不褪色的。棉花也能做衣服,所以我们应该用专门染衣服的染料。不如去问食礼馆的老师借一下专门的颜料吧。”果然,在使用了正确的染料后,第二次染色成功啦!

3.棉花创意巧制作。

小朋友利用染料玩得不亦乐乎,但是棉花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只是变成了五颜六色的棉花。我们利用棉花创作作品的目的并没有达到。但是,我没有一厢情愿地去推进这个事情。果然,小胡向我反映:“老师,美工区的棉花太多了,都放不下了。”我问:“我们能用这些材料做些什么呢?”萱萱说:“我可以用棉线来装饰字,就像我们在图书区做的一样。”思思说:“我想用棉花做衣服,粉粉的真漂亮。”

以现有的简单材料为基础,引导幼儿展开自己的想象,多思考、勤动手,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努力创造自己的棉花作品,提升幼儿的创造热情。

自然课程“棉花世界”的故事让幼儿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体验了劳动带来的收获与快乐;走进活动室,探究、创造了棉花的各种作品,这是开放的学习空间,大自然赋予的资源。活动中,幼儿不但收获了果实,还收获了很多的第一次,满载而归的“收获”已深深感染了每一个幼儿!我们的棉花还有很多,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三、聚焦经验,升华内容,课程开展新思考

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幼儿从棉花生长危机,到收获棉花,再到制作棉花制品,由单纯的棉花衍生出了许多话题。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打开视野,不断有新的发现,历经新的惊喜。同时也学会了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了多领域中的知识经验,身体心理均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以棉花课程为例,我们可以感受到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其与课程有机结合,可发挥出巨大的教育功能。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在今后的班本课程中,要站在儿童视角,让他们在参与、探索、尝试、感悟等活动中切实感受课程的魅力,自主地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来。

猜你喜欢
棉线染色棉花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棉花是花吗?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若干Mycielski图的邻点扩展和可区别全染色
棉花
棉线钓“鱼”
烧不断的棉线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
烧不断的棉线
无法烧断的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