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自卑心理应对

2021-10-19 01:37曹婷婷李乐吕忠伟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温庭筠自卑感教育者

曹婷婷 李乐 吕忠伟

摘要:素质教育自开展以来,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可,素质教育的中心就是要使学生的综合水平得到均衡发展,学校教育也要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而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在以前常被人们所忽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这种曾被边缘化了的学科。于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便逐渐走向了众多教育者的视野。自卑是人性深处久已存在着的又难以释怀的某种特殊情感,对于正在学习中的各位中学生而言,自卑就是他们成长路途上的绊脚石和拦路虎,假如处理不当,极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作为教育者,无论领导、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正确看待、有序应对、科学处理。

关键词:自卑心理;应对策略

自卑心理是个体内心存在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是一种轻视自己的情感体验,经常表现为对自己能力、素质、品质等的过低评价,究其根本,是在心理和性格方面都存在缺陷所致。下面的一则事例,就极好的诠释了自卑心理的内涵:

温庭筠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大词人,他对中国诗歌的贡献有目共睹,现在,我们的教材上还编有他的大作。温庭筠天生丑陋,个子矮小,凭借对古典诗词的爱好,在从师期间,他的写作能力不断提升,加之他执着的性格、谦逊的胸怀,博得了才女鱼玄机的倾慕。但是,温庭筠却因自己的丑陋相貌而自卑,一直未敢接受对方的爱意。最后,经过了几番变故,终使对方沦落风尘,酿成了一曲人生悲剧。

现在的中学生,很少经历过人生的坎坷与苦楚,又多为独生子女,家长溺爱有加,生活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即便如此,谁能保证新时代的中学生不能自卑呢?以下笔者就自卑的产生及应对措施简单聊聊。

一、自卑的产生与危害

人在生活中时刻都可能产生自卑感,不管是先天性格上或是生理上的缺陷,还是后来由于家庭生活环境、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等逐渐形成的各种矛盾,都可能让人产生自卑情绪,严重者更易加深自卑感。调查表明: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1.自我评价过低。大家晓得,谦逊自古就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谦逊也是如此,过分的谦逊即是自卑。调查发现,很多人的自卑就是由于长时间的谦逊所造成的。这方面我不够好,那方面他更好些等等之类的,如果习惯了,自卑于是乎产生了。因此,我们呼吁:作为教育者,无论老师或是家长,生活中在确保孩子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不要把孩子的表现欲抹杀尽了。相反,历史的很多事实提醒我们,正是很多个的不可能参与了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

2.成长过程中的偶然受挫。“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古训言犹在耳,当真正的失败降临在自己头上时,便乱了方寸,不能正确对待失败。正如哲人所说,道理是用来教育别人的,不是留给自己的。比如,有人工作不顺心了、有人失恋了、有人做生意亏本了等在他人看来及普通的生活现象,在当事人眼里却会引起较长时间的不良情绪反应,甚至发生极端,于是,自卑产生了。

张三是班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中考时却名落孙山,回家务农了。几年之后,当年那些要好的同学聚在了一起,可张三却当场大哭起来,弄得大家很是尴尬。原来,他是觉得以前学习不如他的很多同学,有的已大学毕业,有的生意不错,也有的在社会上混的有模有样,唯有他自己这个曾被很多师生看好的学生没有出息而感到自卑。

3.家庭环境的不利影响。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我们的多数父母不是身临其境去感同身受,不是鼓励孩子去扬长避短,一贯的是指责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行。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体会成功的喜悦,相反,他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形成自卑心理。

二、如何消除自卑心理

正确认识、科学分析自卑心理的产生和危害是消除自卑心理的前提,只有對自卑心理有了充分的认知,才能为解决这一问题寻求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一般情况下,一个能意识到自己有自卑感的人,要比自己感觉不出来的人好很多,这意味着自己已经开始走上了克服自卑的道路,若再通过其他相关因素的介入,矫正自卑心理应当是不难的。

第一、设定人生目标,提高自我评价。翻看成功者的传记,哪一个不是从小就树立了崇高远大的理想呢?就算你不认可自己可能有伟大之举,至少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要相信自己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消除自卑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为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可实现的既定目标,并坚持下去。多读好书、勤做善事就能远离自卑,亲近成功。

第二,要有自信。自信是消除自卑心理最根本的动力,要想克服自卑心理,要学会与自信为友,当知道自己在某方面有缺陷不如别人时,懂得“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道理。不仅如此,还要勇于自我鼓励:他人就一定会比我好吗?

李四是小品演员,他在成名之前,曾自杀过三次,因为他非常自卑自己平凡的相貌和矮小肥胖的身材。即使在路上,他都感到到处是嘲笑的目光和冷眼。后来,他干脆不去理会别人的看法,相反,他开始把思想和精神积聚在自己想要的事务上。一有机会,他就主动参与。一段时间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接受并喜欢自己的相貌和身材了,并觉得自己就是上帝特意为他制造的。行驶在大街上,他也觉得别人都在欣赏他,于是他更加自信的参加各种表演。渐渐的,不但没有人再挑衅、侮辱他,而且他还越来越加获得了观众的喝彩,他的知名度也愈加广泛,终于,他靠着自己的自信与努力战胜了自卑。

第三、广泛社会交往。交往就是学习、再学习的过程,孔子早就教育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闭门造车者难免思路堵塞,唯广结良缘方能吐故纳新。其实,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到如今的改革开放这一对比就是极好的例证。中学生正处于长知识的时期,三观尚未定型,缺乏一定的辨析力、洞察力,如果长时间的闭塞自己,极易产生自卑,贻误前程。因此,广泛社会交往是中学生丰富自我、远离自卑很有效的途径。

猜你喜欢
温庭筠自卑感教育者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傲骨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傲骨
让人深思的声音
自卑不可怕 自信最美
唐朝“作弊高手”温庭筠
咸阳值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