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区域创客教育策略研究

2021-10-30 23:26宗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创客教育策略研究区域

宗艳

摘要:本文针对创客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开展的现状,梳理出有效开展区域创客教育的路径,并从STEAM教师的队伍建设、创客课程体系的构建、发展科技创新特色学校、打造师生创客活动体系、开发科创教育实践基地几个方面展开对区域创客教育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区域;创客教育;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20-0000-02

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创客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创客教育课程体系还没形成,STEAM教师队伍师资不足。本文将从STEAM教师的队伍建设、创客课程体系的构建、发展科技创新特色学校、打造师生创客活动体系、开发科创教育实践基地几个方面展开对创客教育的策略研究。

● 建设高素质的STEAM教师队伍

1.加强队伍建设

基于现状,首先要建设学校专兼职教师队伍,采取区、校两级培训的方式对专兼职创客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将科技创新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之中,努力通过培训提升创客教师的综合能力,并且逐步实现区域学校创客教师专兼职队伍向100%专职教师队伍过渡。

2.加大创客教师保障力度

联合科协、人社等相关部门探索中小学创客教师专业评价标准,推动科技创新系列职称的认定工作,积极支持中小学创客教师按规定开展职称评聘及专业发展,提高创客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实施创客名师培养工程

通过各学科名师工作室的成功范例,探索创客名师评选办法,制订成立创客名师工作室的实施方案,建设一批具有引领功能的区域创客工作室;同时,要规范工作室周期年限,每个周期给予工作室规定的经费支持,系统培养和打造区域优秀创客教师,发挥创客工作室主持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高区域创客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 构建创客教育课程体系

1.优化课程体系

积极开展区域创客课程研究,研发出符合区域特色的普适性校本课程;区域内各学校应以新产业、新技术、新工具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围绕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的学校创客课程,鼓励学校自主开发创客课程、自主选择和企业联合开发符合本校特点的创客课程。注重学习方式,鼓励项目式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

2.保证创客课程学时

推动区域内学校每周至少开设一节创客教育课程,并且将创客学时要求纳入各评估体系指标。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在区域中小学逐步推广人工智能课程,并逐步保证课程学时。

● 建设科技创新特色学校

1.挂牌一批区域科技创新特色学校

在区域内所有学校开展普适性创客教育,重点发展学生创客社团,做到每校一社团,基于社团活动推进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制订区域特色校评审标准,定期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评审,对符合条件的学校授予特色校称号,以此带动区域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发展。

2.开展企校结合工程

鼓励区域学校与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教学,采取长期合作机制,在学校内建立项目团队、相对应的实验室,采取探究式、项目式学习方式,利用企业、院所优势联合培养特色创新英才。

● 打造区域创客活动体系

1.搭建区域师生创客教育活动平台

在区域教育网上建设独立的师生创客活动平台,集学习、竞赛、交流功能于一体,健全平台框架、功能。通过活动平台,规范管理科技创新赛事活动的组织、申报、评审,创新赛事活动的管理机制,营造区域师生展示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先进经验的区域性科创教育交流空间。

2.形成区域创客活动特色品牌

在开展各级各类创客活动基础上,深入推进学科教育与科创教育融合,开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三模、艺术创意等科创课程教育;定期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明日科创之星”“小小发明家”等评选活动,并不断创新区域创客活动新方式,形成区域创客活动特色品牌,提高区域学生开展创客学习的积极性。

● 开发科创教育实践基地

1.挂牌一批优秀创客教育实践基地

与相关部门联合,将一批优秀的高校、科创企业、科研院所等挂牌为区域科创教育实践基地,利用基地内涵丰富的课程、较强实践意义的项目定期开展创客教育,整合社会各类资源联合培养基础教育学校创新人才。

2.探究基地实践科普学分制的实施

根据相关科普学分制要求,除了实施学生参加竞赛、培训活动科普学分制的获得,还要探究学生到科创教育实践基地进行科技实践活动的科普学分获得方案,对每一次的校外科技实践活动用学分的方式記录、评估,以学分制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科技实践。

● 结语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区域创客教育活动中,STEAM教师的队伍建设、创客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基础,发展科技创新特色学校、打造师生创客竞赛体系是加速器,在创客教育方式中的项目式学习、发展科创教育实践基地等领域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小涛.“互联网+”背景下的STEAM教育到创客教育之变迁[J].远程教育杂志,2016(01):27-36.

[2]金慧,胡盈滢.以STEM教育创新引领教育未来——美国《STEM2026:STEM教育创新愿景》报告的解读与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7(01):17-25.

[3]“Project Lead The Way”——Project[EB/OL].[2015-06-06].https://www.pltw. org/our-programs.

[4]王佑镁.触摸真实的学习:迈向一种新的创客教育文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7(02):34-43.

[5]王旭.对我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10):109-110.

[6]何克抗.论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2016(04):12-24.

[7]刘颖.指向“4C能力”发展的STEM教育跨学科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4):6-10.

[8]陈珊.美国创客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教育探索,2016(09):151-153.

[9]易立铁.中小学创客教育教师培训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7(02):48-50.

猜你喜欢
创客教育策略研究区域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区域发展篇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