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生活化课堂,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2021-10-31 01:39黄燕惠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26期
关键词:课例研究生活化小学数学

黄燕惠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得以不断地丰富和优化。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地创设符合情理的各种情境,让数学课堂还原于生活、融入生活。本文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文具店》一课为例,从案例背景与分析、设计与描述到启发与反思等方面,展现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巧设生活化课堂,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课例研究

一、案例主题

数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非常注重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生活化的数学淡化了数学的严谨性,增强了数学的生动形象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对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小学生学习信心具有积极作用。

如何巧妙地设计生活化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是我们重点研究的内容。

二、案例背景与分析

《文具店》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小数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是学生学习小数知识的起始部分,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扩展,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沟通分数与小数联系的重要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元、角、分和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形式,这一直接的生活经验对学生学习小数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本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货币单位元、角、分的转换,与小数进行互化,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减轻学生认知的难度。

三、教学案例的设计与描述

(一)巧设课前小游戏,点燃学习兴趣

笔者觉得,课前游戏的设计必须确保两点,既要在游戏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要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铺垫,不能只为了游戏而游戏。于是,笔者设计了学生们生活中最熟悉的“抢红包”环节,游戏规则如下:笔者预先在PPT中设计好多个“红包”,学生上台点击打开后,显示的是几张人民币,学生能说出“一共几元几角几分”即可领取小礼物。通过这个课前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以直观的形式复习了二年级所学的“元、角、分”,为即将学习的新知识进行了铺垫。

(二)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关于小数的知识,但其实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已在超市购物等情境中接触过元、角、分和一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形式。因此,在导入部分,笔者创设了去文具店的情境,出示购物小票,利用学生生活实践中最熟悉的商品价格及货币单位,通过谈话让学生把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联系起来。

通过对比“整数”“小数”,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关于这些数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惑:“这些数叫什么名字?”“这些数怎样读?”“跟我们以前学的数有什么不同?”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自然而然地带着问题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接着,从生活中的商品的价格引入“小数”和“小数点”。在小数的意义的建构中,笔者依然抓住学生最直接的感性经验,紧扣价钱模型来认识小数的含义,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一些学生的经验仅限于对价格的认识,学生还不熟悉如何正确地读小数。还有一些学生受整数读法的负迁移,造成对两位小数的错误读法,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所以,在教学环节中,笔者先让学生尝试读整数部分只有一位的小数,再读整数部分有两位的小数。个别学生把3.15读成“三点十五”,把0.50读成“零点五十”。在产生认知冲突的同时,笔者及时进行点拨和说明:“大家能说出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吗?其实,小数部分的读法跟电话号码的读法是一样的,只要按顺序一个一个地读出数字即可。”通过用学生最生活化的经验进行点拨,学生一下子有了“灵光一闪”的感觉,纷纷把错误读法自我纠正好了。接着,笔者进一步设计了“送文具”的环节,精心设置了一些文具的单价,都是在读法中比较容易混淆的小数。笔者摒弃师生互评的单一形式,结合生生互评。这不仅有效地增加了课堂评价的多样性,更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加深和巩固了学生对小数的读法的认识。互评过程中更能吸引学生参与,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习过程更有趣,使数学课堂更有活力。

(三)鼓励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笔者在巩固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读、写小数的环节中,设计了“找一找,写一写”的部分:“选一本自己喜欢的教科书,找出它的价格,按要求填一填。我喜欢的书是(         )书,单价是(        )元,读作(     )元,表示(    )元(      )角(      )分。”(下转第31版)                       (上接第30版)鼓励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教科书,并运用学到的小数知识,写出它的一些相关的价格信息。通过让学生在知识运用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他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之美,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四)强化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应用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教师既要让数学学习生活化,又要引导学生们在生活当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当今社会支付方式的多种多样,其中手机扫码支付更是深入民生,老少皆知。这就突显了一个问题:学生们在生活中接触和使用人民币的机会越来越少。于是,在巩固练习部分,笔者巧妙地设计了“你摆我猜”的游戏:“先在PPT上出示多种货品及其价格。请四人小组选定一种货品,用人民币摆出它的价格。其他小组的同学猜一猜他们摆的是哪一种食品的價格。”简单的游戏却贯穿了两条观察思考的主线:一是小组成员选择一件货品,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用人民币几元几角几分表示出货品的价格;二是观察者看摆放人民币,再转化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价格从而猜出对应的货品。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通过两个相反的观察角度,既加深了几元几角几分与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互化,也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使用”人民币,在思维火花碰撞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五)数学来自生活,回归生活

在课堂的小结部分,笔者没有生硬地让学生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而是巧妙地再一次出示了课堂导入时的购物小票,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之初提出的“疑惑”进行一一解答,肯定了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取得了满满的收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最后,为了让学生“放下”本课的知识,探索生活中更多的“小数”,笔者用PPT展示了生活中的“小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总人口约为14.43亿人、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神舟十号飞船的高度约9米,最大直径2.9米,飞行速度:约每秒7.9公里,每小时飞行2.8万公里,等等。通过抛砖引玉,引导学生要学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寻找生活中更多的小数,与教师和同学们分享。

四、课例研究的成效

1.学生的改变。教师敢于发掘生活化的数学材料,让学生感悟这些鲜活实例里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对“小数”有一种亲近感,从而激起学生探索学习的动力。学生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学习,这一变化是非常明显的。这归功于教师能在适当的时候巧妙地为学生搭好“手脚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攀登“知识高峰”。

2.教师的改变。为了真正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笔者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组了部分教材,给书本的教材增加“营养”,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教师给予单一的教学内容以“生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进而引导学生探索、实践,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课例研究的启发与反思

在小学学习阶段,把数学的教学过程生活化,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从生活当中发现、探究数学的过程,这样有效地降低了学习难度,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学来源于生活中,存在于学生方方面面的生活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例如,假期里,家人驾驶汽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城市所用的路程、所需的时间,入住酒店的价格等。此外,教师更要加强引导学生认识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数学现象,如,跟家人去超市购物时如何使用人民币、到游乐场看地图时要辨别东南西北,等等。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有趣生动的事例,理解抽象的数学意义,从而让学生感到数学的亲切,明白数学时时刻刻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起学生探索数学,求知数学的兴趣。

事实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非常重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我们既要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不能忽略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结合知识点联系生活中相应的数学资料,创设鲜活有趣的现实情境。如此,才能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索。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优越性和价值,从中感受到数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但是,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千篇一律地运用到所有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只注重创设生活情景,而忽略了基础数学知识原理的讲解;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忽视了教学效果;有些教师过分强调“生活化”,列举的生活实例与数学知识毫不相符,反而阻碍了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这些情况往往会使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

六、结语

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學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让数学走向生活,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数学课堂才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巧妙而合理地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才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刘岚馨.让数学与生活比翼齐飞——试论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168-169.

[2]张桂林.生活化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34.

[3]斯苗儿,赵海峰,江萍.寻找从生活经验到数学理解的桥梁——“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研究与实践历程[J].小学数学教育,2015(17):30-35,58.

[4]程晓玲.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2):272-273.

猜你喜欢
课例研究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关注细节?灵动分享?打造生态课堂
依托课例研究 成就高效课堂
基于课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学习反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