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翻译的词汇特点

2021-11-01 00:38陈丹丹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英译中儿童文学

摘要:儿童文学读者主要是15周岁以下人群,他们的语言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处于发展阶段,语言知识储备不完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因此儿童文学需通俗易懂,逻辑清晰并且充满童趣。译者需掌握儿童文学的特点,再现童趣的语言风格,加强作品音乐性,吸引读者注意力。本文以《男孩、鼹鼠、狐狸和马》(下文简称《男孩》)为研究对象,分析中译本的词汇特点。

关键词:英译中;儿童文学;词汇特点

一、引言

中国14周岁及以下儿童人口总数约2.5亿,占全球该年龄段人口总数的12.5%,儿童文学受众广,图书需求量大。但本世纪初,儿童文学的翻译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发展很不平衡;儿童文学的译作层出不穷,而针对儿童文学翻译的专门研究却少得可怜(徐德荣, 2004:33)。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逐渐增多,同时越来越多的译员愿意带着儿童的心理去感知原作,让更多优秀的外国儿童图书引进中国,更好地为中国儿童读者服务。《男孩》一书原著The Boy, the Mole, the Fox and Horse是英国插画师查理·麦克西的作品,于2019年9月出版。该书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男孩先后与鼹鼠,狐狸和马相遇,在旅途上彼此帮助,彼此救赎的故事,作者意在向读者呈现爱与陪伴的意义。中译本由汪晗雪翻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于2021年出版,中译本字数3300字。笔者在阅读中译本时发现译者对某些词汇进行增译、归化处理,让译本更富童趣,但同时也发现译本中存在语意表述不恰当的现象。

二、译文词汇中的天真童趣

保持作品的“童趣味”是儿童创作的灵魂。儿童情趣,即童趣,是与儿童心理特征相适应的儿童语言行动的情调趣味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反应,通常是儿童文学中情感色调趣味性的总称(徐德荣, 2004:34)。站在儿童视角看待问题,试着感受儿童的内心活动,用充满稚气的语言再现作品,从而减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牢牢把握儿童读物的特點,通过浅显的词汇实现译文功能性对等。

(一)善用“小”字

(1a)This book is dedicated to my lovely kind mum and my wonderful dog Dill.

(1b)献给我最亲爱的妈妈和我神奇的狗狗小茴香。

“Dill”是一种佐料茴香,这个狗狗名字在汉语中并不常见,读者可能会感到陌生,译者在处理这个名字时,采用了“增译”手法,将“Dill”翻译成“小茴香”,让读者感到亲切。译文中添加“小”字来增强趣味性的情况并不少见,如“一小口”、“小岛”等。

(二)善用语气词和儿化音

汉语有丰富多彩的助词,这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助词可分为动态助词、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等(连淑能, 2018:40)。这类助词的使用一部分是为了增强语气色彩,表达人物情绪。原著以对话的形式告诉读者们什么是爱,什么是陪伴。译者保留了该形式,并多次在句尾增加语气词和儿化音,降低对话之间的“僵硬感”,展现出主人公之间平等、亲昵的相处模式。

(2a)Its surprising that Ive made a book.

(2b)真是不可思议啊!我居然能创作出一整本书。

在书面表达上,英语喜欢开门见山,从概括到具体,先表达观点,再进行事情陈述;而汉语恰好相反,迂回曲折,先做陈述再表达观点。在《男孩》一书中,译者“反其道而行之”,先表达观点并加入语气词“啊”,增强了语调上的起伏,让表达生动流畅。较其他题材的中译本而言,在儿童作品中高频率使用语气词使得读者在阅读时不会产生距离感。中译本中还出现了许多常见的语气词,如“吧”、“吗”、“呢”、“啊”等。

(3a)Its never going to be easy meeting a fox if youre a mole.

(3b)对鼹鼠来说,遇见狐狸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将“it's never going to be easy”直接翻译成“这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就语境来说言语间有些许生硬,并不是儿童文学受众所喜的表达方式。另外在汉语中“容易”一词有两个意思:①做起来不费事的;②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比较大。在原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并非鼹鼠遇见狐狸的难度很大,而是遇见狐狸对鼹鼠来说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故译者在这里采取了意译的翻译策略,并增加语气词“儿”,表达地道,朗朗上口。

(三)善用四字格

英语书面语句子显得长而复杂,英语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除了通过安排语序来表达外,还常常采用各种各样表示关系和连接的手段(连淑能, 2018:89)。汉语常用结构简洁的词句来表示,其中成语简言意骇、生动形象,是一种比一般词语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用的一种精粹的语言材料(冯庆华, 2002)。四字格的范围要比成语的范围大,它还包括四音节的单纯词,合成词,固定短语等。四字格不仅让文章结构简洁明了,同时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增添了语言的韵律,更富音乐美。在儿童文学中使用简单常见的四字格,还能满足读者增加词汇储备的潜在需求。在中译本中译者将英语谚语、常用表达翻译成结构清晰、通俗易懂的四字格,同时运用叠词叠字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张力。

(4a)Which is also a bit like life - it can turn on a sixpence.

(4b)这也有点像生活,变化莫测。

查找freedictionary后发现“turn on a sixpence”意为“to turn quickly or with agile precision”是常见的英国习语,在原文中表示生活就像天气一样转变很快,译者将英国习语“归化”,翻译成“变化莫测”以形容事物变化之快,不能预料。

(5a)The truth is everyone is winging it. So I say spread your wings and follow your dreams.

(5b)事實上,每个人都在临场发挥。所以,请挥动翅膀,去追逐你的梦想吧。

“winging it”是一个戏剧表达,表示“即兴表演、即兴发挥”,译者将其翻译成“临场发挥”将人生比作戏剧舞台,让语言更有画面感。同时与下文的“挥动”一词构成反复,增强语气和情感。另外原文“wings”和“dreams”尾韵相同构成叠韵,译文中也保留了这一效果,翻译成尾韵相同的“翅膀”和“梦想”,尽量保持功能上的对等,让汉语读起来也能具有顺畅、动听的音乐美。

三、中译本中存在的问题

中译本中存在着动宾搭配不当,结构模糊不清的问题,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容易产生疑惑,下文就这两种问题进行举例分析。

(6a)So much beauty we need to look after.

(6b)那么多的美需要我们来照看。

英语的词汇越是简单,意义往往越丰富,越容易被固定地译成英语学习中的第一词义(吴术驰, 2019:152)。“look after”的英语释义为“take care of someone or something”,汉语释义“照顾,照管”,在中译本中译者直接将其翻译为“照看”,在汉语中“照看”不能与“美”搭配,译句中存在着谓语动词搭配不当的问题。结合上下文来看,原著作者主要想向读者表述“注意生活中的美”,故将其翻译成“留意”更合适。

(7a)Tears fall for a reason and they are your strength not weakness.

(7b)眼泪掉下来是有原因的。它们是力量,而不代表软弱。

从原文可以看出“strength”与“weakness”是由“not”连接两个意义相反的并列成分。而译文中“力量”与“是”搭配,而“软弱”却与“代表”搭配,二者结构不相同也不相似,同时“力量”表示力气,能力,是一个中性词,“软弱”是一个褒义词,两者不能产生一个明显的对比。故可以将原文句子翻译成“它们代表坚强,而非软弱”,对比色彩更加浓烈,前后结构更加相似。

四、总结

因读者受众的不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考虑到儿童的需求,语言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语言水平和认知水平(曹明伦, 2016:113),同时让故事引人入胜,唤起儿童的阅读兴趣。保持一颗童心去看待作品,去输出作品,让译作与原作实现功能上的对等,给读者亲切感而非距离感。另外,译者需避免用词搭配不当,逻辑不通顺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会对读者的认知造成困扰,不利于他们的语言学习。

参考文献

[1]曹明伦. 语域再现和译者的虚拟社会角色—兼谈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J]. 中国翻译, (1), 112-115.

[2]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40-41.

[4]徐德荣. 儿童文学翻译刍议[J]. 中国翻译, 2004, (25), 33-36.

[5]吴术驰. 论翻译过程中的语意逻辑—以汉译文学故事《点金术》为例[J]. 中国翻译, 2019, (5), 152-159.

作者简介:陈丹丹(1995-),女,汉族,研究生在读,鲁东大学,英语翻译。

猜你喜欢
英译中儿童文学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译汉的影响
从合作原理分析《红楼梦》英译中的模糊语言
Professionalism中文译法刍议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刊首语
英译中的词汇空缺及其翻译策略研究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   Bilingual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