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分析

2021-11-04 01:21米存德
考试周刊 2021年77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米存德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应当积极进行文本阅读教学改革,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投入于文本学习活动。文章简单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影响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阅读;培养策略

一、 引言

文本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在开展文本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过分强调自身对文本的解读,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凸显,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本阅读的有效性,学生文本阅读的积极性明显不高。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对文本阅读的教学方式进行大胆优化,确保学生拥有较强的文本阅读兴趣,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影响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主要因素

(一)文本阅读教学形式较为刻板

文本阅读教学形式刻板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习惯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分析文本,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许多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以说教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灌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被动,刻板单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有效培养。

(二)文本内容选择存在局限

在选择文本阅读内容时,许多教师没有考虑到阅读素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教师通常对教材中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很少对文本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拓展和延伸,这导致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对教材存在极大的依赖性,没有真正考虑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需求。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内容都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这样一来,学生无法利用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也无法从文本阅读中获得生活方面的启发。缺乏吸引力的阅读文本,对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无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教师对学生阅读活动过分干涉

教师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引路人,但是许多教师在开展文本阅读活动时,对学生的阅读活动干涉过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教师往往过分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仅为学生布置文本阅读方面的学习任务,也对学生文本阅读的过程进行较多干涉,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的空间。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预留的文本阅读时间相对有限,学生刚刚进入阅读状态就被教师打断,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较为单一,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此外,教师在选择文本素材时,同样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只是按照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给学生布置阅读方面的各项任务,而没有考虑到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兴趣爱好无法得到充分体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培养。

(四)文本阅读教学缺乏科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小学语文文本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现有的教育机制下,许多教师并没有考虑到文本阅读机制的合理性和严谨性,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只是以结果判断学生的好坏,以考试成绩作为判断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此外,教师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实施评价时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导致学生的个性化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在教师功利化的评价思想影响下,学生容易对文本阅读丧失兴趣,过分执着于考试分数,而忽略了对文学知识的积累,错误地认为语文学习就是为了考试拿高分,忽略了个人素质的有效培养。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积极拓展文本阅读教育资源

丰富的文本阅读资源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前提,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积极拓展文本阅读的相关材料,让学生在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培养起浓厚的阅读兴趣,并且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1. 结合课文内容开发文本阅读资源

在对小学语文文本阅读内容进行合理拓展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课文中的主要教育资源,并且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开发多样化的文本阅读资料。教师应当对课文进行多角度解读,一方面,要关注作者的生平经历,另一方面,也要结合不同主题进行适当的文本拓展,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阅读知识,并且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以部编版小学语文《竹石》一课为例,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需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竹子坚韧不拔的特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作者笔下竹石的形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结合四君子的相关概念,为学生分别介绍梅、竹、菊、兰的基本特点,并且推荐相关的拓展性阅读材料。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能够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拓展,并且认真听取教师讲解,这可为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奠定基础。

2. 采用多种媒介拓展文本阅读资源

小学语文文本阅读主要依赖纸质材料,在拓展教育资源时,教师应当尝试对文本的载体进行有效创新,一方面,方便学生获取文本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巧妙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文本阅读的相关活动,并且结合群文阅读思想,合理选择相关的阅读资源。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做好相关的课件,基于学生文本阅读的学习需求,合理开发多层次的教育资源,并且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呈现在学生面前。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本身的互动功能,通过多种颜色对文本内容进行标注,让学生产生更加直观的体验,进一步实现优化文本阅读效果的目标,并且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采用趣味性文本阅读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源于文本 思于文本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探析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