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就是学表达

2021-11-07 10:31顾建荣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表达方法语文教学语言

顾建荣

摘要:学语文,读书识字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但仅有这些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学习书面语言,就是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表达方法

《父亲、树林和鸟》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课文,文章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爱护,这种爱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了爱鸟意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

课文400多个字,分了23个段落,像散文,又像诗歌。作者牛汉是近代著名作家,以诗闻名,曾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的代表诗人。牛汉的散文较多吸收了“五四”运动以来散文的优秀传统,朴素自然,颇具情趣和意味。《父亲、树林和鸟》一文,描写细腻生动,语言富有诗意美。题目中父亲、树林、鸟三个词并列,富有画面感,既描绘了父亲和“我”在树林边看鸟的情境,又表现了父亲对树林、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文中多处使用了学生平时很少会遇到的生动语句,尤其是多个修饰语连用的形式,表达了作者更为丰富的感受,如“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等。

在文章结构上,本文也很有特点。第一个自然段既开门见山地概括了父亲、树林和鸟的关系,也点明了全文中心,奠定了情感基调。接下来,作者没有直接写父亲怎样喜欢鸟,而是通过父子俩看似不经意的对话,通过两人之间的对比,逐渐凸显父亲的形象。文章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结尾,表达了“我”对鸟的爱护之情。父亲真不是猎人吗?父亲为什么对鸟的习性这么熟悉?文章至此戛然而止,意味深长。

这样一篇好文章,怎样组织教学呢?学语文,读书识字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但仅有这些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文章的表达方式。这是三年级的课文,可能有些老师认为,学生还处于低年级,讲深了他们可能听不懂。其实,一篇文章之所以好,常常是因为它的表达方式。我们学习书面语言,就是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如果对表达方式视而不见,那就不是学习语言,语文课就少了“语文味儿”。就说本课吧,作者想要表达的就是父亲爱鸟、爱自然,这是一个很平常的话题,但因为作者这样的表达,我们印象深刻。从这个角度讲,表达的形式比内容还重要。学语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藏在语言里的秘密,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

为此,在初读课文之后,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习3~11自然段,体会用词、造句、写法。

课文3~11自然段,藏着三个表达的小秘密:

(1)连续的形容词。文中有三个句子出现这样的写法,课后习题也作为一个训练点。这种修饰形容的方法,学生不一定要学会,但可以了解这种表达的方法。

(2)巧妙的比喻,如“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写一个比喻不难,难的是恰当、巧妙。联系课文的语境,就可以体会到这个比喻的好。

(3)对比写法。这段文字的叙述顺序很有意思,是这样的:父亲—我—父亲—我—父亲—我,父亲闻到了鸟味,看到了叶丛在动,而我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没听到,父亲和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教学时,我先出示课后练习3中的三个句子: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我引导学生注意加点部分,说说句子的特点——三句话的加点部分,都是连着用了两个“的”。我指导学生读好这三句话,注意连续的轻声、停顿和节奏。

接着,我出示三句话所在的段落: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

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

“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交流:三处加点部分给你什么感受?体会比喻“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把父亲比作树,恰当吗?就单个句子来说,把人比作树,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比喻,但放在本课的语境中,这个比喻却很传神,一是因为父亲“凝神静气的”兀立着,外形像一棵树;二是把父亲比作树,父亲是树林中的一棵,和树林成为了一个整体,跟本文课题很契合。

第二个环节:了解课文标点的特殊用法。

出示段落:

“鸟也有气味? ”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熱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羽毛,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仔细看看这段话,看看有什么特点?我引导学生交流,主要了解文章格式上的特点。最终,我小结这样表达的作用:说话人很清楚,可以不需要提示语;文章显得紧凑。

第三个环节:回归整体,体会结尾的巧妙。

出示课文最后一个段落: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简单交流。

出示课后练习2中的五句话,引导学生判断,并说说理由。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父亲很善于观察。

◇父亲热爱自然。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这五句话没有对和错,应该说是同意或不同意。只要理由充分,同意或不同意都是可以的。训练的目的,一是帮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因为答案都在课文中;二是学习说话,可以用“我同意——,因为——”的句式。

以上五个判断,从我课堂的实践来看,前四个观点基本上都同意,最后一个观点基本上都不同意。这在我的意料之中。但讨论如果就此结束,那就是对课文的表达方式还没有深入理解。这个时候,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天鹅的故事》。这是原来苏教版四年级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俄罗斯老人斯杰潘,他原来是一位猎人,但因为在一个初春,在乍暖还寒的贝加尔湖上打猎时,被一群勇敢破冰的天鹅所感动,30年来再也没有打过猎。

故事讲完了,我再出示刚刚的五个观点,同学们竟不约而同地对最后一个观点有了不同意见。

我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交流:“父亲说不定曾经是个猎人,因为——。”学生的观点变了,而且找到很多理由,理由还很充分:父亲在“我”什么也没看到的情况下,能发现“有不少鸟”,能看到鸟躲藏的叶丛在动,能闻到鸟味,尤其是还知道鸟什么时候最容易被打中,这些不正是一个优秀猎人的表现吗?交流本就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关键是让学生学会用充分的理由去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任务。

“父亲知鸟懂鸟却不打鸟,父亲、树林和鸟同属大自然,已经融为一体。”我这样小结,同时在课题上写上了大大的“自然”两个字。

回过头再来看课文的结尾,是不是很有趣?在“我”的眼里,“父亲不是猎人”。在作者眼里呢?未必。以“我”的童真结尾,意味深长,妙!

学语文就是学表达,话有点极端,但应该引起每一位语文老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赵文广.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学周刊,2019(29).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表达方法语文教学语言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我有我语言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表达感谢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