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1-11-22 14:31
名师在线 2021年10期
关键词:趣味教师应教学法

刘 淼

(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金屿小学,福建晋江 362246)

引 言

近几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现在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很难达成这一目标,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1]。

一、趣味教学法的含义

趣味教育是以人的心理情趣为主导,以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乐趣为目的,以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特征为基础,在教育者有针对性的启发和引导下,让受教育者自主性地、创造性地、有规律性地、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理论和真理,从而最充分地满足每位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创造欲和幸福欲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和学习方式[2]。

趣味教学法是趣味教育的一种,其以人的心理趣味为主导,旨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主动、积极、有方法地探索知识、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趣味教学法主要强调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创造性和个性化,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进行创新,采用网络新媒体、师生互动等策略,改变填鸭式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融入新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打开学习思路。

二、趣味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首先,趣味教学法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4]。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刚进入正式学习阶段,他们容易产生厌烦和厌倦心理。所以,教师应运用趣味教学法,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其次,趣味教学法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传统的教学法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限制了学生的天性,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气氛沉闷。正因如此,许多学生在这一阶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而趣味教学法,能使学生自主、自觉地参与学习,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再次,趣味教学法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使教师认识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问题。这样,教师就能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最后,趣味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趣味教学模式下,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快乐地获取知识。

三、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趣味教学法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5]。同时,将趣味教学方法有效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能使学生通过参与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加深对语文知识的认识,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趣味教学法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更多、更有效的方法[6]。

四、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营造有趣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小学生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其能动性和思维活跃性较强,在课堂上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导入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7]。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而趣味性教学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丰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开阔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授课前,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因材施教。

(二)运用大量的课堂游戏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生性活泼,喜欢玩游戏,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展游戏活动,借助游戏来教授语文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8]。例如,在教学生字词时,教师可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选择一位学生作为“小老师”,让“小老师”帮助教师指导全班同学读、写生字词。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小老师”时,教师不能只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可以选一些中等生,以便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9]。教师应经常开展语文课外拓展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发音的课外活动,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如让爱读书的学生组成阅读组,让爱写作的学生组成写作组,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同时,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根据目前的教学进度,开展生字词记忆、文字书写、读音等课外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中学习,这样既能有效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又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

结 语

综上所述,趣味教学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新型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趣味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多、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趣味教师应教学法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