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对策

2021-11-23 02:31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徐文畅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考问题后进生教师应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 徐文畅

一、围绕教学目标,有效设计题目

1.提问要有具体的指向性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课题的目标设计题目,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题目的含义,然后告诉学生本文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可以减少反复看文章的概率,节省了课堂时间。同时学生也可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设置题目要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

教师提问时还要满足多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学习一般的同学,要出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考验学生平时的积累。对于后进生,教师应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有利于学生答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热爱学习,但涉及开放型问题也要适当给后进生机会,让他们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3.联系学生的实际经验,使得问题生活化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学生会更有发言的欲望。一方面更容易传授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容易接受,积极参与交流讨论。

二、做好预设工作,在过程中灵活追问

1.自身要熟悉教材,全面设计问题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对教材有正确的把握,这样才能选择一套系统、全面的提问,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成性问题也能做一个详细的梳理。在知识的重难点处或者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作详细的提问。在教学《小狗学叫》时,就要根据学生对小狗的了解设计预设性问题。

2.观察学生的反应,灵活追问

实际的课堂并不像教案中那样的理想化,学生往往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反应和答案。如果能在事先就有大概的思考,实际上课时就不会逻辑混乱,讲到哪问到哪。当学生还有预想之外的情况时就需要教师灵活设问。

三、使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多说多问

分层次进行提问。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在于学生,而传统的形式是教师主导课堂,说具体点,现在的课堂大多数是教师与好学生的“你问我答”,这并不是理想的模式。教师应让出主动权,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探讨、研究课文,也可以要求学生多对自己发问,然后对学生进行答案反馈。这样学生会更积极地思考问题,更开心地学习,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用语明确具体,把握学生的心理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提问都应该设计得比较明了易懂,使学生知道要回答什么,同时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答案。设计题目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思考学生是否喜欢这样的语言,是否能听懂这种问法。通常可以使用这几种提问:

1.直接切入主题

通过抓住题目进行提问,直接进入主题,使学生明确目标,有兴趣进行下去,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时间的使用率。

2.有效指引学生思考方向

学生经常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会跑题,这时教师需要正确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以免浪费课堂时间。教师需要由浅及深、一步一步深入地指引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中思考问题,从而更加了解这篇文章。

3.层层递进地提问

在提问学生的问题中,问题与问题之间要具有一定的联系,才能贯穿文章,使学生完全了解这篇文章。同时,每个题目之间跨度不能太大,否则提问效果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五、反馈方式多样化,多发现学生的优点

1.以表扬为主,多鼓励学生

教师应该看见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不管是回答正确还是错误的学生,他们勇于说出自己的看法,都是值得表扬的。

2.评价主体多样化

纠正时并不是只能教师来纠错,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或者自己进一步思考发现等,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是锻炼思维的过程。

猜你喜欢
思考问题后进生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浅谈转变“后进生”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按图索骥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把“根”留住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