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职校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2021-11-24 00:51
办公室业务 2021年8期
关键词:班委学习者班级

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包含的内容无外乎:行为习惯、语言表达、价值取向,而对班级的管理不仅体现在集体层面,也要体现在个人层面,达到个人与集体共同进步。因此班级日常可归为“三横二纵”结构,通过行为习惯的养成管理、语言表达的培养管理、价值取向的引导管理对集体层面和个人层面双管齐下,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重在“常常”和“规范”,这是一项长期的、繁杂的工作,需要把行动落到细微处才能见实效;同时这也是一门管理艺术,要使这门艺术日臻完美,最关键的是热爱学生、运用合理的教育方法。班级管理工作可分为五大模块,分别是:可操作有权威的制度、有理念重智慧的管理、有意义有意思的活动、广参与全过程的团队、有热情有毅力的坚持。

一、可操作有权威的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公约需要对班级日常事宜进行约定和规范,其关键在于立什么、怎么立、立了以后怎么执行。建班的第一学期是学生制度感建立的最佳时期,一份细致的公约可以帮助学生约束自身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老生班甚至进入高职阶段的班级,学生需要的是一份“简约”的公约,只约束最重要的方面。在新生班阶段,班级公约可以由班主任带头制定,而到了高年级阶段,甚至可以放手让班委带着班级同学自主制定,由班主任把关。班主任需要正确认识班级公约的作用与功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让学生们既重视分数又不唯分数,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以发挥,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品行是动态生成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因此需要定期完善量化指标和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尤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差异化教育,量身定制不同的量化标准,促进各类学生不断提高。

制度的背后体现的是班级文化和班级凝聚力,一个好的班级公约应该是这样:约束了班级学生的行为,形成了独特的班级文化,班里的每个学生都会为了维护班级荣誉而进一步约束自己,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有理念重智慧的管理

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要建立在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岗位是重要的专业性岗位。这就提示,班主任工作时不能空有一颗仁爱之心,还要带着智慧带着艺术去开展工作。

例如处理学生迟到的问题就有很多方法,有的老师用陪伴法,有的教师用惩戒法,有的教师用感化法。同一句话,由不同的人说,或者对不同的人说,效果都是不一样的,只有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和依赖,他们才会愿意听从教导,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有的教师在处理学生迟到问题时,充分运用了平行教育中的“通过个人的教育影响集体”,不仅教育了个人,还通过个人教育影响整个集体,这就是一种有理念有智慧的教育方法。

最极致的教育,就是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把价值观、社会技能、生活技能教给孩子。既让孩子感受到了爱,又感受到了坚定和安全感。把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变成一次成长的机会。而不是把每一次犯错,都变成一次谴责的机会。都说教育孩子像爬楼,每个拐角,每层阶梯,都得脚踏实地。爬的时候气喘吁吁,爬到最高处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风景。教育的真相,不是加大你的给予,而是提升教育的层次。在提升教育层次的过程中,需要班主任不断学习、实践,提升自我的教育智慧。

三、有意义有意思的活动

职校学生都是青春期的孩子,容易逆反偏激、桀骜不驯,师长希望他们怎么做,如果把一切知识都直白地告诉学生,他们会感觉没有味道、没有意思,而且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作为信息接受者来看,没人会心甘情愿地俯首帖耳、聆听教诲,因为被别人耳提面命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显示了信息接受者弱者的身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所以教师要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藏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氛围中。

组织活动有很多种,活动的时机也有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指出:要结合开学及毕业典礼、升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仪式以及民族传统节日、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等,开展礼节礼仪教育,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创意创效竞赛、“文明风采”竞赛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时机班主任都可以组织有意义的活动。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可以组织一些有意思的活动,如果可以做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那就是上上之举。

有意思的活动表面看是带着学生玩,但其实也有意义,能让学生敢于挑战自己,有自信、有胆量、有责任感,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让一些特殊的学生有归属感,让一个集体产生凝聚力。如果可以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去设计活动,在看似简单活动的背后,还会让学生渐渐转变,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甚至“我要做好”,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更多的技能,在整个团队都前进的同时也提升了自我。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很多时候学生感兴趣的有时候可能就是单纯的活动,所以可以精心策划有意义有意思的活动,让个体和集体都在班主任的“预谋”中不知不觉得到成长。

四、广参与全过程的团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时间“共同体”这个名词算是火了,201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非常有诗意: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其实这个作文题主旨也是在讲共同体,放眼教师们带班,班主任和班委会加上整个班级不也是一个班级管理共同体吗?广参与全过程的团队其实指的就是班主任要和所有班委会、班级成员一起共同参与治班。

如果可以培养一套成熟的班委会,带班就会事半功倍,在开学初班主任通过排座位、领教材、安排班级事务时,观察学生情况,物色合适的班委人选,也可以通过查看初中时的表现情况判定其工作能力。也可以利用角色效应,适当给某些行为有偏差的学生班委的岗位,使其因为班委的岗位责任而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如果用轮岗制,由于体验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学会了换位思考,还可以增加班级整体凝聚力、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企业中常用到的情境领导模式理论,也可以被借鉴到班级管理中。情境领导模式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把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在领导和管理团队时,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而要随着情况和环境的改变及员工成熟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领导和管理方式。在班级管理中,虽然班主任是一个引导者,也可以认为就是情境领导理论中的所谓领导,学生就是员工,或者称为学习者。

情境领导理论从工作能力水平和工作意愿两个维度,将学习者分为四类(消极的学习者、热情的学习者、谨慎的执行者、高效的完成者),这四类也有可能成为某一个学习者发展的不同阶段,不管是不同类别的学习者还是学习者的不同发展阶段,作为领导者都应该正确判断阶段类别并且使用正确的方法。

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第一种类型和第二种类型的学生会较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班级学生会向第三种类型、第四种类型转变,班主任应及时调整策略。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进入高年级阶段,尤其是进入高职阶段,实习实训课程占很大比例,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自觉性等要求较高。如果能够在低年级时通过第一、第二阶段的正确管理,充分考虑每种类型学生的需求,分层次给学生制订学习目标,调动学生的工作热情,这有利于班级管理与学生的独立成长,在进入高年级阶段时,学生基本完成了向第三种类型、第四种类型的转变,那么这个班级的管理就会轻松很多。

在带班中不管是班委还是普通学生,任何有问题的行为表现出来的都是结果,其背后的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如果不积极归因对症下药,一味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会一直被牵着鼻子走,班主任工作也会很被动。

五、有热情有毅力的坚持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归根到底就是要坚持,不仅要求学生坚持培养习惯,也要求班主任坚持帮助、督促学生培养习惯。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学生们从班主任有热情有毅力的坚持中汲取力量,内化于心,培养出自身良好的品质和习惯。

某校有这样一句标语: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做班主任就是在日常的一件件简单的小事中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改变学生。正所谓寻常处见功力,细微处见真章,班主任带班也是如此,见于微知于著,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好的班级行于日,成于常,习惯成就未来。如果班主任能够带着学生把简单的日常小事做好,那这个班级就一定能成为不简单的班级。

猜你喜欢
班委学习者班级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例谈如何选拔与培养新生班委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