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教育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施

2021-11-24 23:39陈文娟
现代交际 2021年20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高职

陈文娟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基础科学部 江苏 南京 210048)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1]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进方向。

课程思政是“在专门的思政课程之外的课程(包括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2]。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公共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效应的一种教育理念。[3]通过价值引导,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文化认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转化为拥护党和国家、拥护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4]33简而言之,就是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5]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简称,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高职教育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和功能更加多样化,对缓解人才短缺、服务社会、振兴经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10年来,高职教育在中国快速发展,目前无论在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规模上,高职教育都占到高等教育的大半部分,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在高职教育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核心要义所在,教书与育人密不可分,高职教育也是如此,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应当教授学生知识,也应当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开展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全员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与核心问题,“育人”应该是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员工的本职工作。长期以来,高职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存在相互分离的现象。一方面,思政理论课大多只注重理论教授,存在“为教育而教育”的问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通识课和专业课教师又缺乏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教授,“教书不育人”的现象普遍存在。课程思政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成为“育人者”,育人工作人人尽责,促进实现“全员育人”。

2.有利于形成课程育人合力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了主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国际国内环境不断变化,各类思想观念暗流涌动,多元思潮文化交流碰撞。高职学生处于可塑性很强的年龄阶段,除了在学校接受主流思想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很容易受到各种其他思想、舆论、观念的影响。

课程思政本质上不是一门课,或者是增设的几门课,而是一种理念与价值的培育与输送。[4]32在高职教育中开展课程思政,有助于指导各类课程充分发挥所承载的思想教育功能,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课程育人合力,实现“全课程育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高尚的情操、远大的志向、正确的国家和民族认同。

3.有利于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教育的功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重视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审美精神、健全人格、体育精神等。高职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职责,课程思政有利于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贯穿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既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与知识的传授训练,也注重培养职业精神和思想内涵,如敬业意识、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等,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构建高职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1.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要从“教”走向“育”,营造育人新生态,构建育人新模式。第一,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一是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把握高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二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素质结构,实现专业素养与政治素养、人格素养共同发展,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第二,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一是“全员育人”,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育人者”。育人工作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全体教职员工,包括管理干部、思政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基础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甚至学校的所有员工,都要担负起育人职责,实现育人无人不尽责。这意味着所有教职员工都要将“育人”作为其本职工作,时时处处具有“育人”意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履行育人之责、产生育人之效,实现“教”与“育”、“管”与“育”、“服”与“育”的融合贯通。二是“全程育人”,要将立德树人贯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高职院校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培养奋斗精神。三是“全方位育人”,要将育人工作贯穿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阶段,覆盖到全校各班级,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无论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实现育人无处不在。

2.构建全面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学校要实践“三全育人”,将育人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院校要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学院部门各负其责,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党委领导,构建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力量,确保顶层设计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工作的具体落实。其次,推进学校的各学院各部门统筹联动,各负其责。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部门要协同联动,建立责任清单,强化工作举措。如学校的党委组织部可以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作为教师党支部的一项考核指标;教务处应根据课程思政需要,组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各部门可将课程思政实施情况考核纳入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和各类评优中,等等。最后,推进思政学科与各学科、各项工作事务的融合、交叉,让思政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各项工作事务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构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育人体系。优化课程思政结构,建立以思政课程为中心,基础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各项工作事务等渗透思政教育内容的一体化课程思政育人结构。做到各门课程、各项工作事务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三、高职教育课程思政实施要点

1.重点: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重点在于顶层设计。第一,课程思政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校党委要发挥好导向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第二,科学部署,推进各部门统筹联动,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坚定决心,形成共识,也要科学部署,层层推进。学校要形成校党委统筹部署、各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各学院各系部具体布置、全体教职员工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第三,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思政的成效如何,也要以是否促进学生成长成人为检验标准。当下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抓手,注重诊断与持续改进”。可以从学生的毕业标准出发,立足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并实施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然后针对学生认知特点,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选择教学实施方案,制定教学评价标准,从而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和效果。

2.关键:人员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思政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要达到“全员育人”,意味着教师乃至全体教职员工都成了课程思政的直接实践者,要加强课程思政的人员队伍建设,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加强课程思政人员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有通过思想动员、教育培训、制定规章制度等,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可以将课程思政的内容纳入新入职教师培训和教师晋升考核、将课程思政开展情况纳入教学单位和教师评优评先条件等;组织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和思政教育元素进行研讨,统一思政教育思想,及时掌握课程思政教育的新要求、新思路、新方法,提升思政教育能力;组织教师通过参加课程思政讲座、示范教学,以及“学习强国”App等多种途径开展学习,提升教师的思政水平;举办教师课程思政竞赛、公开课等活动,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和积极性。

3.核心:思政元素

从实践维度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既不是增开一门课或增设一项活动,更不是课程“去知识化”,而是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等手段,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6]挖掘、发现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将其转化为思政教学内容,并融入课程教学,实现课程思政。挖掘思政元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教师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大会精神、职业素养等方面知识点,关注挖掘思政知识点;关注社会热点和身边事例,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同课程根据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就思政元素特点进行分工,如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精神,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学习习惯,公共选修课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求知、开拓创新的学习精神。

4.根本:方式方法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学校日常工作,不要生搬硬套,要注重理论与现实结合,也要注重融入的方式,使课程思政更加容易为学生接受,更加有说服力。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特色,将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相结合;结合时事热点和身边发生的事,使课程思政更加生动;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技术优势;使用混合式教学、PBL、翻转课堂等灵活的教学形式;运用课堂教学内容拓展、组织讨论、延伸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改革学生学习考核评价方式,加强学习过程性考核等,提高课堂思政效果。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高职教育中确立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全面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并在教育教学和其他各项工作中贯彻实施,常抓不懈,必将促进高职教育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