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贯通式培养的拔尖人才科研能力和兴趣培养探究

2021-11-25 20:43宁家腾朱玉秋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关键词:科研能力

宁家腾 朱玉秋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拔尖人才的培养愈发受到关注。而贯通式培养作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一种大胆尝试,对于拔尖人才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即主要探讨培养拔尖学生科研能力和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并针对性提出了相关建议与措施,旨在为基于贯通式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贯通式;拔尖人才;科研能力;科研兴趣

一、前言

当今世界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竞争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对科技人才和知识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与高素质人才相对短缺甚至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获取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而随着科教兴国理念的普及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时代,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瓶颈。而对精英教育的探寻将是下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途径,拔尖人才培养也因此是时代的需求。同时,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愈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对拔尖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社会的需求,也是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拔尖学生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

二、拔尖学生科研能力和兴趣培养的必要性

科研能力的提升作为拔尖学生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标识,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解决人才培养困境,满足学生自我实现,都有着显著作用。因此,关于如何提高拔尖人才的科研能力,激发拔尖人才的科研兴趣的研究将有着充分的必要性。

拔尖学生通俗来讲是指有着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的学生。其所具备的素质包括:第一,扎实的知识基础,备所从事行业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对其它学科也略有涉猎,有广博的知识面。第二,较强的专业技能,在专业研究领域善于使用多种方法去深入将开展研究工作。第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能够所学的知识进行较好的分析、归纳和运用,并进行创新和再创造。第四,健全的人格,有一定的修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基于如此特征,我们对于拔尖人才科研能力的培养也将有区别于普通学生。一方面,要对其有高标准、高要求、高目标,要将拔尖学生当成未来各个科研领域的领军人物来进行培养,另一方面也要对其有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相对于以往地灌输式教育,更强调兴趣的激发和强化,提高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进而培养出真正热爱科研、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拔尖人才。

三、措施与建议

1、构建拔尖人才科研课程体系。

结构合理、实施有效的课程体系是对学生培养的最基础的保障。

(1)纵向上,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建立起连贯的,逐步加深且适当超前的整体课程设置,让学生对自身学习生涯有更清晰的认识,减少由于未来迷茫多带来的时间精力浪费,更保证学生知识层面的追求和进步。

(2)横向上,根据各阶段的实际情况区别,课程设置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对低年级着力于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科研兴趣,初步掌握基础的科研工具,形成基本的科研意识。过渡年级着力于对兴趣的强化鼓励学生热爱科研,带领学生初步进入科研,在实际接触中提升其科研能力。对高年级强调其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在继续学习更为深厚的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对科研的投入度,将科研当成习惯。培养出既热爱科研又心怀奉献的拔尖人才。

(3)网络课程平台的应用。将MOOC等在线名校网络课程纳入到体系之中,要求低年级学生在规定时间需内修读一定量课程,通过大规模的课程在选择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为以后的科研找寻方向。

(4)在考核方式上,要尝试采取多種不同的考核方式来检验授课效果。减少以往地单一考试的考核,促使学生主动主动了解前沿研究动态、文献查阅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培养研究过程中涉及的研究性思维。

2、贯穿式培养下更为长期且负责的导师制实行。

(1)师徒关系的建立,不同于研究生的导师制,贯通式培养下的学生和导师将建立更加长期亲密的互动关系,同时通过拜师仪式等方式激发导师队伍的责任感,进而对本科阶段的科研重视起来。

(2)导师对不同阶段学生科研培训的针对性安排。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安排科研任务,如对低年级主要以兴趣激发强化和基本科研意识养成为主。

(3)朋辈导师团队建立,调动导师团队中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组建科研小组或者建立起“导-硕-本”体系,将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链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高级别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运用团队的力量激发本科生的科研兴趣,以促进学术思维的形成,开拓培养本科生学术思维的新路径,并为学生日后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4)建立双方的评价机制,对导师队伍加强量化考核,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同时对学生加强考核评价,避免依赖心理的出现。导师制作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抓手,将在贯通式培养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3、加强衔接阶段的管理,在本升硕、硕升博时期前后建立专门管理小组,减少由于管理单位变化而导致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避免不同阶段里相同学习内容和课程的重复出现。加强校级合作,鼓励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参加高校间的交流活动,通过在不同氛围不同水平下的学习激发其科研创新,同时避免因长期在同一环境下学习而产生倦怠。

4、国际视野培养。

(1)成立国际导师团队,邀请聘请一批国外知名学者或有着海外名校留学经历的学者担任学生国际导师,旨在带领学生了解当今科研前沿,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2)加强校间合作,对外和世界知名高校合作进行人才共同培养,鼓励我们的学生走出去,同时邀请国外同学走进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对内参考天津大学与南开大学本科生课程互通模式,建立起范围内高校合作,长短互补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打开看问题的视角。

5、通过合理的科研奖励激励机制,加强对科研突出的学生的支持鼓励其在科研道路上坚持下去。

(1)科研成果与学分绩点之间的转化,允许本科生用科研成果代替部分学分,且保证其该课程绩点可以根据科研结果来评定,就能提高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课程对本科生参与科研造成的压力。

(2)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高水平科研赛事,提供相应奖励的同时,学校或学院设立更多的科研赛事,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从而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参与度。在比赛过程中,也是对学生包括科研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的锻炼。

(3)高校学报也可开辟本科生科研相关栏目, 不定期发表本科学生中的优秀论文,提高大多数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6、科研活动的开展。

(1)开辟更具意义的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第二课堂中,随着学生的实践经验逐渐丰富,学生将越来越善于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思考,促进学生自身科研能力的发展。

(2)充分利用学校产学研基地和科技园区。学校可以从实际出发, 根据自身的科研能力,与企业合作或利用自身的产学研基地、科技园区, 使之成为大学生们参加科研工作的有效基地。大学生可以利用基地、园区的条件,以勤工助学、兼职等方式,从事科研工作或生产实践,加深对科技的认识,掌握科技的发展趋势,并把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提供服务,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参考文献

[1]阎琨,吴菡.拔尖人才培养的国际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研究,2020,41(06):78-91.

[2]郭哲,王孙禺.“强基计划”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内涵与建构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0,{4}(20):53-55.

猜你喜欢
科研能力
中高专衔接期教师科研能力调查报告
名师工作室环境下,发展英语教师共同体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讨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科研素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科研能力、学术修养与科技论文写作
徐州技师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径研究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途径研究
对提高生物学科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几点思考
大数据时代高校转型背景下“MOOR”与传统数学教学相结合的应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