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彪西前奏曲《雪上足迹》

2021-11-26 02:27
戏剧之家 2021年33期
关键词:全曲德彪西小调

张 振

(益阳广播电视大学 湖南 益阳 413000)

印象派音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印象派音乐是十九世纪最后一种音乐风格,是连接两个世纪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桥梁。印象派音乐的特点是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变化的色调及精致而优美的音乐语言等等。《德彪西前奏曲》是德彪西晚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雪上足迹》是第一卷中的第六首。这个标题激发了许多后人的想象,如:莫里斯·勒布朗的侦探小说《钟声敲响八下》中的一篇使用相同的标题,亨利·波尔多也有小说《雪上足迹》。聆听这首作品,仿佛体会到在寒风瑟瑟的雪地上,人们踏着小心翼翼的脚步缓慢前行,慢慢地走远。在脑海中仿佛留下一幅雪地上布满深深浅浅脚印的图像。这符合德彪西作品的印象主义风格,作者把想要表达的情绪和形象都通过音符刻画出来了。下文我们从以下几点分析德彪西这首作品。

一、从传统作曲技法上来分析

(一)核心音

德彪西的很多作品中都使用过核心音的创作手法,比如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集中的《暮色中的声音与芳香》《帆》等作品。《雪上足迹》这首作品也使用了核心音创作手法,全曲几乎都贯穿了D 这个核心音,它的存在就像是全曲的指南针,使整首作品有了坚实的根基,也强调了全曲的调性。从核心音的角度分析全曲的结构如下:

从上图(图-01)可以看到,除了有三个乐句(B、C、D)例外,没有包含这个D 核心音,在全曲其他乐句(A、A1、A2、A3、A4、A5)中,无论调性使用如何变化多端、和声构成及变换多么复杂,D 这个核心音都存在。而例外的这三个乐句,也就与其他含有D 核心音的乐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乐曲有了调性短暂的脱离,使音乐有了不稳定的因素,也使得乐曲有了发展前进的动力。

(图-01)

(二)调性分析

《雪上足迹》这首作品是在d 小调上。很多学者把乐曲第一句定义为中古调式d 爱奥里亚调式,因为它没有升七级音,而结束句有#C,所以定义为d 和声小调,但我更想把第一句认定为d 自然小调,在整个乐曲的调性上,德彪西是非常自由的,他的和声及调性都在为乐曲的音响效果服务,变化极其丰富但又有他的逻辑。这让我们看到了作曲家在创作时的精心安排,就调式调性上的安排来分析全曲可以分为五个段落,(1-4)小节为A 段,调性为d 小调。(4-15)小节为B 段,调性安排为(C、D、#c、D、#c、d、♭G、C、♭D、♭D、g、C)。(16-19)小节为A1 段,调性为d 小调。(20-28)小节为C 段,调性安排为(C、♭G、♭E、f、d、♭b、a、C)。(29-35)为A2 段,调性为(♭G、d)。

从以上分析看来,全曲段落划分为(A,B,A1,C,A2)回旋式结构,就调式上来说,乐曲从d 自然小调开始,结束于d 和声小调,首尾相呼应。而中间两个插部的调性安排是非常复杂且精妙的,两个插部(B、C)都是从C 大调开始,并结束于C 大调,B、C 乐段首尾调性一致。中间的离调、转调非常多,但是我们从这些调式及其使用的和声中都能看到与主调d 小调的“亲密”关系。比如B 段,D 大调是d小调的同名大小调,而#c 小调是倾向于回到D 音的,♭D大调和#c 小调是一样的向D 音倾向的作用。g 小调在结尾处在C 大调前面,充当了属和弦的功能性。值得一提的是♭G 大调的使用,在乐曲的结束句d 和声小调出现前,♭G 大调进行了三个小节。在d 和声小调出来前的和弦是♭D(♭D/F/ ♭A),d 小调的主和弦是Dm(D/F/A),♭D 和弦正好与Dm 和弦其中一个音相同,两个音是级进关系,♭D 和弦的出现,使乐曲极度强迫切于Dm 和弦的出现,Dm 和弦的出现带来了稳定感。从两个图表(图-01、图-02)的分析,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无论是从核心音的使用上,还是调性安排上,曲子的结构都带有回旋式的结构。

二、现代作曲技法的分析

(一)音级集合分析

印象主义音乐是介于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之间的模糊地带,它既没有严格符合传统音乐的调性统一、和声使用要求以及曲式写作规则,也没有像现代音乐一样完全脱离调性与和声的轨迹。同样它又包含着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一些特征。所以本文从现代作曲技法方面分析全曲是很有必要的。下图(图-02)为作品前四小节的集合使用:

(图-02)

通过对全曲的分析,《雪上足迹》这首作品是由前四小节出现的这三种音级集合{a(0,13)、b(0,2,4)、c(0,2,5)}所构成的。全曲的构成通过三种集合不断地结合、变化、分布在不同的位置等手法发展而来。比如乐曲的第二句(5-8)小节,高声部的旋律线(A B C)是a 集合,(C D E)是b 集合,(A G E)是c 集合,而中声部与乐曲前四小节一样是a 集合,而低声部和声,纵向看好像脱离了这三种集合,但是横向来看每一层的音符使用都没脱离这三种集合,第一层(B A G)是b 集合,第二层(D C B A)可以看成两个a 集合的结合,第三层(G F E D)也是两个a 集合的结合。通过集合使用的分析,我们也能看到乐曲在音级集合的使用上是非常统一的,用有限统一的元素,不停运用各种复杂的变化,使乐曲在保持统一特色的同时又能不断地发展前进,展现出作者高超的作曲技法。

(二)音乐元素

作品是由三种织体音型即核心细胞构成,如上图(图-02)所示这三种核心细胞在乐曲的前两小节就都出现了,第一种核心细胞(X)贯彻始终,像是在雪地上慢慢行走的感觉。第二种核心细胞(Y)是带连线流畅的旋律线。第三种核心细胞(Z)是长音,像是在描绘厚厚的积雪,曲子一开始的长音只有一层,像是薄薄的雪,乐曲中间的(Z)长音会叠加两层、三层、四层,展现出来不同厚度的积雪形象。而全曲核心细胞(X)都紧贴在核心细胞(Z)之上,就像紧贴在积雪上的深深浅浅的脚印。除了这三个核心细胞之外,还有一个出现很少的隐藏的核心细胞(W),它的特点就是跳音,(W)总是跟核心细胞(Y)结合,可以看作是(Y)的一部分。但是它出现得很精妙,在乐曲的前半部分,跳音出现在乐句的开始或者结束的地方,点缀一两个音符。但是到最后一个乐句,这个隐藏的细胞贯穿了整个乐句,像是远处逐渐消失的脚印。

全曲都是由这三种核心细胞构成的,这三种核心细胞的位置不断变换,厚度、高度不断变换,推动着乐曲的发展。全曲首先出来的音就是核心细胞X,独特的节奏型表达出慢慢前行的沉重脚步。全曲只有在12-13 小节和29-31 小节,这两处是没有核心细胞X 这一独特节奏型的,这两处给人的感觉像是走累了的行人,停下脚步稍作歇息,看看前方的路,看看脚下的积雪和周围美丽的雪景。最后一句是全曲核心细胞使用的浓缩,前半句使用X 出现在最高音并且八度叠加使用,突出核心细胞X 的主导地位,而后半句就只有Y、Z 两种核心细胞搭配结束,像是脚步已经走远,只剩下一串渐行渐远的脚印,和继续漫天飘零的雪花。

《雪上足迹》这首钢琴小品,虽然只有短短的36 小节,但是短小精悍。上文用传统作曲技法与现代作曲技法分析全曲,通过分析能看到其作品的回旋式结构非常明显,作者对全曲结构上的安排是非常统一的。在用每一种分析手法分析时,都能深深感受到德彪西在创作时的精心布局。这首作品也充分体现了印象派音乐的音乐风格,乐曲营造出厚厚的积雪、缓慢的脚步、若隐若现的脚印等氛围,形象而生动,让人深深地沉浸其中。

猜你喜欢
全曲德彪西小调
《九宫大成》所收【番鼓儿】曲牌旋律研究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五河小调
格兰杰钢琴独奏《达荷美黑人步态舞》的创作特点
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
贝多芬《月光》与德彪西《月光》的比较分析
试析德彪西《格拉纳达之夜》音乐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