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

2021-11-26 23:47
教学与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个体价值

温 静

爱国主义教育价值是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按照价值主体不同可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价值是爱国主义教育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正常运转和良性发展的价值,表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领域的积极效用。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是爱国主义教育满足个体成长发展需要的价值,表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对人的爱国情感、思想和行为等多重影响。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爱国主义教育向纵深发展和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持续深化提供了行动指南。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以具体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审视价值主体并阐明爱国主义教育的效用,既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增强爱国主义教育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基础工程,也是抵御爱国主义“污名化”“妖魔化”现象的必要举措,对于全体人民厚植爱国情怀、弘扬爱国精神进而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释疑

人们通常较为熟悉爱国主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却难以说清相对于社会的个体如何从爱国主义教育中获得自身需要的满足。对个体价值知之甚少或语焉不详的尴尬,正是某些人质疑爱国主义教育缺乏人性关怀和人格底色的借口。我们可以从起点、过程和评价三个维度审视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问题,澄明个体与社会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消弭人们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误解。

1.澄清起点之问:确证爱国主义教育的合理性。

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价值影响力大、时代性强,一直处于被关注的显著位置,而个体价值常常被遮蔽。有观点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只有社会价值没有个体价值;或者认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包含在社会价值之中,不能视作独立性存在,否则会损害社会价值的创造及实现。无视、轻视爱国主义教育个体价值的观点,导致有的人将爱国主义教育误解为对个体毫无价值的强行灌输,不仅造成爱国主义教育个体价值被忽略的现状,也削弱了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40页。要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有价值的合理性存在,必须探讨爱国主义教育能否满足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满足具体的、现实的人的需要,将独立存在的个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主体。

个体主体具备社会主体所无法取代的独特属性。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个体的心理特点和思想素质不同,表现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异,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需求与满足也呈现出多样性、差异化的特点。爱国主义教育个体价值探寻的正是教育活动如何对每一个体产生效用,如何满足个体而非集合体的需要。它客观存在且普遍存在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与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价值的观察视角、内容结构和实现方式不尽相同,拥有难以抹杀的个性特征和独立地位。不能以社会由个体组成为由武断地推论出社会价值包含个体价值的结论,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是爱国主义教育价值体系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

个体主体与社会主体之间保持着紧密的关联和互动。当个体的价值追求与社会的价值取向趋于一致时,二者彼此促进、形成合力,有利于加速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实现。当某些个体的价值选择与社会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时,二者互相冲突、形成牵制,延迟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实现进程。只有正视个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实现中的作用,引导个体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动目标,才能达成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致性,保证爱国主义教育朝着代表大多数个体长远利益的方向发展,从而共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全面实现,全面确证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合理性。

2.审视过程之难: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有人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必考虑也无法考虑千差万别的个体需求,只需围绕国家发展需要进行规划与实施,以免耗散资源、模糊重点。这种观点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一系列超越个体思想政治道德状况的过高设定和忽略个体素质差异的重复建设等。看似立意高远的活动方案设置了不切实际的要求,难以说服人、打动人;热闹有余的表层下掩盖着温度不足的内里,难以暖人心、共其情。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对教育过程的所观、所感、所思大不相同。但是,过程之难确是二者的共同感受,前者认为难以推进,后者觉得难以走心。爱国主义教育过程的种种难题正是源于个体需要不在场造成的个体价值湮没。

马克思指出:“个人总是并且也不可能不是从自己本身出发的”。(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74页。关注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是实现“高大上”宏伟愿景与“接地气”真实内心之间精准对接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良好互动、共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过程的必然选择。从施教过程看,教育者在设计爱国主义教育方案时必须考量人的因素,从个体发展实际水平出发,将他们的现实需求和未来期待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由于国内外形势、国家奋斗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的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也会随之作出调整。教育者要推动个体诉求与社会要求相兼容、个人梦想与国家理想相贯通,使教育过程呈现出与时俱进、常教常新的状态。

从受教过程看,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及大小程度直接决定了人们参与教育活动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对教育内容的兴趣度、对教育方法的接受度、对教育者的配合度等。如果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缺乏个体价值的融入,人们自然会对相隔甚远的宏大叙事产生疏离感,对苦口婆心的外在说教产生逆反心,对居高临下的人际关联产生逃避倾向。只有尊重个体、凸显个性,认可个体需求的满足并推动个体价值的实现,才能提升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扫清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的诸多障碍,增强教育活动的生机和活力。

3.回应评价之惑: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人本性。

如何评价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是一道难题,观点各异,分歧众多。有的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普及的力度和广度为标准,强调人们能够了解、熟悉主题思想甚至背诵核心概念和标语口号,但记忆不等于理解,认知不代表认同,入耳入眼不能替代入脑入心,难以反映个体的思想意愿,极易产生教育对象内心反感而教育者自我满足的背离现象。有的以教育活动的规模效应和社会关注度为标准,单纯追求参与人数多少、持续时间长短、覆盖范围大小以及媒体报道率等可量化指标,造成爱国主义教育的粗放式发展。有的以参与者瞬时感受为标准,注重情绪变化、心理状态和肢体语言等非量化要素,但反馈者出于对组织者的理解和礼貌而作出的选择性表达,容易引发人们对效果真实性的质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22页。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评价应当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注重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将个体价值纳入教育评价的考量维度。

重视个体价值可以纠正现代教育评价的“唯技术论”倾向,在技术理性中凸显人文向度,尊重人的主体性和教育的本质。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双重属性,实践性强、个体差异大,难以像知识水平测验一样进行统一考核和量化评分。评价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必须融入更多的人文因素,从静态评价转向动态评价,从短期评价转向长期评价,从终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遵循个体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给予个体足够的发酵时间和延伸空间,等待个体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内化为自我意识、外化为个人行为。

重视个体价值可以避免效果评价中的抽象化和泛化倾向,面向鲜活生命和具体生活,维护人的核心地位和发展福祉,增强个体的爱国主义教育获得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面向全体人民的教育,个体需要常常淹没在社会整体需要和他人的海量需要之中。只有从人本化视角审视多样性的个体需要,把健康人格的形成、精神世界的丰满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等作为评价尺度,才能有效增加个体的客观获得和主观体验,保证每一个体的发展需要都被关注,每一个体的价值实现都得到肯定。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内涵

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到底是什么?厘清这一问题既是深化教育者对如何培养人和塑造人的思考,也是回应教育对象关于“为何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追问。从情感发展到身份认同,从价值确立到行为引导,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表现在个体思想品德结构的各个方面,是引领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力量。

1.动之以情:升华情感境界。

情感是反映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基本心理现象,具有调节认知过程、刺激行为活动、适应环境变化、协调身心状态等功能。个体在需要满足时获得相应的正向情感,在需要受挫后产生负向情感。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个体只有从低层次需要走向高层次需要,才能突破匮乏性需要的限制,转向以成长性需要为主导,追求心理健康和谐以及完美人性的高峰体验。爱国主义情感是以民族和国家为指向对象的肯定性态度倾向,体现个体对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的依存关系,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复杂心理活动。“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1页。爱国主义教育将培养爱国情感、厚植家国情怀作为基础性目标,引导个体辨别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不同层次需要,鼓励个体在与国家和民族的互动关系中保持积极态度并寻求愉悦体验,增强个体对国家和民族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心理感受,并最终形成秩序化、稳定化的个体情感状态。

巩固安全感和归属感以筑牢个体情感基底。安全感和归属感是个体在满足安全、归属等基本社会性需要后的情感体验,国家民族层面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是个体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最坚固奠基石。爱国主义教育立足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累积的对周围环境的情感认知,推动个体对本国本民族的自然资源、风土人情、历史传统、现实生活等内容进行更广泛深刻的观察,持续强化个体对土地、个体对文化、个体对族群和社群之间依赖关系的积极感受,并逐步明晰自身对国家和民族具有亲近、眷恋、热爱等情感意向。通过系统而稳定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体验,爱国主义教育将引导个体树立国家民族层面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坚信自身安全受到国家和民族的保护且不容侵犯,坚信个体存在得到国家和民族的认可、接纳、重视,让这些情感体验成为融入血脉并助力成长的精神基因,从而更有底气更有信心地面对未知世界和未来人生。

增强尊严感和荣誉感以促进个体情感发展。尊严感和荣誉感是个体对尊重、自我实现等高级社会性需要的情感状态,也是个体跨越情感局限、走向高尚精神世界的引领力量。马克思指出:“尊严是最能使人高尚、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更加崇高品质的东西,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8页。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个体将国家民族的尊严、荣誉和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中生发出赞赏、尊敬、骄傲等美好情感,激励个体努力寻求自我实现甚至自我超越等高层次需要,在发挥自身潜力的过程中收获丰富而深刻的幸福体验。只有内心世界充盈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感和荣誉感的个体,才能拥有崇高的情感追求和人格境界,弘扬民族精神,坚守民族气节,肩负起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使命。

2.晓之以理:建构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行为主体对自我身份或社会角色的认可和赞同,是人们探寻“我是谁”这一问题的体悟和判断。一个人只有在自我与他者、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中建构起身份认同,才能实现自我意识的认知和调节,促进个体人格的平衡与完善。缺乏身份认同的个体无法明晰自己在族群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身份定位,极易陷入对自我身份的虚构和错误想象,造成个体意志与事实存在的脱节和撕裂,最终走向思想异化和人格分裂。“精日”现象正是身份认同缺失导致的人格缺陷,带有这种缺陷的人嘲弄民族苦难、亵渎国家尊严而不自知,既是可恶和可恨的,更是可悲和可怜的。“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34页。爱国主义教育是帮助教育对象在一定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中建构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引导个体寻求群己关系的自洽和身份角色的笃定,形成符合现实且稳定持久的身份认同,避免由身份错位带来的思想冲击以及由身份选择困境带来的精神痛苦。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旨在为每一个中国人建构中华民族成员和中国公民的双重身份认同,实现两种身份认同的和谐共存。

巩固以文化属性为基础的民族身份认同,建构中华民族成员的角色观念。中华民族是由众多部落和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互动融合而形成的多元统一体,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共同创造文明、共同繁荣发展,呈现出家庭成员般的独特内部形态。面对质疑中华民族的客观性和一体性,刻意制造中华民族和各民族之间的对立关系,进而引发个体身份认同混乱等现象,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阐释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内生动力、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必然规律,剖析各民族同胞命运相连、荣辱与共的深层原因,引导个体认同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相互了解、尊重、包容、欣赏、学习、帮助的历史传统,自觉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和“五个认同”意识,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敬畏以及对中华民族成员身份的自尊自信。

强化以政治属性为标识的国家身份认同,建构中国公民的身份意识。在当代世界,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主体,每个人都应当属于某一国家。新时代的中国从落后挨打、一穷二白中走来,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珍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在激烈尖锐的意识形态斗争中,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性质的攻击,从未停止对中国人民的偏见、歧视和敌视,企图以此消解中国人的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个体掌握基本国情、了解形势政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看清中国的历史方位和发展机遇,增强国家忧患意识和国防安全观念,坚定维护国家主权、推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信心,真正理解中国公民身份的责任义务和使命担当。

3.授之以道:形塑价值观念。

爱国主义是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也是个体的立德立身之道,指引个体作出理性的价值选择并确立科学的价值追求。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历史传统,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流淌着爱国主义的文化基因。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成为千百年来判断是非善恶和处理群己关系的基本价值遵循。人们普遍倾向于尊崇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作出牺牲和贡献的人,憎恨出卖国家民族利益以换取个人利益的人。在当代中国,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体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34页。爱国主义教育依据国家和民族的奋斗目标塑造个体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念,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为个体提供立德成人、立身成才的根本之道,“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8)《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28页。

以历史文化深化“从哪里来”的清醒认识。以古鉴今、以史明智,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9)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1页。爱国主义教育重视历史承继,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砥砺前行历程的启迪,引导个体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提升个体的思想自觉。在漫长历史中孕育的中华文化是个体价值观的深厚滋养。爱国主义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重要内容,引导每一个中国人在延续文化基因、传承文化精神的过程中夯实个体思想文化根基,在保持中华文化创造活力和创新能力中增强个体价值观自信。

以理想信念增强“到哪里去”的强大动力。理想信念集中体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个体思考和分析问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爱国主义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强和巩固干部群众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提高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整体思维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引导教育对象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重要途径。一个人只有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坚持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相结合,坚定“四个自信”,逐步成长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追求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人,才能以浩然正气绘出反映人民利益、有利国家进步、符合主流意识的价值理想,以果敢勇气面对价值追求过程中的挑战和艰险,以充足底气掌握人生方向、展现责任担当。

4.导之以行:强化实践引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与拼搏,历史的兴衰和命运的流转都植根于现实社会土壤中的生动实践。“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10)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2页。当代中国处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既要让个体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增长才干、施展抱负的实践际遇,也要促使个体承担起为国效力、为民谋福的历史责任。

展现新时代的实践范式,为个体成长成才和建功立业指明方向。在丰富多彩又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拨开多元思潮的迷雾,以免被随波逐流的态度裹挟,也要抵御错误观点的侵扰,以免向急功近利的欲望妥协,找到正确的人生航向和持久的发展动力。爱国主义教育就像一盏导航明灯,帮助教育对象明晰不同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目标和任务,把握历史变迁特点和社会发展趋势,并为他们提供一种可以付诸行动的前进图式,引导不同个体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要出发,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理想,在个人与国家的同频共振中找到自我实现的方向和追求理想的路径。习近平多次鼓励青年人励志报国、求真力行,引导每一位青年人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个人能力,在实干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党中央要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每一位党员干部在不同行业战线上展现新作为、取得新业绩。中组部、中宣部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引导每一位知识分子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在不同岗位上释放奋斗激情和创新创造活力。

涵养开放包容的国民心态,为个体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搭建舞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催生世界市场,并进而形成世界历史。随着近代以来数次生产力革命浪潮的兴起,各个民族和国家日益冲破地域界限,推动人类历史从分隔走向交融、从地区性走向全球化。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个体在整体思维中全面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及发展大势,在中外比较中客观看待中国的优势与不足,在全球视野中冷静审视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和发展道路,以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心态吸收不同国家的文明成果,成为既有家国情怀也有世界胸襟的国际化人才。习近平多次寄语青年,鼓励他们要以自身实际行动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理解,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献瓦。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实现

个体价值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爱国主义教育只有满足个体的心理、思想和行动引领等一系列需要之后,才能发挥其顺应时代要求、促进社会发展的效用。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依赖于作为需求侧的个体和作为供给侧的爱国主义教育两端发力、双向互动,促使二者逐步形成动态平衡并走上螺旋式上升轨道。

1.刺激需求侧:提升个体的内驱力。

个体的思想状态和行为表现是影响爱国主义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86页。需要是行为的原动力,动机是从需要到行为的中介。个体的潜在性需要必须转换为一定强度的动机并驱动相应的外显性行为,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得到个体的认可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对个体需要的满足才能成为现实。

明晰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不同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期待和诉求各不相同,有的想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明,有的想感受直叩心扉的爱国深情,有的想获得来自所处环境的正能量,有的想获取国家和民族发展状况的新信息,有的倾向于开阔眼界、提升格局或者修炼自身思想道德品质,有的是为了磨砺自己为国家和民族不懈奋斗的志向。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0页。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必须把握个体的需要样态并引领个体的需要层次,在明确某一类群体的共同性需要基础上关注不同个体的特殊性需要,在判断个体的多样性需要基础上识别个体的主导性需要,在分析个体的外显性需要基础上挖掘个体的内隐性需要,以系统化思维全面认知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各类需要。为了鼓励个体追求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需要,教育者应当在遵循人的需要发展规律中保持适应与超越的适度张力,引导个体从国家和民族带来正向情感体验的基础性需要,逐步转向为国家和民族作贡献的成就感等成长性需要,收获深厚持久和幸福高尚的满足感。

激发个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动机。动机强度直接决定个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行为状态,也极大地影响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动机强度高,个体行动活跃,教育效果较好;动机强度低,个体行动不足,教育效果相对减弱。动机的激发一般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唤起认知意愿、触发情感共振、聚焦思想共鸣、引导态度偏好等方法,把内在心理因素转换为促使个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动机。比如,培养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兴趣,让个体对本国本民族的多样习俗、多彩文化、特别人物、奇闻趣事等独特魅力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增强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尊重个体在国家和民族共同体中的不可替代地位,让个体意识到爱国主义教育是自身成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提升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进取心和信念感,让个体感受到自己是国家和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理应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增添一份力量。二是通过奖励、惩罚、竞赛等方法,以外部刺激因素诱发个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动机。比如,建立物质嘉奖和荣誉表彰等制度,激励个体产生施展才能、争先创优的意向,让个体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宣传可敬可爱可学的爱国英模人物,促使个体感受榜样力量、坚定爱国理想;营造爱国奉献、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潜移默化地改变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刻板印象和负面认知。

驱动个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行为。如果个体停留于需要存在或动机激发阶段而缺乏实际行动,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实现就无法成为现实。教育者对需求侧的刺激要以驱动行动为最终目标,促使个体实施各类行动来寻求爱国主义教育对自身需要的满足。教育者要引导个体积极关注爱国主义教育,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社会安全稳定、人民生活状况等教育内容变化,打破个体对国家和民族发展动态的淡漠和疏离;鼓励个体主动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响应教育政策的号召,支持教育措施的开展,配合教育活动的推进,不做旁观者和局外人,以自觉意识和自愿态度投入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实现之中;支持个体发挥创新智慧和实践本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去理解和践行爱国主义,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

2.改革供给侧: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

爱国主义教育供给要从教育者视角的传道授业功能转向侧重对象性、凸显针对性的释疑解惑功能,解决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配置、结构优化和创新发展等问题,满足个体的时代性、层次性和创造性需要。

调节爱国主义教育供给的资源配置。长久以来,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配置受到既有经验和思维惯性的影响,更多地流向满足社会需要的项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体需要的资源供给。不均衡的配置状况导致满足社会需要的供给相对过剩而满足个体需要的供给缺口较大。比如,许多爱国主义教育普及读本在谋篇布局、案例选择、人物介绍甚至叙述方式上都相差无几,而具有地域特色、职业特性、年龄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并不多见。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以个体需要为导向调整资源分配,加大对个体需要的资源投入力度,提升满足个体需要的资源配置比例。比如,撤销或合并教育内容陈旧、表现方式单一、管理运营不善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媒介平台,控制雷同性爱国主义教育场馆建设的数量和规模,减少和避免低水平重复性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建设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以及分众化、差异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传播体系,鼓励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根据自身特色需求开发相关爱国主义教育供给产品,提升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和利用效率。

优化爱国主义教育供给的结构层次。面向全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大水漫灌式的整齐划一而是精准滴灌式的因材施教,不是“一刀切”“一锅煮”的平均主义教育模式,应当是层次清晰、分类规范、结构合理的教育体系。爱国主义教育供给要立足不同个体的生产生活实际和思想道德实际,提供与之相应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让每一个体都在爱国主义教育供给体系中找到自身所需,增加个体价值实现的可能性。以爱国主义教育目标为例,不仅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之间应当具有鲜明的区分度,不同层级的党员干部和不同思想状况的普通群众也应根据个体需要作出更为详细的层次规划。有的教育目标是坚定报国信念、弘扬奋斗精神,有的教育目标是丰富爱国知识、增强爱国情感等。在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中,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进行层次性谋划和阶段性实施,既要在不同学段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又要在同一学段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中留出一定弹性区间,最大限度地尊重不同个体的独特成长节奏。

探索爱国主义教育供给的创新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是供给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内容创新要着眼于个体在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条件下生发的新诉求,生产特色化和多样化的新供给,形成种类更加丰富、品质更为精良、覆盖更为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供给体系。比如,基于同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制作出不同主题、不同侧重点、不同观察视角的多款内容供给方案,可供具有不同思想特点和性格喜好的个体灵活选择,以免个体在同质化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批量输入中出现审美疲劳。方法创新要积极开创个体理论学习与实践体悟的新方式,构建个性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新平台,拓展个体的信息接受路径和社会实践渠道。比如,构建全媒体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格局,运用大数据优势推送个体所需信息,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个体的沉浸式体验,运用交互式平台提升个体的参与意愿,引导个体在碎片化时间自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个体价值
3~6岁幼儿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和诗人写作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