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线上课程”非寿险精算学课程实践研究
——以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为例

2021-11-27 09:01杨文青
山西青年 2021年21期
关键词:寿险教材专业

杨文青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统计系,天津 301811)

非寿险精算学是以保险学、数学和统计学为基础的边缘性学科,是为非寿险业务的管理与经营提供量化分析的方法论学科,其深度和难度也是众多精算专业师生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非寿险精算业务也是更为综合和繁琐,人们可以得到的信息虽然越来越多,但是有效信息的识别、提取也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因此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下,非寿险精算学课程不能只局限于以往的理论知识研究和精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切实培养学生的数据挖掘能力,并科学指导学生的实务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将所学知识与能力真正运用到实际的非寿险精算实际业务中。纵观高校的非寿险精算专业学生的教学发展,不同的学校对课程的教授都各有特点。结合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该专业将会遇到的挑战和影响,线上非寿险精算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值得授课教师和学校深思。

一、非寿险精算课程的教学现状特点

(一)教材选用和师资力量方面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自开设本专业以来,采用的教材是中国精算师协会组编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非寿险精算,该教材主要针对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编制,内容深奥,每章课后习题多,也没有详细参考答案。这对于数学基础不好、计算能力不强的独立院校的财经类学生来说难度系数较大。从以往学生的课后反馈、期末成绩、卷面得分情况来看,学生对于本教材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效果不是特别理想[1]。再者,目前非寿险精算学方面的教师严重稀缺,以年轻教师为主,可供教师使用的参考用书、学习资料和培训机会也少,教师研究基础尚为薄弱,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不足也会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

非寿险精算学课程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授,重在理论模型的学习和以往的非寿险业务数据的套用,缺乏实务课程,忽视了学生的实操能力。非寿险精算学科需要以统计学、数学和保险学为基础,由于课时安排和学生任务重,很多学生基础不牢。而且有些软件课程开设学期晚于非寿险精算学科,使得学生在学习非寿险精算学课程时更为吃力,也会导致精算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学生在应对新公司数据不足、新开设的险种数据以及海量的业务数据时不知如何处理[2]。

(三)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

校内没有与精算专业有关的实验基地,校外也没有与学校长期合作的相关的实习基地。由于学校地址离市区较远,大三大四精算专业的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工作的机会成本大,机会也少。学生所学到的非寿险精算知识难以及时发挥其用武之地。

二、非寿险精算课程改革实施方法

(一)选用适合于学生的教材,本学期选用的教材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孟生旺、刘乐平、肖争艳编著的《非寿险精算学》。该教材既适合本科生学习非寿险精算知识,还可以为他们提供非寿险精算高级课程资格考试的基础。开学第一周提前联系学生,通知学生使用教材,上传电子课件以及课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程序。确保学生可以提前预习功课、准备好线上课堂所用的文具以及电子设备等[3]。

(二)在本学期的授课过程中,借助EXCEL电子表格和R语言统计分析软件,帮助学生更好地对非寿险精算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在第二章损失模型的学习中,应用R软件,展示损失模型的变化,进而引出损失模型的性质。图1分别画出了不同参数下泊松分布、负二项分布、指数分布以及二项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图形的变化情况。通过图形的变化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损失模型,以便于将模型恰当地应用在不同险种下非寿险精算业务数据的变化过程中。在第四章分类费率的讲解中,借助R软件,进行参数估计,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因此建议把统计学、统计分析软件等课程安排在非寿险精算学科前,这样学生在学习非寿险精算课程时压力会有所减轻,也会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4-7]。

(三)倡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和完成作业。下节课开始给学生预留出时间,让学生讲解小组讨论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以方便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既可以带领学生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也提升了学生交流沟通能力,还能与学生积极互动,增加学生课堂交流互动机会[8]。学期课程结束后,询问学生课堂改革效果,通过期末考试成绩来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从中吸取经验,进行更好的改进。从本学期精算专业的学生反馈来看,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实操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除了完成校内的课程安排和教学任务外,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学术讲座和论坛,开展的都是线上讲座论坛,方便师生参加,实现借智办学,资源共享。鼓励学生参加企业精算师的培训、实践和交流学习,以充分借鉴实用性非寿险精算学知识和技术[9]。

(四)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完善的现状,补充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并加强专任教师的培训,督促青年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鼓励教师加强与校外在非寿险精算专业有一定成就的教师、专家学者交流。学校也可以定期邀请课外教授举办讲座会谈,或联合课程教学等,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完善学生培养工作[10]。

(五)学校应积极推进精算专业有关实验基地建设,同时建立与精算专业密切相关的校外实习基地,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理论与实验的结合,同时有利于在校学生安全方便进行实习工作的落实。

三、结语

独立学院进行有关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本文分析了非寿险精算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线上课堂的特点,从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师生培训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举措,建议高校重视教材选取,软件使用,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实习机会,增强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希望相关建议,对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的精算课程教学改革起到关键性作用,对学校为社会培养高质量和有价值的人才做出一些贡献。

猜你喜欢
寿险教材专业
教材精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为什么终身寿险比定期寿险贵这么多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哪个好
万峰痛批寿险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