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形势 闯路子 创品牌
——“金陵学堂”职业教育工作站建设项目调研报告

2021-11-29 23:43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青年心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金陵工作站学堂

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苏 闽

作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简称金陵高职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走出去”发展战略,努力开拓创新,创建项目品牌“金陵学堂”,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型人才。2018年以来,“金陵学堂”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工作站正式开展工作、“金陵学堂”多米尼加职业教育工作站开始建设,“金陵学堂”项目连续两年列入南京市城市国际化建设重点项目及南京市“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学校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本文通过阐述“金陵学堂”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建设情况,提出加强“金陵学堂”海外工作站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项目背景

2016年,教育部出台的文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加强合作、共同行动,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同时,一批重大工程和国际产业合作项目相继在沿线国家落地,迫切需要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支撑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对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立足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宏观的国家发展战略,金陵高职校结合多年国际合作办学实情,借鉴教育部推广的“鲁班工坊”模式,于2018年创建项目品牌“金陵学堂”,这是学校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南京职业教育走出去,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创新型国际化职业教育服务项目。

其发展定位为,服务于职业学校师资和专业建设,提升内涵质量;服务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推动职教交流;在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职业教育工作站,通过“走出去”等方式,开展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培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型人才。

二、工作举措

(一)建立体系,制定建设方案

学校成立了推进“金陵学堂”海外工作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形成校内便捷的因公出国服务体系。同时,学习及贯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论坛活动,搭建研训平台,为推动“金陵学堂”海外职业教育工作站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因地制宜,突出专业优势

考虑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技能水平和政治环境等存在着差异,“金陵学堂”坚持“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重点围绕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特色,研究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如“金陵学堂”印尼工作站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旅游业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设计、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质量保障,并充分利用学校旅游管理系的资源优势开展培训,取得了明显效果。

(三)三者协同,汇聚优质资源

职业教育“走出去”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方面的主体作用,构建政府、企业和学校三者协同“走出去”的互动机制。印尼工作站采用“政校企”合作模式,由印尼教育部、秦淮区教育局、金陵高职校、古南都集团和南京托普斯金教育咨询公司协同共建,从顶层设计层面汇聚了优质资源,奠定了合作基础。

(四)创建平台,扩大宣传影响

金陵高职校积极参与省市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南京市“创新周”活动、“江苏省首批高职院校一带一路人才培育合作联盟”章程起草工作、南京市城市国际化建设工作等;同时,积极组织省市媒体采访报道,通过省市平台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辐射引领作用。

三、取得成效

(一)创新了海外办学模式

中国以“一带一路”为纽带向沿线国家输送教育资源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为实现跨地域合作办学,金陵高职校通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职教工作站,实现职教资源共享。同时,因地制宜地采用最具适用性的教学方法,将产品输出和服务输出相结合,既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培养了技术型人才,也促进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和服务输出。

(二)开辟了对外交流窗口

“金陵学堂”项目是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现代职业教育品牌。它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海外设立的职教工作站,更将中国的先进技术、优秀教育理念和方法与合作的兄弟院校分享,开辟了一个让更多国家深入了解我国职业教育水平的窗口,并为南京市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三)深化了多方校企合作

“金陵学堂”海外职教工作站的建立是政校企等多方深入合作的硕果。金陵高职校秉承着现代职业教育国际化、集团化、信息化等原则,与印尼教育部、印尼韩安华基金会及南京托普斯金教育咨询公司签署了友好备忘录,并由南京古南都集团、紫金山庄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了学生古南都酒店的现场实习与学校课堂教学同步化。海外工作站的成功经验也印证了以国际多元合作办学的办学集团作为合作办学后盾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扩大了职教国际影响

印尼留学生毕业后,学校为他们搭建升学及就业的平台,4名学生升入江苏省高校,其余学生把学到的中国技术带回国,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技术技能、企业标准的认知、理解和接纳。金陵高职校同时借助“金陵学堂”顺利召开“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论坛,论坛的成功召开受到了多家权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取得良好社会影响,这对提高自身知名度、扩大自身影响力及提高中国职教国际知名度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不足之处

(一)出国政策有待完善

“金陵学堂”海外工作站的建设涉及人员出国交流、出国停留期限、企业助力办学等多个方面,需要有配套的政策支持;加上职业学校没有“访问学者”这种可以长驻境外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陵学堂”的建设进程和质量。为了推动“金陵学堂”的建设力度,上级部门多次前来走访调研,并在保障措施中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但目前在学校教师公派出国次数、停留期限等方面还不够完善。

(二)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金陵学堂”海外工作站的建设还没有制定遴选学校、企业的标准,也没有制定“金陵学堂”海外工作站建设发展标准。由于缺乏统一规范与标准,影响了“金陵学堂”的布局和建设速度。同时,可学习、可教学且适合多国需要的教学资源需要加大开发力度。

五、对策建议

(一)加强标准制度的建设

“金陵学堂”在建设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要适应所在国家的特点,以确保金陵高职校职业教育项目成功输出。要强化政府统筹和协调功能,根据“金陵学堂”海外工作站建设的实际需求,制定建设发展标准,确保其在建设过程中的发展定位、发展模式、保障机制与配套政策等方面都有据可依。同时,可以成立“金陵学堂”职业教育工作站建设研究与推广工作小组,加强对沿线国家职业教育方面的研究,加强相关标准和制度研究,加大国际化教学资源开发,为推动“金陵学堂”职业教育工作站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加强国际能力的培育

政府要加大对金陵高职校教师公派出国访问与交流的支持力度,加强双语、双师高水平教师的培育与引进,加快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步伐。鼓励学校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和规则的研究制定,开发与之对应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开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国际化标准,推动“金陵学堂”由易到难、由点到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更大区域的合作。

“一带一路”背景下“金陵学堂”海外工作站建设借鉴了鲁班工坊海外办学的成功模式,从启动到建设已走过两年的历程。其建设成效初步显现,不仅成为南京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模式,也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新窗口,产教融合国际化的新引擎,政府学校企业国际化交流合作的新纽带。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开拓国际化思维,以“金陵学堂”品牌为推进,加强“一带一路”相关沿线国家的职业技能培养培训,努力把“金陵学堂”打造成南京国际化教育知名品牌。

猜你喜欢
金陵工作站学堂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张祜 题金陵渡》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醉一场金陵遗梦,留一片丹心如许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