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9 23:43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
青年心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智慧探究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 柴 艳

新课改背景下,明确指出课堂中要以生为本,要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智慧课堂的教学方式践行该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让数学课堂更好地助力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及特征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让课堂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指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三观和乐观的性格,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智慧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围绕智慧和课堂教学,结合信息技术,设置科学的教学方案,以全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学生智慧培养中,要从三个维度出发,分别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科素养情感价值的培养。教师要以知识学习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三个维度目标融合在一起,打造智慧课堂,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基础上,发展个性,拥有正确的思想和良好的性格,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另外,智慧课堂中,教师还要结合信息技术等辅助教学手段,以多元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智慧课堂环境,实现对学生不同智慧的发展与培养。

(二)智慧课堂的特征

1.共性特征

智慧课堂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成长是彼此统一的。智慧课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主动性,对于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尽力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进行实践、交流,习得和内化知识。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等,要与学生的学习、发展等彼此统一,教师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建趣味性的课堂环境,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掌握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一起教学相长。

2.智能化特征

智慧课堂还具备智能化特征。在信息时代,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在共享、交互、协作等的过程中,一方面保留科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另一方面融入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创建智能化课堂。智慧课堂中,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等进行搜集整理,加以量化分析,为教学方案的设计提供支持。智慧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方便、高效,且可以为学生呈现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供学生选择,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主动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究。

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课前预习

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能力、学习规律等展开分析,以此为基础设置导学案,为学生的课前预习提供指导,并且导学案所设置的内容, 要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性。比如,教师可以设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设置练习题等,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习题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明确学生没有掌握或者理解不全面的知识点,以学定教。

(二)课中探究学习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将课堂还给学生,比如,可以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中,教师指定或者学生选出组长,组长负责成员任务的分配,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在探究学习中有所行动、有所收获,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就学习结果进行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课后的内化反思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跟踪分析,且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教师也要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解决问题,不断优化接下来的教学方案。

三、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方式

(一)激发学生兴趣,趣味性和知识性相互结合

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打造智慧课堂的时候,要结合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高中数学概念和初中相比,更难理解,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媒体,对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进行处理,创建趣味性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比如,在几何体空间结构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媒体制作空间物体结构的视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几何体空间结构,加深印象,也赋予课堂教学趣味性。另外,结合教学媒体,教师还可以展开反向理论验证,将平面几何物体在空间还原,验证理论的科学性,在趣味性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质量提升。

(二)问题导学,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目标,选择问题导学的方式,设置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将传统课堂中的单方面知识讲解灌输,转变为学生主导的课堂探究活动,在层层分析、层层推理中,习得、内化知识,进行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另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对知识概念展开反向推导,从数学概念中得出知识的客观规律,以导图形式进行知识的分析、推理,在习得知识,掌握解题技巧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

(三)多样化教学设计,理论结合实际

教师在教学中要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案,将数学概念、数学定理等与现实生活衔接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现实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智慧课堂中,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多元化的设置,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情境的创设,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去思考数学问题,指导学生应用数学思维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利用智能设备构建智慧课堂,突破教学难点

高中数学包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学生需要通过实际观察、基本运算、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数学活动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如何真正让学生理解、记忆,以及有效应用这些知识,促使学生掌握解题技巧等,是高中教师教学的重难点。打造智慧课堂离不开智能设备,教师可以通过几何画板进行不同图形的演示为学生的数学空间想象提供支持,强化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比如,在圆锥曲线与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平板电脑,绘制出动态的、立体的圆锥立体图形,对图形进行操作,让整个圆锥动态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直观的认识双曲线、抛物线和椭圆等基本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思维。

(五)设计“留白”,鼓励学生质疑

很长时间里,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习惯进行单方面知识的讲解,学生习惯做笔记、听讲等,从表面上看,课堂秩序井然。这样的模式虽然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内容,但是教学质量很难保证,尤其是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保障,学生的智慧培养也就困难重重。基于此,高中数学课堂中,通过智慧课堂模式展开教学,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留白”,即教师结合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将数学知识以灵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然后给予学生一定的理解、想象、探究、交流空间,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探究和验证,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智慧的成长。比如,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在教学方案中设置“留白”,指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分析、探究中得出两角和差的正确的余弦公式,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智慧课堂的建立是对于学生智慧的培养,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新,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智慧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