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2021-11-29 23:43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陵阳街道中心初级中学刘树勇
青年心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学法情境游戏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陵阳街道中心初级中学 刘树勇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从而在学习时也没有投入过多的学习精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核心素养。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就是活跃平等的课堂氛围。活跃平等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身心放松地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进行交流沟通。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各学科的教学中,都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从学生的学习视角和学习感受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活跃平等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和教师间的互动更加有效。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敢于表达不同意见,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真实的反馈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状态,从而进行更加针对性的教学。

活跃平等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和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威严的管理者和传授者,而是和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真诚关心爱护,使学生愿意听教师的话,亲其师,信其道;在日常教学中,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尊其师,奉其教;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己的学识来征服学生,幽默风趣、博学广识、谈吐不俗、言行有品,使学生敬其师,效其行,用自身的学识魅力来熏陶学生。

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学习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和计划,对学生因材施教。比如,有些学生缺乏自信,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一些简单基础的问题,给学生机会在课堂表现,并通过正确回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比如,有些学生有演讲、写作、朗诵等方面特长,可以寻找适合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现的平台等。总之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间的共同进步。

二、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

素质教育以来,教师在教学上不断的创新,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思维导图法等,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这些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更多的负责组织引导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也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

创设情境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出具体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里,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使知识内容更加生动直观,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其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丰富的音频、视频和图片,来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也可以利用周边的环境和资源创设真实的情境;还可以通过描述讲故事等方式,在学生的脑海里创设情境。

例如,在教授《紫藤萝瀑布》时,很多学生对这种植物并不熟悉,很难在脑海里勾勒出文章描写的情境,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上的图片资源,把紫藤萝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体验文章作者描绘的美丽景象。

(二)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对低层次的学生设定基础的学习目标,对高层次的学生设定延伸拓展的教学目标。在完成学习任务上也同样,高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了低层次目标的基础上,还可以继续自主探究。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分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调整对学生的定位,以便学生所在的学习层次,可以满足学生的进步需求。

(三)小组合作教学法

小组合作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使各小组间的水平相当,小组内的成员互补,以便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通过布置探究主题或者学习任务,通过小组间的分工合作来完成教学。同时可以通过小组间的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合作的水平。可以让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长,体验组织团队合作学习的感觉,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也便于更好地服从领导。

比如,在教《观沧海》时,我在对学生分组后,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小组成员通过查资料等方式,了解曹操的生平事迹、本诗的创作背景。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负责对两句诗词进行解释,然后派出一名代表,对其他小组进行讲解,教师负责指正、引导和补充。通过这种方式,小组成员对自己组讲解的词句有了更深入的体验,对别人小组讲解的词句可以质疑和点评,最后教师再对各小组的问题进行总结。在整堂课的学习中,学生进行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时,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来营造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教学法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可以增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比如,可以开展成语接龙、古诗接龙的游戏,猜灯谜的游戏,还可以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等。例如,古诗接龙的游戏,教师可以指定一个字,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说出一个含有这个字的古诗,几个小组按顺序进行,当然也可以指定某个物件、某个场景。我曾组织学生玩一个带“花”字的古诗游戏,学生们表现非常好,说出了“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游戏活动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为了增强学生对文章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感触,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通过扮演人物,进行对话和肢体表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感悟能力。尤其是一些表演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演来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同学们的学习体验。例如,在教授《三顾茅庐》时,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来扮演刘、关、张和诸葛亮,把他们之间的对话、心理活动、肢体动作、神态表情等呈现出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五)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法可以用来归纳总结单元知识,也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主题教学。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围绕一个关键词或者主题,展开发散性的思考,形成关于这个主题的知识链,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图文并茂的形式,形象地展示出知识的架构和思维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逻辑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比如,关于各种理论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把知识结构展示出来。教师在讲解文章的体裁时,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整理出各种体裁的要素、划分层次、顺序、修辞方法、人称等相关知识,从而形成一个逻辑条理清晰的图文架构,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习惯可以使学生一生受益。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挥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塑造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在学习上,可以提前布置预习任务,通过导学问题,帮助学生有目的进行预习。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敢于质疑、独立有主见,思考问题时不盲从,在课上认真记笔记,在课下及时巩固复习,总结归纳,通过课后练习对知识查漏补缺,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并让学生准备摘抄本,摘抄一些精美的语句、名言名句和一些新颖深刻的观点。在完成阅读后,写读后感,或者就阅读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总之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

语文学科非常重要,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知识水平,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教学法情境游戏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