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审美素养培养探析

2021-11-29 23:43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辛安初级中学丁培亮
青年心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素养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辛安初级中学 丁培亮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中国古诗词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位置,对于初中生而言,古诗词教学有利于初中生审美素养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方法,试图通过更科学的古诗词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发现古诗词的魅力,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实现学生审美素养的有效培养。当下很多初中课堂的古诗词教学,存在明显的功利性特征,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大部分教师只要求学生对经典古诗词死记硬背,记住其中所表达的感情和寄托的情怀,并未对各种优质的古诗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未得到明显提升,也限制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养成和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新时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古典诗词教学对于学生审美素养形成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古典诗词教学质量,带领学生发现和感悟古典诗词中的魅力,实现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

一、审美视野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视野下进行初中古诗词教学,可以让学生发现古诗词中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教师对古诗词资源进行整理,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展开互动,在阅读、赏析、理解等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走进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二)激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古诗词的基本特征在于短小精悍,通过简短的内容可以表达出多元的场景、丰富的思想,以及深刻的感情。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审美视野下的教学要求教师激励学生展开想象,幻想诗句中所描绘的场景,感悟古诗词表达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审美想象力的培养。

(三)提升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

学生审美理解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发现美、理解美后,才能审美。从审美角度上进行古诗词教学,是提升学生审美理解能力的科学途径。教师带领学生赏析古诗词,感受古诗词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和节奏,赏析其中的表达方式,更进一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哀作者所哀,念作者所念,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四)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具备审美能力后,达到一定高度,便具备了创造力,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审美创造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从审美角度上进行古诗词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赏析古诗词,感悟古诗词的魅力,学习古诗词的创作手法和技巧,学生也可以进行古诗词的续写、仿写或者自创诗词,在实践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养成。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物质化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繁荣,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更多的社会群众开始看重富裕的生活,希望可以通过奋斗,提高生活质量,包括物质方面的生活质量。这种思潮也给学校教育工作带去影响,比如金钱主义、享乐主义等,一定程度上腐蚀了学生的思想,影响了学生的行为,导致学生不重视精神世界的建设,限制了课堂中古诗词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诗词教学方法较简单。长时间以来,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选择的方法比较单一。具体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不重视对古诗词背景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一心想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介绍古诗词的作者、字号以及背景,进行古诗词所表达感情的解读以及关键字词的阐述。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一味死记硬背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可能感到轻松简单,但是无法体会古诗词的内涵,对古诗词的记忆不够深刻。第二,教学方式过于僵硬,缺乏灵活性。对于大部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而言,习惯按照之前的流程和经验,进行古诗词知识的单方面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真正理解的内容并不多,更无法对古诗词进行有效鉴赏,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也就无从提起。

(三)学生学习方法存在误区。大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方法不正确,部分学生没有发现古诗词的魅力,对古诗词的学习不感兴趣,尤其是教师要求死记硬背的背景下,这些学生会更加厌倦学习古诗词。应试教育下,很多学生古诗词的学习,只限于对必考古诗词的理解记忆。在这样背景下,初中古诗词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质量便很低。

三、审美视野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实践

(一)营造审美氛围,激活审美意识

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课堂中,创建审美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感受和发现古诗词的魅力,古诗词的词句中包含着不同的“美”,单单依靠学生的能力很难发现这些美的元素,这需要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多元化朗读,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或者进行绘画,或者通过信息技术等辅助教学手段,以不同的方式,塑造美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感受不同古诗词的“美”。

(二)灵活选择教法,激发审美需求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选择灵活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需求。具体而言,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现状,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引起学生关注,赢得学生认可,这样学生才能够配合教师的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审美需求。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吟唱、诵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吟唱、诵读,让学生初步接触古诗词;通过译读法,指导学生一边朗读古诗词,一边翻译其中的意思,在阅读中理解古诗词所描绘的场景和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展开想象,走进古诗词所描绘的世界,感悟古诗词的魅力;通过比较法,让学生对比分析相同作者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古诗词,或者同一阶段不同作者所创作的古诗词,设身处地地分析作者为何有不同的感悟,对于相同事物,不同作者为何会发出不同的感叹等,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

(三)注重教学拓展,培养审美创造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数量并不多,并且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只依靠短短的课堂教学时间和有限的课本素材,无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因此教师要进行教学拓展,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本,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其他古诗词的阅读。在教学拓展中,可以基于同一主题或者同一作者进行教学拓展,古诗词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搜集整理相同主题下的不同创作,或者同一作者不同阶段的诗词,作为课本素材的补充,课堂中带领学生赏析不同的古诗词,分析其中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四)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创作情感

新课改下,初中课本的古诗词其内涵更深刻,需要学生进行反复阅读和仔细揣摩。诗词词句简短,结构看似简单,但是其包含着丰富的形式美与韵律美。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反复阅读,深入了解词句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所寄托的家国情怀和个人哀思,尤其是要学生带着感情诵读古诗词,站在作者的角度上,结合作者的生平遭遇,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在情感上与作者共鸣。学生在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内容和寄托的情怀后,对古诗词的记忆便会更深刻,在进行古诗词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五)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意境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对于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提升尤为显著。初中古诗词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根据课本内容和教学目的,结合教学重难点,尤其是学生很难理解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促使学生有效理解词句的内涵,感受古诗词所呈现的意境。在初中课本中,每一篇古诗词都有着不同的意境,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意境的刻画。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自己要先明白古诗词背后所刻画的意境,只有深入理解,教师才会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才能带领学生进行古诗词意境的理解,在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才能融入其中,想作者所想,急作者所急,痛作者所痛,深刻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在感同身受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审美素养。

总之,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古诗词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从审美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古诗词的教育意义,既要提升学生古诗词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又要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审美教育意义,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提升审美素养。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素养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我爱古诗词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