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科学阅读状况调查研究

2021-11-29 23:4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小学顾晓恩
青年心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书刊图书馆科学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小学 顾晓恩

阅读作为一种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科学教学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指导学生以科学书刊为主的文本阅读,却还普遍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因此,为了解当前农村小学生科学阅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从小学生的科学阅读态度、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条件三个方面设计问卷,随机选取了本校五、六两个年级的共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本研究共计发放143份问卷,回收143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五年级学生71人,六年级学生72人。在此基础上,我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汇总和结果分析,并对农村小学生科学阅读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一、大多数小学生持有积极的科学阅读态度

(一)首先,有较高的价值认同。

在学生看待科学阅读对学习是否有用的问题中,有88.8%的学生认为阅读科学书刊对自己的学习有用,有2.8%的学生认为阅读科学书刊对学习没有作用,有8.4%的学生对科学阅读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表示不清楚。近九成的学生认为科学阅读对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学生普遍对科学阅读有着较高的价值认同感。

(二)其次,有良好的阅读动机。

从学生科学阅读的目的看,有54.6%的学生称自己阅读科学书刊是为了增长知识,13.8%的学生自称阅读科学书刊是为了帮助学习,23.9%的学生称是为了好玩有趣进行科学阅读,还有7.7%的学生提到自己阅读科学书刊是为了消磨时间。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有着良好的科学阅读动机,他们能够从增长知识和帮助学习的良好愿望出发开展科学阅读。

二、大多数小学生没有良好的科学阅读习惯

(一)从阅读频率看,以低水平为主。在是否经常阅读科学书刊的问题中,经常阅读的学生只占21.7%,69.2%的学生偶尔阅读,基本不看和从来不看的学生分别占7.7%和1.4%(选择“基本不看”和“从来不看”的学生共13名,这部分学生在“阅读目的”“阅读时间”“阅读过程”等相关问题中不作回答)。能够经常进行科学阅读的学生仅有五分之一,而近七成的学生只是偶尔阅读,可见,当前农村小学生的科学阅读习惯还停留在整体较低的水平。

(二)从阅读时间看,明显不足为多。在每周大概花在科学阅读的时间上的问题中,有60%的学生自称在30分钟以下,28.5%的学生称每周大概花30分钟-1小时阅读科学书刊,7.7%的学生每周阅读的时间在1-2小时,有3.8%的学生每周阅读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可见,农村小学生目前科学阅读的时间明显不足,近九成的学生每周花在科学阅读的时间上还不超过半小时,每周花1小时以上阅读科学书刊的学生只了占极少数,反映出科学阅读还没有真正成为学生的经常性行为。

(三)从阅读方式看,以粗浅型居多。在科学阅读中一般会采用怎样的方式问题中,有27.7%的学生选择了“看过就算”,有60.8%的学生选择了“认真阅读”,选择“摘录有用知识”和“写读书笔记”分别只占10%和1.5%。由此可见,学生的科学阅读方式主要以“粗放型”为主,大多数学生还只是停留在一看而过的粗浅层面。尽管有六成的学生自称是“认真阅读”的,但真正能以“知识摘录”“写读书笔记”等方式开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深层次阅读仅占了十分之一左右。

三、农村小学生的科学阅读条件相对欠缺

(一)阅读资源没能得到主流渠道的有效支持。从学生科学阅读书籍的主要来源看(见表一),有60%的学生自称平时阅读的科学书刊主要通过自己购买,有12.3%的学生称通过学校图书馆或班级图书角获得科学阅读书籍,有4.6%的学生称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借阅开展科学阅读,还有23.1%的学生称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科学书刊。通过学校或班级获取阅读资源的学生只占到了十分之一左右,可见小学生科学阅读的资源配置还停留在以学生自发自备的状态,没有得到学校主流渠道的有效支持。

(二)尚未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的阅读氛围。在学校图书馆提供阅读资源的情况中(见表二),有42.0%的学生觉得学校图书馆能够提供满足他们需要的科学书刊,有23.1%和的34.9%的学生选择了“不能”和“不清楚”。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不能从学校图书馆获得他们对科学阅读资源的需求,表明当前农村小学生的科学阅读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教育的整体情况在学校教育中还是处于不尽人意的状态。

四、对农村小学生科学阅读的思考与建议

为什么科学阅读会出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是应试教育影响依然存在的背景下,课外阅读仍然没能引起人们足够重视,教师与学生整天忙于应付作业和考试,家长也将目光紧紧锁定在学科成绩上;其次是学校的科学阅读资源不足,尽管不少学校的图书馆创建得很漂亮,但是限于时间、人力等因素,还普遍存在着借阅流量不高、书目单一、内容陈旧等现象;第三是教师对学生科学阅读缺乏必要指导,绝大部分科学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科学阅读的必要指导,也是造成学生科学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的原因之一。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科学阅读习惯?对此,本文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创设良好的科学阅读环境

首先,学校层面要充分重视科学阅读的重要性,在资金投入上,要将学生科学类书目增添列入计划并保证实施,争取阅读资源丰富多样并不断更新;在书目配置上,要做到均衡合理,避免学生图书“文学类唱重头戏”或“只讲数量不求质量”的弊端,积极发挥图书馆对小学生科学阅读兴趣的引导作用;在阅读途径上要灵活多样,可以通过宣传画廊、小广播等创设多方位的阅读载体,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开设“网络科普阅读室”,实现跨越时空的“无障碍”阅读。其次,要在班级层面为学生提供便利的阅读条件,成立“阅读角”或“小书箱”,通过师生共建实现阅读资源的交流共享。可以在班级墙报和宣传角开辟专门栏目,定期布置学生喜闻乐见的科普内容。最后,学校还应当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关注学生的课外购书情况,鼓励学生多买科学类书籍,引导建立“家庭小书房”,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科学阅读环境。

(二)营造浓郁的科学阅读氛围

科学阅读资源不仅要“建得好”,更要“用得好”。学校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科学阅读氛围,首先要开设课外阅读课程并保证实施,在“三点二十分后”的课外活动中对学生的科学阅读作出一定的安排,切实提高图书馆的资源的利用率;其次要以“书香校园”为抓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阅读活动,比如每年一度的“阅读节”举办以科普知识为内容的“主题知识竞赛”“手抄报展评”“科普宣传周”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科学阅读的乐趣;最后要以社团建设为途径为学生搭建科学阅读平台,比如成立科学兴趣小组,吸收具有科学特长的学生,结合“金钥匙”等主流评比活动展开科学阅读。

(三)进行有效的科学阅读指导

首先是科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将科学教学只局限于实验探究。《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模式,“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科学资料”也是科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其次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课内阅读的指导,在教科版《科学》教材中,有大量的阅读内容值得关注:比如课文中的提纲式段落文字、提示语以及简短的科学概念、深受小学生喜欢的简笔画和画中的人物对话、单元前的导语和单元后延伸拓展的“资料库”,这些都是经过编者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内容,要让学生学会从中获取信息,获得启发;最后是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课外阅读指导,实现科学阅读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从课前的资料收集,到课后的拓展延伸,让学生真正享受科学阅读的乐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书刊图书馆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图书馆
书刊封面设计的重要性浅析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科学拔牙
去图书馆
衰落的科学
书刊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