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1-11-29 23:43山东省威海高新区第一小学刘美江
青年心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商场小明思维能力

山东省威海高新区第一小学 刘美江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只过多地看重知识技巧,而应该全面地看待学生思维能力对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良好的思维习惯更能发挥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所以在现在的教育状况下,教师要积极合理地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通过着重加强学生的各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此来促使他们综合能力的成长。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

现在教育教学中倡导树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且高度重视的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这不仅是新课改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学习发展。

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孩子思维逻辑的一个重要起点,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小学教学中其本身的课题难度并不是很高,教育者的目的也不应该是让学生只重视学习成绩。因为小学阶段孩子的思维大脑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这个时候是培养学生人格和思维的重要时间段,如果此时能打实孩子们学习思维的基础,那么对于今后的学习就会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结合实际生活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

数学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其为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实际应用。所以教师在教授数学时,要以生活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多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将数学的思维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能更好地锻炼他们的思维运用能力。

将数学思维融入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比如:在教授《小数乘法》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日常中人们经常碰见的生活实例来完成相应的教学说明。如可以举例说,在附近有A、B两个电子商场,他们在售卖一个类型的电视机时,都出价2300元。为了吸引顾客,A商场制定一个打折促销的方案,准备以8.8的折扣力度来促进销售。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提问,B商场要用怎样的方式来与A商场竞争,才能更吸引顾客呢?这个时候学生肯定就开始根据A商场的折扣率来进行计算了,2300×0.88=2024元。那么有的学生会说了,“A商场打折扣后电视机的价格为2024元,那么B商场只要打折的时候多打一点就比A商场低,比如A商场打折是8.8折,那么B商场就8.7折,2300×0.87=2001元,这样比A商场只低23元,但是就能更加吸引顾客了”。这个时候教师对于学生能积极思考问题提出表扬,但为了加深学生的思考,也要反问“A商场看到B商场降低价格,他们也可以降低价格,如果双方都采取这样的降价方法,只会让自己的利润越来越低,所以同学们你们再想想有没有其他不明显的降价方法,可以利用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商场促销方法或者一些数学方法。比如:可以制定一个购买费用满2000元就减免200元,同时再打9.5折的方案。”同学们听到这个方案稍加计算思考,(2300-200)×0.95=1995元,这种方法在既减免费用又在打折的基础上只比A商场低29元,对顾客的吸引力是不是更高了。学生在转念思考后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教师就可以借此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要灵活转变自己的思维方法,不拘泥于一种思路,而是多找几个角度进行思考,这样就可以发现更多有趣的解题思路。

三、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逐渐建立起逻辑思维框架,对抽象化概念加以理解。因为今后面对的许多数学问题,都是比较抽象化的符号,所以在小学阶段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相应的思维能力。

在学生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一下。比如,很多小学生在面对应用题时,都一筹莫展,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难以将问题中的抽象概念转化成自己能够理解的东西,缺少这些方法让很多学生理解不了题意,又或者在解题时找不到切入点。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让学生在理解题意时更加清晰明了。就两位数乘法的应用题举例,小李和小红从一个相同的地点出发,小李以50米每分钟的速度向北边移动,小红以60米每分钟的速度向南边移动,那么在经过了5分钟之后,两人之间的距离?虽然这题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十分简单,但是对于缺乏抽象化思维的小学生来说,可能就比较费神了。

所以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理清思路,明白题意。教师可以用简单的线段来代表小李、小红所走的距离,先让不太明白的学生向左画出一条线段代表小李走的距离,再向右画出一条线段代表小红所走的距离,学生面对这样具体的线段图画演示,能够很快明白解题的方法。这样简单又清晰的思路可以让小学生在面对相应的问题时能融会贯通。

四、锻炼学生的逆向推理能力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习惯了按正常的线索来思考问题,但是有的时候学会用逆向的思维来反导推理,往往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容易解决。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教师在教授学生时常常会提醒他们如果遇到问题正面解决不通,那么就试着将思路反过来试一试看能不能行得通。逆向思维能力虽然不能在解决任何问题时都起到作用,但是这样的培养方式可以让学生面对问题时不单方面的死磕,一条路行不通就换一条路,用全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时常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多多利用逆向思维,根据课本内容或者结合生活实例来给学生正确的点拨。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经常会碰到类似的问题,这种时候就可以尽量让学生放开思路,拓展思维。

比如:小明有9颗糖,他给了朋友3颗,妈妈又再给了小明4颗,那么小明现在有多少糖?这个例题对小学低年级同学来说也很简单,只是单纯加减法运算。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教师在学生提问过程中,可以适时地转变题目,以此来转变学生的思路。比如,将原来的问题再转化一次变成:小明有很多颗糖,他给了朋友3颗,妈妈又再给了小明4颗,小明现在有10颗糖,那么他原来有多少颗糖?题目在改变后,计算的方式也会发生改变,学生的思考路线也会跟着重组。所以教师在教导过程中,可以经常转换题目,以不同形式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和完善,在教育教学中不再提倡教师给学生单一的灌输知识了,而是尽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地倡导学生的合作交流探讨。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地让学生放开手脚,主动思考,这样才能实现开拓学生思维的目的。而在小学的课堂中,教师应该要逐渐明白在教授小学生时,除了注重知识技巧的锻炼和培养,更要加强学生各方面的学习素养,这才是小学需要注意的重点。自学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在今后积极勉励学生向上向前。

当然,由于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如果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是需要教师利用一些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比如: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学生们会逐渐开始接触到各种简单的图形概念,比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那么为了在上这节课之前,让学生们能提前自主预习,就不能只是单单进行口头上的督促,教师可以换一个说法:“同学们,明天我们将会学习一些新的图形知识,这些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出现,今天放学过后,同学们需要观察一下自己身边有哪些相像的物体,明天上课时同学们把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一下。”小学生天性爱玩,所以在布置一些作业任务时,教师也要尽可能地换一种方式或者说法,利用小学生的天性来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就像刚才教师布置的任务一样,如果只是单纯告诉孩子们放学回家要提前预习明天的上课内容,他们多半会因为贪玩而忘记。如果说明天要在上课时让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的成果,那么他们肯定会为了在伙伴面前表现自己,认真对待这件任务。

总之,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见效比较慢。但是一旦学生养成了这些良好的思维习惯,那么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将会成为永远的助力。

猜你喜欢
商场小明思维能力
脏物是如何被带出商场的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做不到
做不到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香港ifc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