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情境互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9 23:4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
青年心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创设素养情境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 秦 跃

初中音乐教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有着独特的使命和责任,为更好地发挥音乐教学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在推动新课改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创设具有音乐性的教学手段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情境互动作为一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于初中音乐教学活动时,能促进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音乐素养及学习能力,让音乐课堂活起来。当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的教学内容,构建合理有效的情境互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效融入情感与认知,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情境互动的意义

情境互动主要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深化学生学习体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情境互动,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一)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

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多是以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式或机械式接受音乐知识,课堂氛围沉闷无趣,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而情境互动的应用能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情境演绎,让学生在情境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以《G大调弦乐小夜曲》为例,由于学生很少接触古典音乐,对其不太了解,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播放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曲——《不想长大》,引导学生边唱边拍,拉近与古典音乐之间的距离,营造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

(二)搭建音乐学习的桥梁和阶梯

在情境互动教学情况下,教学氛围愈加融洽,师生关系更为和谐,学生有自我表现的平台,并且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愈加频繁,有利于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同时情境教学的应用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广阔的思路,让学生积极提出、分析和思考问题,提高音乐情感的体验和感悟能力。如《渴望春天》,有对学生演唱技能的要求,有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要求,也有对学生音乐文化内涵提高的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演唱和体验中,不仅依靠歌词去理解音乐,而是从歌曲的结构、音乐的旋律速度、力度等诸多表情手段去体验、表现音乐,感受歌曲在内容上、形式上、情感上的美感,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

(三)诠释课程特点,让音乐诗意成长

音乐课程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质,课程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体验性,而情境互动的应用能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知识与技能、欣赏音乐美。以《牧歌》为例,教师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乐曲,鼓励学生认真聆听,在此基础上思考问题:该乐曲源于哪一民族?属于什么音乐种类?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氛围中进行演唱的呢?在聆听过程中有何直观感受?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仔细聆听,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引出长调的相关内容,带给学生听觉的享受。

(四)凸显综合素养,实现教学相长

初中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情境互动时,需要对教材内容加以充分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既照顾面,也突出点,使教材更有活力,加速和改善学生对音乐世界的理解。因而情境互动教学,能为教师提供进取的动力和无形的压力,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学识修养。

二、情境互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激发参与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音乐知识的内在动力,对学生审美心理的健全和音乐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通常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会全身心投入其中,而有趣的课堂能让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表达,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为此,初中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情境互动时,应该注重学生参与兴趣的激发,准确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理,适当放权给学生,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的状态,提高情境互动教学的效率。如展示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鼓励学生对经典音乐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二)培养互动意识

对于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活动来说,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基本是采用单一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缺乏表达的意愿和互动的意识,长此以往则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降低教学质量。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应该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与组织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创新教学方式,巧妙借助教具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环节,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具体而言,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事先准备好便于操作的教具,如三角铁、锣、电子琴、鼓等,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情境。例如:教授钢琴曲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上台表演自己感兴趣的钢琴曲目,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完成表演后,组织其他学生分别上台感受乐器的音色和触感等,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交流感受,获得音乐思维的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互动意识,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互动情境

1.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要想让初中生快速融入音乐课堂的学习活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声画并茂的情境,向学生呈现立体、多维、动态的知识内容。教师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做好课件准备,借助多媒体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习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养。以《桑塔·露琪亚》为例,教师利用钢琴弹奏音乐作品《船歌》,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贡多拉和威尼斯水城的图片,鼓励学生跟随音乐的律动和节奏摇摆身体,尤其是六拍子的律动,让学生在摇曳的情境中感受小船穿城而过的惬意,掌握更多与“船歌”相关音乐知识。

2.巧用问题,创设情境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情境互动时,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激活音乐思维,构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探讨和解答,提高音乐思维。在讲授《绣红旗》的内容时,可以在学生聆听歌曲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这首歌曲源于哪一歌剧?该歌曲有怎样的曲调和旋律呢?能否说出该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的探讨和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阐述自己的观点,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实现情境互动的教学目的,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3.组织活动,创设情境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组织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创设互动情境,使学生获得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军民大生产》为例,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提问:大家参加过拔河比赛吗?在比赛中会喊哪些口号呢?是怎样喊口号的?通过问题设计来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然后带领学生表演拔河比赛场景,在场景中喊口号,并尝试将所喊口号与劳动号子相结合。在这样的情境活动中,学生能直观体验、感性认知所学内容,理解劳动号子作用与特点。

(四)完善互动方式

教师要结合学生认知能力进行互动问题优化设计,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积极性;同时需要借助小组互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多角度分析、多维度感悟,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探究、互动。例如:学习乐曲《军民大生产》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创编歌词,在创编中获得合作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主动分享观点。此外,教师可以优化互动教学评价,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促进音乐教学生态的改变。

情境互动具有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初中音乐教学时,需要我们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参与兴趣的激发和互动意识的培养,创设多样教学情境,适当完善互动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感知音乐,拓展音乐学习的领域,促进学习水平以及音乐素养的提升,同时我们教师要不断地修炼内功,提升学养,让学习“活动”尽可能有“情境”,做学生艺术路上的笃行者。

猜你喜欢
创设素养情境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创设未来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