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园绘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2021-11-29 23:43江苏省常熟市大义幼儿园
青年心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绘本图书幼儿园

江苏省常熟市大义幼儿园 邵 怡

绘本是图画与文字的完美结合,是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需要而为儿童创作的。其简短精辟的语言、精美生动的图画为幼儿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人类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念。绘本阅读对幼儿智力发展、人格培养、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培养和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幼儿绘本教育的现状

(一)班级绘本数量少,质量差

目前幼儿园各个年龄段都开设了语言区,每个班书架上基本上都有三四十本图书。但是这些图书有的封面损坏,有的内页缺少,真正能够阅读的图书数量严重不足。另外,很多图书都是由幼儿从家里带来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班级的图书都是幼儿从小班带来以后就不再更新,相同的图书从小班一直沿用到中大班,完全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专室缺失及使用效率低

一些幼儿园由于场地的限制没有设置专门的图书专室,仅仅在走廊、过道中放置了一些绘本作为幼儿阅读的共用区域。一些场地充足的幼儿园则几乎都设置了图书专室,专室中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绘本应有尽有,专室布置也非常温馨,但是幼儿进入阅读专室阅读的机会很少,每个月每个班级进入专室活动的次数平均只有一到两次。

(三)教师绘本教育中存在问题

1.绘本教育浮于浅表

虽然很多教师都开始尝试绘本教育,但有的教师拿到绘本之后,重点关注绘本中的文字而忽视最重要的画面观察;有的教师对绘本教育价值把握不准确;还有些教师不注重绘本细节的挖掘。这样的绘本教育只能是浮于浅表的阅读,让幼儿的阅读“流于形式”,不利于幼儿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更不利于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语言能力。

2.绘本教育忽视幼儿

很多教师在设计绘本活动时习惯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前预设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中,教师忽视幼儿的具体表现,完全按照预设好的内容开展,以说教的形式完成活动,很难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

(四)家长对绘本教育理解存在偏差

家长对绘本的认识参差不齐,部分家长对绘本很陌生,甚至没有听过绘本,另外很多家长虽然认识到了阅读图书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往往站在成人的角度为幼儿选择图书。家长为幼儿选择的图书常常更倾向选择能获取知识的图书,以智力开发、学习数字、学习汉字、儿歌故事为主。

二、绘本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绘本教育认识不足

在绘本教育中有的教师自身绘本的阅读量较少,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认识不准确;还有的教师活动前没有仔细研读、梳理解读绘本内容,没有深入挖掘绘本教育价值。

(二)教师家长绘本交流欠缺

提升幼儿绘本的阅读水平仅仅靠教师的一己之力是很难实现的,家长更是幼儿绘本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但是,由于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很少涉及绘本内容,教师家长双方缺乏对绘本教育方面的交流,导致大部分家长对绘本教育积极性不强。

(三)园部绘本教育管理缺失

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精美有趣的绘本、布置了温馨安静的图书专室。大部分幼儿园能够站在儿童的角度,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购置绘本。但是一方面,幼儿园只是将绘本书籍摆放在阅读专室并没有为教师绘本教育、幼儿绘本阅读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另一方面,幼儿园缺乏对教师进行绘本教育的系统培训,没有开展绘本研讨活动督促教师重视绘本教育。

三、如何改进幼儿园绘本教育现状

(一)改变观念,明确教育价值

1.教师方面

(1)细节入手,深度挖掘绘本

绘本看似简单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因此,活动前教师要仔细地研读绘本,挖掘并筛选绘本的教育价值,制定适合幼儿的教育目标,准确把握绘本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另外,绘本阅读不仅仅是对文字的解读或是对画面的理解,更应该关注绘本的细节,并通过对细节的挖掘发现绘本背后的秘密。

(2)改变观念,从幼儿经验出发

绘本教育应尊重幼儿,站在幼儿的角度阅读绘本,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理解绘本,让幼儿在自主思考、讨论交流中认知体验。如绘本《我爸爸》活动中,由于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词汇积累少。因此,教师在活动前可以通过调查表,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在生活中了解爸爸,说一说“我的爸爸”,为活动的开展提前做好铺垫。

(3)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中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逐渐加强,教师应提供幼儿自主阅读的机会,让幼儿成为真正的阅读者。教师要帮助幼儿在阅读中养成仔细观察画面的习惯,鼓励幼儿认真阅读绘本的每一页,体验画面中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独特力量。

(4)及时反馈,帮助梳理经验

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不等于“放羊式”的阅读,教师的指导在绘本阅读中也是必不可缺的。当幼儿对绘本有问题和困惑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集体分享,帮助幼儿互相倾听他人的想法并大胆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2.家长方面

教师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家长了解绘本阅读的重要性并组织一些活动让家长有目的地参与到绘本阅读活动中来。

(二)优化资源,选择适合绘本

1.要考虑幼儿年龄特点

不良的绘本不仅不能让幼儿受到美的熏陶,甚至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对绘本进行筛选。教师在选择绘本时需要谨慎地从绘本的故事内容、图画、文字表述,以及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教师选择绘本时除了要考虑与幼儿年龄相契合外,还要注重绘本的趣味性,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

2.要匹配幼儿生活需要

绘本的选择还要注重与幼儿生活需要相匹配,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潜移默化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小班幼儿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师借助他们喜欢的绘本故事《我是爱吃饭乖乖》,以“肚子里有一个闹钟”的形式让幼儿形象地了解了按时吃饭的重要性,幼儿更加容易接受。

3.要注重拓展幼儿视野

随着大家对绘本教育的重视,优秀的绘本越来越多,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绘本都会给幼儿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因此,在选择绘本时要注重绘本种类的多样性,让幼儿在不同种类的绘本阅读中拓展视野,感受不同绘本的独特魅力。

(三)环境创设,增强阅读体验

阅读环境的布置原则并不是让它多么美观,而是通过区域的合理规划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宜的、温馨的阅读环境,从而让幼儿融入绘本阅读的氛围,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四)有效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1.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发展幼儿观察力,丰富幼儿词汇,更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品质。由于幼儿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在活动前可以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和要求,让幼儿带着问题去阅读绘本。当幼儿阅读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提示。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养成看完图书后要放回原位,爱护图书等学习习惯。

2.多种形式感受绘本

幼儿对绘本的感知会经历一个从浅入深的过程,教师要将幼儿从“浅”带向“深”就需要通过自主阅读、讨论阅读、听赏阅读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感受绘本的多元价值,体验阅读的趣味性。“自主阅读”能给幼儿自主观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讨论阅读”则能够帮助幼儿梳理阅读经验,提升阅读体验。讨论阅读中教师也可以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感知绘本,如分享式的小组交流讲述,或者是提升幼儿经验的集体讲述等。“听赏阅读”则能够让幼儿完整感受绘本。

3.自制创作爱上绘本

自制绘本是幼儿绘本阅读的升华,当幼儿欣赏优秀的绘本作品后总会有一些启发和触动。教师要及时地帮助幼儿将“触动”转化为幼儿创作的“动力”,引导幼儿自己创作绘本。如:在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后,不少幼儿萌发了续编绘本内容的想法,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开展自制绘本的活动。

绘本是幼儿通往故事王国的钥匙,对促进幼儿阅读能力、发展幼儿交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尝试解决绘本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让教师、家长成为幼儿绘本阅读的引领者,让幼儿园成为幼儿绘本教育的坚实后盾。

猜你喜欢
绘本图书幼儿园
绘本
绘本
绘本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爱“上”幼儿园
班里有个图书角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