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2021-12-02 00:45湖北省天门中学白敦亮
数学大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三角板数学知识飞机

湖北省天门中学 白敦亮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和发展,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工作面临着全新的考验和挑战。新课标要求高中数学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有效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构建高质量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内容,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

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探究,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中插入探究性内容,使学生不断质疑,全面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有更多的收获。

例如,在教学“概率”这部分内容时,有时从正面分析问题难度较大,计算量也很大,且无法确保最终求解问题的正确性。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转换思维,尝试从对立面出发去解决问题。

例题:在一次军事演习中,参与演习的有红军与蓝军,演习中红军对蓝军飞机进行两次射击,第一次的命中率为0.5,第二次的命中率为0.8,飞机一次被击落的概率为0.7,问射击两次击落飞机的概率为多少?在这道题目中,如果学生从正面分析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从对立面出发去探究问题,问题会迎刃而解。具体解题过程如下:将第一次飞机命中这个事件视为A, 将第二次飞机命中这个事件视为B,两次事件为独立事件,对飞机射击两次不击中飞机的情况分为三种:

第一种,两次未命中飞机,概率为(1-0.5)×(1-0.8)=0.1。

第二种,第一次命中飞机未击落,第二次未命中飞机,概率为0.5×(1-0.7)×(1-0.8)=0.03。

第三种,第一次未命中飞机,第二次命中飞机未击落,概率为(1-0.5)×0.8×(1-0.7)=0.12。

最终得出射击两次击落飞机的概率为1-0.1-0.03-0.12=0.75。

在解题中,学生认识到在涉及概率问题时,如果从正面思考难度较大,那么就可以尝试从事件的对立面出发思考,这样有些问题便会更有效地解决。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对于数学知识的传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想法、观点,导致很多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解读方面出现了错误的认知。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要加强课堂互动,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数学思维,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同时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始终保持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这部分知识时,引入印度的泰姬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泰姬陵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这个三角形图案使用圆宝石镶饰而成,其中圆宝石的大小相同,第一层有1 颗宝石,以下每一层的宝石数量都比上一层增加一颗,一共有100 层。这一真实背景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

问题一: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颗宝石?学生思考后认为可以用算式1+2+3+…+100 来表示。

问题二:图案中从第1 层到第99 层一共使用了多少颗宝石?学生列出算式:1+2+3+…+99。

问题三:图案中从第一层到第n 层一共使用了多少颗宝石?学生列出算式:1+2+3+…+n。

问题四:设定数列[an]为等差数列,求a1+a2+…+an。

在这部分知识点的学习中,看似简单的问题,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求知的高度。新课程理念对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全面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精心设计数学活动,体现出数学知识的价值,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引入生活化情境,加强数学与生活联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数学教师的意识发生了转变,他们认识到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单纯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推导,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才能掌握得更牢固。同时,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情境很重要,其对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很大帮助。

例如,在学习“集合的基本关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在课堂中先引导学生复习集合的概念,同时思考集合是什么,在理解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后面的知识点。在学习集合的基本关系时,教师可以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例如,可以将衣服、裤子、鞋视为3 种不同的集合,但其又属于“衣物类”,同理推导,各类集合的关系是指有自己一定的特点,但是又具有专属的服务领域。通过这种通俗易懂的解释方法,可以使本节知识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又如,在学习“基本算法语句”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化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编一个程序,需要将变量A 和B 的值交换,最后输出交换后的值。这个问题与生活密切相关,比如两瓶颜色不同的墨水,要交换两瓶墨水,必须要借助一个空瓶才可以实现,这时便需要引入变量T,即T=A,A=B,B=T。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后,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再如,在学习“平面基本性质”这节内容时,课堂中让学生拿出一支笔和三角板,之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一:谁可以使用这支笔将三角板支撑住并绕教室转一周?

问题二:谁可以使用两支笔将三角板水平支撑住?

问题三:继续尝试使用三支笔是否可以将三角板水平支撑住?学生发现可以实现,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在实践中,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问题四:在实验中,只要任意选三个点,都可以将三角板水平支撑住吗?

问题五:添加什么条件可以确保三角板支撑住?

在这一动手实验过程中,借助问题的引导,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问题探索,在探索中发现规律,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高质量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收获。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对数学内容进行不断创新和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来优化教学策略,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三角板数学知识飞机
飞机失踪
一副三角板的魔法
“拼座飞机”迎风飞扬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乘坐飞机
三角板“牵手”直尺
神奇飞机变变变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角板的作用
剪裁三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