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02 00:45福建省云霄第五中学吴钦松
数学大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数学老师分层教学法

福建省云霄第五中学 吴钦松

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的教材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逻辑性更加明显。因此,初中数学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带有现代化和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元素融入教学体系中,科学合理地应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普遍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它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分层教学主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在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面向全体学生,使得每个学生在数学方面都能有极大程度的发展。

一、分层教学法的概况

所谓分层教学法,指的就是老师在教学前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科学的分析为学生制订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再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为学生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分层教学法依据其独特的教学优势,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具体体现在老师在教学前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知识掌握程度等情况,并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制订相对应的教学策略,然后再进行教学,确保教学目的顺利达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师应避免将学生的学习水平当作分层标准,应该多层面综合性考虑,关注学生学习进步的空间,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明确的指导。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规范

1.学习水平均衡原则

在初中数学运用分层教学法教学前,老师要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按照学习水平均衡原则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保障每个层次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都比较相近。这对之后老师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制订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有着重要影响,也可以对同一层次的学生进行宏观教学,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每个学生的个性表现,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后续的教学计划。

2.学习提升差别模糊原则

学习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初中数学老师在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教学时,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层次的学生进步比较快,达到了另一个层次的标准,也有的学生进步不明显,甚至与自己所在的层次不适合。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对这些学生的层次进行灵活、适当的微调,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分层的安排与结果严格保密,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能力范围内得到有效发展。

三、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具体教学策略

1.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层

初中数学老师在应用分层教学法时,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科学合理地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层。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分层前一定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个性规律、意愿以及实际学习水平,然后再进行分层,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大纲,将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让他们有针对地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通常情况下,老师会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把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优等层次学生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快速理解老师讲解的教学内容,还能够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中等层次学生是指对于老师讲解的内容理解和掌握得比较缓慢,自我学习能力较差,没有系统的学习思路;而普通生与学困生是指基础能力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对学习有抵触心理的学生。通过这样的科学分层,老师设计不同的教学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以此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程度,提升初中课堂教学效率。

2.制订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目标

初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想要提升分层教学的教学价值,就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订要与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接受能力相符,并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在接受能力范围内都有收获,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取得学习成果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目标。如针对普通生与学困生,老师让他们了解三角形的基础概念,增加对三角形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老师让他们根据实际生活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存在许多数学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对于优等层次的学生,老师可以拓展三角形知识,让这一层次的学生利用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三角形知识的理解程度。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制订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有助于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3.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时,教师应该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这也是分层教学的重点。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针对普通生与学困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老师就可以让他们把勾股定理的基础知识掌握好,从而打好学习的基础,慢慢积累,进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对中等层次的学生,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设计相对应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能够深入理解勾股定理数学知识;对优等层次的学生,老师可以综合性考虑设计拓展性教学内容,让学生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对勾股定理的数学知识进行拓展性探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全体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老师的重视与肯定。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将班级中的学生根据综合性考量划分成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对应的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得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从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数学老师分层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迟到
幽你一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