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验算“活”起来

2021-12-02 00:45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西亭学校厦外集美分校吴娜玲
数学大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两辆车定律运算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西亭学校(厦外集美分校) 吴娜玲

“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60 米”“482+650=1131”“两辆车上共坐了103 人,如果大车上增加5 人,小车上减少4 人,这时两辆车上的人数一样多,那么原来这两辆车上各坐了多少人?答:大车上坐了105 人”……诸如此类的错误层出不穷,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以致无法发现错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事半功倍,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而不良的学习习惯则是学生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在数学学习中,学会验算就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认为,要让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必须让学生懂得验算的方法,并通过验算获得成就感,这样才能激发和鼓励学生积极去验算。所以本文我们就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验算,如何指导学生学会验算、愿意验算。

一、认真阅读,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不是因为知识点不理解,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与技能。我经常和学生说:“不要在‘战场’上不战而败,那是最冤枉的。你磨刀霍霍,但却由于一开始就看错题目,以致所有的回答都是无用的,那就白费功夫了。”因此,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的第一步,就是必须看清题目要求。这里笔者还有两个经验要与同仁分享:

第一,大体浏览题目。我记得小学时有一次考试得了99 分,高兴的同时也很懊恼,怎么会被扣掉一分?大体浏览了一下题目,发现是一道在文中画线的题目,由于我的粗心大意而漏做了,从那以后,每次做完卷子,我都会先大体浏览一下试卷,看是否每道题都做了,有没有漏题,甚至漏页(整页未做)。当我成为老师后,我也把这个经验教给我的学生。

第二,跳脱思维定式。人总有思考的盲点,为了避免思维定式带来的错误,验算应讲究多种方法,如题目是乘法,我们用除法验证,或者是用算出来的答案代进去算,看能不能得出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验算的方法不拘一格,正如俗语说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二、方法联动,检测计算技能

学生计算经常出现的错误五花八门,如数字或运算符号抄错、计算方法不过关、运算定律随意使用……计算虽然简单,却错误百出,验算就是减少计算错误的法宝。因此,验算过程中要求学生规范做法,具体如下:

1.在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的前提下,对照题目,确定数字、符号是否誊写准确。

2.养成估算的习惯,尤其是一步运算,估算可以较快地限定数的范围,快速判断运算是否正确。

3.灵活验算方法,采取不同的方法来验算,如原题是加法,验算可以选用减法,通过逆运算,提高验算的准确率。

4.会用运算定律。学了运算定律后,学生经常滥用定律,如25×0.8+0.2,很多学生会先把后面加起来,再算乘法,导致错误。因此,在使用运算定律前,要观察算式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或联系,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

三、联系实际,激活学生经验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新课程理念是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首要特征与发展趋势。数学问题来自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验算可以通过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来判断。

比如课本中的一道题目:小组内有五名同学,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58 厘米,156 厘米,160 厘米,162 厘米,164 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正确答案是160 厘米,但仍有部分学生写成160 米。这说明学生没有好好检查,没有联系生活经验。因此,我让学生想想自己的身高,从而明确160 米这个答案不现实。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此类问题的验算,如果学生能够把它放到生活中来,把它转化为生活中自己较为熟悉的事物,那么验算就水到渠成了。

在具体的验算中,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同样,验算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节课所能解决的,教师要把验算方法当成知识点一样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对学生提出验算要求,并检验验算是否科学有效,要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励学生验算。当学生表现好时要及时肯定、鼓励,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认真有效的检查验算能收获成功,体会到验算的魅力,乐于学习并应用验算。我相信,只要老师坚持不懈,学生终能逐渐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猜你喜欢
两辆车定律运算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倒霉定律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谁上了车
图说车事
万有引力定律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脑力对对碰
耐人寻味的定律
食堂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