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中播下爱党的种子

2021-12-02 09:24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杨敏红
少先队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爱党跟党走少先队员

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 杨敏红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彰显了党中央对少先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意见》明确要求少先队员在政治情感上要发自内心的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行为上,引导少先队员拥有高举队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态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准备着的行动表现。作为少先队工作者,我们怎样培养少年儿童对党的朴素感情,教育引导少先队员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党培育“红孩子”,提高少先队爱党教育实效?下面结合我校的实践和探索,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思想明,队伍实——培养一支过硬的辅导员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支政治素质高,引导能力强的辅导员队伍,是学校少先队工作成效高低的关键。按照新时代党的要求和少先队员健康成长的需求,少先队辅导员要旗帜鲜明地以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为己任,认真学习理论,真正理解共产主义理想、自觉在实践中锤炼自身的政治素质,有思考,见行动。我校将政治素质强,热爱少先队事业,工作有闯劲的辅导员组织起来,以“兰蕙坊”工作室为纽带,以“新时代少先队爱党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为引领,定期对辅导员进行线上、线下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辅导能力。

1.理论学习提素养

在聘任辅导员时,学校少工委把政治素养放在第一位,并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辅导员平时的学习重点之一。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学校在辅导员中开展“学党史、知党恩、永远跟党走”读书征文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强辅导员党史党情学习教育。第一时间开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学习研讨活动,使辅导员老师明确了少先队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地位、定位和基本任务——它是一项关系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作为少先队辅导员,要聚焦传承红色基因,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引导少年儿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他们心中埋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种子。

2.研课活动提能力

工作室成员和辅导员骨干定期开展“研课”活动。确定主题后,以老带新,分小组开展研讨、磨课。先后开发了“致敬最可爱的人”“爱在一米间”“面对疫情勇担当”“中国有了共产党”“触摸烈士的故事”“新四军的反‘清乡’战斗第一枪”“海联桥,小康桥”等红色主题教育课程,并制作了微队课视频,进行共享。辅导员们以这些课程为基础,以儿童化的语言和形式,为队员们讲述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发展历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制度、“人民之上、生命之上”执政理念。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教育少年儿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党,坚定做党的红孩子的决心。而一次次地研课活动,也大大提升了辅导员团队的引导能力。优秀的辅导员团队为学校爱党教育的有效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方向清,目标细——形成一个明确的目标体系

爱党教育是少先队工作永恒的主旋律,要使爱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富有成效,必须摒弃“应景式”“跟风式”地活动,要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制定明确的爱党教育目标,要贯穿教育的全过程,面向全体少先队员,制定出分年级的教育内容,形成教育序列。

1.梳理明确的爱党教育总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举队旗跟党走,把党的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少先队的工作和建设之中。坚持培育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强化少先队工作的政治属性,以培养少年儿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持续加强政治启蒙,从小培养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是党对少年儿童的殷切嘱托,也是党赋予少先队辅导员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责任,也是爱党教育的总目标。我校少工委把“教育引导队员热爱中国共产党,懂得作为党的事业接班人,要从小热爱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按照党指引的方向,勤奋学习,快乐生活,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爱党教育目标。有了总目标的引领,我们的爱党教育就方向明确,有章可循。

2.制定具体可行的分级目标

少先队员是6—14周岁的少年儿童。“党”的概念在队员们心中是抽象、模糊的。爱党教育是一个宽泛的领域,一个系统的工程。因此,围绕总目标,我们根据队员年龄特点,分段细化目标内容,使我们的爱党教育小而实,细而精。

低年级:

(1)了解党的历史,明白党和少先队的关系,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知道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姓名;

(3)说出一些党的英雄人物、优秀楷模和时代先锋的姓名,了解他们的事迹;

(4)会讲一位小英雄的故事,会唱一首红色歌曲;

(5)打卡一个红色纪念馆或历史陈列馆。

中年级: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会唱两首红色歌曲;看两部红色经典影片;

(3)看两本关于党的书籍;

(4)打卡两个红色纪念馆或历史陈列馆;

(5)有一份自己的“红色足迹”成果展示(美篇、手绘、小报等)。

高年级:

(1)知道党在下阶段的发展目标;

(2)寻访英雄人物和优秀楷模,并有寻访照片、视频和心得;

(3)能感受个人、家庭、家乡的新变化,并用图文建立“幸福小档案”;

(4)建立自己的发展小目标并有进步表现。

(5)有一份自己的“红色足迹”成长档案。

在这些分段、细化的目标引领下,结合争章活动,我们的爱党教育从形式走向内容,从宽泛走向明确,为学校的爱党教育走深、走实架起了坚实的桥梁。

三、 内容广,精挑选——形成一些富有特色的内容体系

爱党教育的内容很浩瀚,少先队进行爱党教育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但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根据学校情况,队员实际,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我校少工委从党史系列、地方系列、时代系列几个板块开展活动。

党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卓绝、惊天动地、宏伟壮阔的革命史。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党史学习主题活动。有“红船精神,薪火相传”“反清乡第一枪”书记、党员讲史党课活动,红领巾电视台设立“百位人物故事诚毅少年说”故事会栏目、红领巾广播“云”听党的百年初心会议篇、革命先驱篇、重大战役篇等。通过儿童化、形象化的党史故事,引导队员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致敬光辉岁月。

依托地方资源,引导少先队员了解脚下这片土地所镌刻的红色记忆,是我们学校爱党教育的重要举措。我们以东北塘为圆心,把锡山区的红色教育场馆以实践地图的形式串联起来,组织队员以中小队的形式开展寻访革命印记活动,并用绘画、感悟、音视频等形式展示寻访收获。《触摸烈士的故事》寻访视频还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学校少工委还和锡山区乡镇企业博物馆对接,将党史学习资源“引进来”,带领队员“走出去”。学校部分队员在博物馆的帮助下,成了义务讲解员。从“我来听”走向“我来讲”,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锡北烈士陵园、新四军第六师师部旧址、抗战纪念馆、薛福成故居、无锡第一支部、无锡博物馆等红色场馆,都留下了队员们的寻访足迹。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红色资源,引导队员用脚步丈量,用镜头记录,用心感悟,从实践寻访中,传承红色基因。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伟大成就。了解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我们爱党教育时代系列的主要抓手。我们以“寻找新变化,感受新气象”等为主题,走进社区居委会、敬老院、湿地公园;和家长共话“我家的变迁史”,绘制我的“幸福小档案”;对话时代先锋,优秀党员,最美志愿者,了解新时代党员的责任担当,奉献精神;组织队员采访社区干部,走进规划局……队员在实践活动中,感知“变迁”、领悟“发展”,触摸时代脉动,感受党领导下的幸福生活,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四、 方法活,勤创新——提炼一套富有成效的活动方式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爱党教育活动,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去实践、体验、感悟,引导队员从小知党恩,从小热爱党,永远跟党走,长大接好班,是少先队爱党教育的不二选择。面对变化的时代,面对新时代的少先队员,爱党教育要走实、走心,要让队员听得懂,听得进,必须在活动方式方法上与时俱进,才能收到同频共振的效果。在实践基础上,我们梳理提炼了爱党教育十新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队章解读法

开展爱党教育,少先队组织要学好队章、用好队章。《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中强调了党、团、队的衔接关系,“听党的话”“热爱中国共产党”“优秀的少先队员可以由队组织推荐作为共青团的发展对象”等明确写入了章程。少先队辅导员在队课上用队员喜爱的方式和载体,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队章,理解队章、遵守队章,不断强化队员的组织意识,强化政治启蒙。

2.仪式熏陶法

少先队仪式作为少先队组织的特有文化和重要教育载体,在少年儿童政治启蒙、道德养成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主题鲜明、庄严肃穆的仪式氛围中,队员得到熏陶和洗礼,归属感和光荣感不断增强。

3.奖章激励法

《“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中设置的红星章(向阳章)聚焦爱党教育。我们根据不同年级队员的年龄特点及教育的规律,通过开展“向阳成长,快乐争章”活动,把争章活动与爱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看奖章”“学奖章”“评奖章”“颁奖章”,了解奖章的名称,内涵、意义、积分标准,通过不断地努力,最终获得成长和收获。通过“人人可行,天天可为,阶梯进步”的争章活动,激发队员爱党情、报国志。

4.故事启迪法

根据活动内容和目的及要求,选择相应的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启发引导队员思考,使队员理解和掌握寓于故事之中的道德品质和重要意义。我们的“云听百年初心——重大战役故事”系列还通过区红领巾微信公众号向全区队员推送,和全区少先队员一起走进党史故事,聆听百年初心。

5.情境体验法

通过情境体验法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党爱国思想,可以有效地提升少年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把爱党爱国主义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以达到将爱党爱国情感既“根植于心”,又“践之于行”的目标。情景剧表演、“跨时空”对话(如《一封跨越82年的回信》),“重走长征路”情景体验等活动在真实情境中感受、感悟、升华,队员中反响热烈,感受真切。

6.先锋引路法

少先队员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模仿学习能力极强。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红领巾寻访活动,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结合英雄中队创建,党团队手拉手,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这已成为学校少先队每学期的常规活动,而队员们的“先锋簿”上,一颗颗闪亮的“星星”不断增多,他们指引着队员不断向前。

7.寻访研学法

引导队员们走进社会大课堂,通过观察、聆听、寻找,思考,去感知新时代,触摸新事物,激发爱党情。从家乡的红色场馆出发,我们的脚步不断延伸。

8.元素巧用法

将新媒体元素融入少先队爱党教育主题活动中,以之作为一种有效的载体和手段促进少先队改革攻坚,加快少先队爱党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比如我们的红领巾广播“云”听百年初心系列活动。队员提前根据分配的主题,上网收集资料,了解故事内容,用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用绘画的形式呈现、用音频的形式讲述,最终将所有素材编辑制作成微信推送,线上线下一起走进党的故事,给了队员别样的体验。

9.云端互动法

在少先队爱党教育活动中,近几年出现的云队课、云参观、云互动,在特定时期,打破了地域、时空的限制,成效明显。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和武汉两所学校的队员“云端心连心”;清明前夕,我们与宿迁韩玉娟学校手拉手“云扫墓”……在互联网的支撑下,队员交流互动,实现跨区域沟通;还有云访问党史纪念馆、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在爱党教育活动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10.社会联动法

建立学校与社会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合力,使教育活动持续化。家乡红色教育基地,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志愿者等都为队员在校外开展爱党教育提供了场地、人员的保障。

“教无定法”,爱党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系统工程。高举队旗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这是党对少先队的殷切期望。开展好少先队爱党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心中有党、全心爱党、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归属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党对少年儿童的要求。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每一个少先队工作者都要不断创新,用心、用情、用智,以奋斗汇聚力量,努力书写新时代红领巾的光荣,爱党教育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爱党跟党走少先队员
《决议》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逻辑进路
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
“悦读”引领少先队员新成长——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提升少先队员阅读素养的实践探索
知史爱党 知史爱国
试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教育
我们和中国梦共成长——给少先队员讲十九大
听红梅赞歌,闻警钟长鸣
我爱“少先队员证”
高举星星火炬跟党走
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