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1-12-02 16:25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余玉英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模式

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 余玉英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现代教育要求语文教师能充分应用新媒体,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要求语文教师不只是依靠粉笔、黑板、书本、嘴巴实施教学,而要充分运用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资源的新媒体手段,优化设计各种有效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高效有趣的语文阅读课堂。

一、新媒体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直观性、生动性都较为欠缺,影响了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而新媒体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的集成频频现身,直观形象的图片化静为动、声情并茂的音频变无声为有声、视听合一的影像把书面文字化成可感的动态,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为阅读教学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二)拓展学生阅读容量

在新媒体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还可以观赏与作品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新媒体下的各种阅读平台,也为学生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们可以自由而广泛地阅读,多方获得阅读资料,阅读途径也变得多样,知识储备大大增加。

(三)丰富学生阅读形式

新媒体使学生阅读不再局限于纸质材料,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网上书城、听书软件、电子刊物、微信、微博等各种便捷的阅读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喜好选择适合的媒介、软件开展自由而广泛的阅读,阅读途径变得丰富多样。并且,借助新媒体流行起来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以及当下时兴的网易、优酷、学而思网校等新媒体学习平台中提供的精品课程,都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阅读途径,为学生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新媒体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利好,但也使得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得益于新媒体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直观图像淡化了语文课本中作品的文学属性

应用新媒体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会因追求视觉效果而将文学作品欣赏改为影视观看,把语言文字转为图像影像,不仅降低了文学作品解读的难度,而且提高了文学作品的观赏价值,受到学生追捧。然而,这些影像在将语言文字的形象性、直观性展露无遗的同时,也扼杀了文学作品形象在不同的读者心中多样解读和无限再现的可能,还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文学作品的意境。因此,新媒体应用有时反而降低了初中语文课本中作品的文学属性。

(二)海量信息影响了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语文课堂上出现大量的图像、声音、视频,这虽然使初中语文课堂趣味盎然,但在一定程度上疏离了语言文字丰富的语义,冲淡了语言文字优美的意境,减少了师生之间的言语互动,淡化了课堂上学生的自主表达,不利于提升学生理解品味语言文字内涵意蕴的能力。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听说读写会被视觉挤占时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能得到很好提升,语言发展势必受到影响。

(三)多元化的阅读形式弱化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古语有云,“文以载道”。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想单纯,很容易接受来自文本的德育思想及教师的言传身教。新媒体下多元化的阅读形式,良莠不齐的阅读平台,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利益阶层的价值观在互动新平台上得以自由快捷地传播、交流。思想人格未定型的初中生很容易在网络文化侵染下受各种不良思想观念的冲击,变得粗鄙浮躁低俗。多元化阅读形式也可能降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力度。

三、新媒体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应用新媒体引导学生学会精选阅读资源

新媒体环境使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海量下载各种阅读材料、教学课件视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往往充斥着海量的阅读资源,资源过多、阅读容量过大的课堂,师生互动时间和空间很容易被挤占,互动环节的缺失不利于师生良性交流,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各种阅读平台也为学生带来了难以计数的阅读资源,这些资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不加辨别、不懂筛选,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一些无用的阅读上,阅读也会不得方法。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筛选适量而优质的阅读资源,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提升语言能力。

例如,在阅读《孙权劝学》这篇课文时,学生必须大量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人物生平、作家作品等,与这篇文章相关的资源很多,如都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呈现,会使学生疲于识记,课堂自主交流时间变少,语言能力发展受阻。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将这些阅读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分组分类收集资料,制作电子读书卡片,课堂上可以请学生投屏分享电子读书卡上的资料,不仅实现优势资源共享,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有效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应用新媒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初中语文教材有其独特性,往往具有鲜明的文学属性,个体不同解读的文学形象也不尽相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新媒介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形成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通过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

例如,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新媒体教学环境下,通过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将小说中某个情节根据自己的解读改编成小剧本用镜头记录下来,课堂上教师展示不同小组的剧本影像,让学生品味不同读者品读下剧情生成发展的多样性。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对文本极大的阅读兴趣,还能让学生通过点评他人的剧本,在心得交流、思想碰撞中对小说人物形象与创作目的产生多样又个性化的解读,从而引导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再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散文作品时,则可以在课堂上应用课件播放声情并茂的朗读录音、应景动听的背景音乐来营造浓厚的情境氛围,学生在特有的情境下容易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对散文文采神韵的感悟也会更加深刻。

(三)应用新媒体提升学生阅读学习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和手段日新月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诸多新模式的出现,使课堂越来越灵活多变。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快速融入这些新媒体阅读教学模式中,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有高低,思维力与理解力有专长也有短板。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如何驾驭这些新模式,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阅读学习能力呢?教师除了应用新媒体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应用新媒体不断提升学生融入新教学模式的能力,促进学生提升阅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感受天涯游子踽踽独行的孤寂,更难以理解诗歌堆叠词组形成的唯美意境,学生阅读学习能力的提升明显受限。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可以化用国画的写意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作的唯美意境。教师可通过微课或动感课件推送淡雅的水墨画,引导学生了解国画的写意手法,再呈现诗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四个场景的水墨画。这种处理可以引导每个学生快速融入课堂,通过联想画面,将抽象的语言形象化,将简单的词组转化为丰富的意境。它不仅帮助学生提升了本首诗歌的阅读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效仿化用其他领域的创作手法,提升自己的阅读学习能力。

(四)应用新媒体帮助学生提升精神境界

语文学科强调人文与工具并重,初中学段又是青春交汇口,是学生性格养成、思想定型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肩负着学生德育的重任,语文阅读教学要机智应用多元互动的阅读平台帮助学生构建精神家园。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引导学生更深刻地领悟文本情感、思想、哲理。在课后,教师可以应用多元互动的各种阅读平台,通过QQ、微信、微博、电子阅读等与学生建立良性沟通,引导学生在海量阅读的基础上正确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甄别新媒体环境中的各种思想,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新媒体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它在现代教育中展现出了强劲的优势,也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境地。在新媒体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变得灵活高效,教师要科学灵活应用新媒体来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做一个智慧的成长型教师。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模式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