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

2021-12-02 16:25福建省惠安县后西小学黄宗实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趣味性数学知识

福建省惠安县后西小学 黄宗实

数学具备一定的逻辑性,然而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数学知识水平发展有所局限,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遇见很多难题,直接影响数学成绩。数学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这部分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趣味性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一、在小学阶段应用趣味性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

趣味性教学方法,具体是指在数学课堂中运用丰富、有趣的教育技术、教育手段、教育理念等方式,旨在为小学生营造出更加有趣生动的数学课堂氛围,使学生可以在该方式下尽情地享受数学学习带来的乐趣和快乐。为了使学生和教师获得更多的乐趣,应当倡导学生落实自主性学习,这无疑需要数学教师的积极配合。为此,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实践与创新的教学理念,将趣味性数学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一)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创新

趣味教学是小学阶段教育中新的教学理念之一,其倡导课堂教学环节应当以学生为主。数学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究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据实践教学表明,趣味性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创新及改革具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

(二)有效活跃数学课堂氛围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条件是需要有一个较为活跃的课堂氛围,这也是数学教师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当前,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数学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中应当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地将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由枯燥乏味转为有趣生动。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此背景中才会自发、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活动中,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会变得更加愉快,有利于学生真实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对数学知识的疑惑。除此之外,小学生在活跃的课堂环境中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也相对较高,这要求数学教师应当科学规划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数学趣味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切合学生心理发育、智力成长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养成,继而促进小学数学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趣味性教学方法的探讨

(一)增强趣味性,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意识

鼓励小学阶段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可以有效地防止传统数学课堂中“灌输式”或是“机械化”教学模式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此避免打击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构建良好、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部分数学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为了使学生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往往会让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抑制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对此,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主动求知的意识,为开展高效的数学教学提高保障。这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切实贯穿素质教育观念,努力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数学教师在促进小学生全面学习和发展的同时,也应当为学生个性化数学思维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对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其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借助增强数学学科趣味性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这也是快速提升数学教学效率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例如,数学教师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折叠”的授课中,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可以采用游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让两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将教材中所给图片绘制下来,之后借助剪刀将图片剪下来,最后进行折叠,形成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等立体图形。类似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有趣性,为其构建起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及理论的同时收获快乐和乐趣,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也为数学教师开展后续的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了基础。

(二)优化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小学教育制度和理念的深入改革,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这为课堂多样化的组织形式提供了可能。数学教师应当紧跟教育改革的发展潮流,积极提升自身数学专业素养,注重对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缺陷,加以改进,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这样才可以打破传统数学教育模式的束缚,才能为素质教育理念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数学教师是教学活动主要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是否具有创意性及趣味性的教育思想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学教学成果的好坏。不断优化数学课堂组织的形式,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利于数学教师把控课堂教学的节奏,对构建趣味化的数学课堂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其认知能力较低,数学逻辑思维正处于发育的重要时期,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抽象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严谨数学逻辑思维的学科,教师不断优化数学教学环节可以有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来说具有重要价值。

例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授课中,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学习中的经验,制作一系列的组合图形。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避免学生制作的图形过于复杂,无法计算该组合图形的面积,之后让学生间交换自己绘制的组合图形,引导学生计算其他同学绘制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学生在测量图片边长及计算面积的过程中,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立体化和形象化,可以使学生收获学习的喜悦和快乐,加深学生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强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三)借助先进技术,丰富数学资源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着社会和教育事业不断前行,在网络技术日渐成熟的今天,各种先进的技术被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工作中,这不仅为教育事业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其中的情境式教学法能够在有效增加数学教学趣味性的基础上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基于此,数学教师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通过现代技术,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创设有趣生动的学习情境,进一步扩宽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方式和途径,使学生在有趣学习情境的指引下,自主开展数学学习。

例如,教师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和平移”的授课中,因为学生在此前的数学学习中对这部分知识已有所接触,那么数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先前的相关数学知识,之后再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和学习本章的知识内容。为了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本课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提升学生兴趣,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图形的平移,加深学生对平移、轴对称等概念的认识,之后为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图形运动的分解演示,同时为学生讲述图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师在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后,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具有扩展性的数学问题,如在本课中数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利用电脑自己操作图片平移的活动,鼓励学生开展课外探究。除此之外,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随时温习所学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也为教师构建趣味数学课堂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交流的能力和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交流中不断反思自己、提升自己。数学教师也可以融合适当的赏识教育和自主学习,继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趣味性数学知识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