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期医务人员的担当和精神

2021-12-02 21:55郑军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医疗队抗疫队员

郑军华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082)

2020年3月31日,处理完最后的患者,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完成了此次的全部救治任务。飞机返程落地上海机场的那一刻,我有些动容,“我感到非常开心,把我们的队员带回来了”“我们是尖刀排,是特战旅,我们经历过了武汉封城后的不同时期,我们战胜了困难,排除了困难,取得了胜利!”接受采访时,简单几句,却让我一度哽咽在喉。出发前一个多小时临危受命,67 d重压下,历经“生死金银潭、抢命金银潭、胜利金银潭”,作为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和临时党总支书记的我感慨万千。

1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共产党员先行!”

2020年1月24日,除夕深夜,武汉封城第2天,在上海虹桥机场,我带领上海医疗队的135名队员准备飞往疫情重灾区——武汉,这是全国第一支到达武汉的援鄂医疗队。此时我心里并不轻松:队员来自上海52家医疗单位,包括华山、瑞金、仁济,一、六、九、十院,曙光、岳阳、龙华等,以及宝山、金山、奉贤、嘉定、浦东新区五区的二级医院。赴鄂医疗队队员们出发前3 h才得到出发指令,我坦言,有的医院我甚至是第一次听说,更不用说和队员们相互认识了。

黑云压城城欲摧。武汉,这座湖北首府,九省通衢,在庚子年初被陡然按下了暂停键。时间紧、任务重!而我所带领的这支先锋队却是临时征召而来,出发前未有任何培训,疫区情况究竟多险恶,会遇到什么困难,谁也不知道。1月25日凌晨1∶30,上海医疗队抵达武汉,下榻在离金银潭医院步行约需20 min的宾馆,“由于不清楚具体情况,我们的队员们睡觉都是戴着口罩”,恐惧如同此时阴沉、低压的天气,裹挟着每一个人,对我而言,这一行更是背负着沉重的使命。

死亡近在咫尺,物资严重缺乏,前期磨合艰难……每一个难题都像一座大山横陈于前,这支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5岁的队伍经受着史无前例的考验。面对复杂的形势,我必须沉着、果断。“我们是尖刀排,必须打突击战,队伍也需要一个磨合期,因此只有靠党建来促进组织建设”。党性,在一个人身上到底可以发挥多大作用?我率领的队伍用“上海模式”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习总书记说,让党旗在抗疫斗争的第一线高高飘扬。作为有着34年党龄的老党员,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把党的强大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优势,推动党组织更加坚定勇敢地站在抗击疫情最前线,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团队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抵达武汉的第3天,我便以“勇担当 善作为——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为主题,给这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上了第一堂党课,这也是全国所有援鄂医疗队中的第一堂党课,此次党课还邀请了医疗队中的非党员旁听。课堂上,有8名入党积极分子当场要求火线入党,还有40多位同志写了入党申请书。

物资短缺,患者危重,没有任何经验可以遵循,又接管了作为医院“重中之重”的2个楼层的病房,工作环境险象环生。面对压力和危险,谁先上?重症病区,谁先进?具有极大感染风险的插管工作,谁来做?我坚定地说:“共产党员先行!”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此时发挥着鲜明的优势。在我的有力号召下,通过发扬党性,1名党员带2名同志,以党建带动组织建设,这支临时队伍被牢牢地凝聚起来。在援助救治过程中,他们将上海医疗服务的精细化管理的举措和一整套操作规范落实在工作中。这支党员占到44%的先锋队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红色基因的深刻内涵。而作为临时党总支书记的我,更是要求“党支部书记要努力帮助普通群众排解困难、解决问题,遇到重任,一定要身先士卒”“如搬运物资,我们都是党员带头做搬运工”。在我的带动下,各支部通过每日例会制度保证了频繁沟通;支部书记压实工作的同时,关注党员的思想和情绪,再以党员为单位,关注、关心一线医护人员,通畅“队员所思所想、所急所需”上通下达的通道。队员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73名队员递交了火线入党申请,35人火线入党。紧急关头,“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能起到一个战斗堡垒的作用”,在上海医疗队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2 力挽狂澜、突出重围:生死金银潭

作为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不仅要克服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客观条件的不足也是这支队伍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武汉经受的第一道考验便是来自于医疗防护条件方面的困难。疫情突然,且来势凶猛,出发前3 h才得到出发指令的队伍虽然短时间内集结起来了,但救助物资的匮乏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补给。我坦言,第一批医疗队真的很艰难:医疗物资非常紧张,穿“百家衣”,戴“百家罩”,有什么用什么。而且并不是所有物资都质量过关,有的防护服薄如蝉翼,根本不符合防控要求,只能同时穿上三四件。然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最大程度利用资源,“队员们8个小时一个班头,进入病区经常不吃不喝”“有时候患者昏迷了,大小便失禁,护士们只能一脸盆一脸盆来打水,用毛巾给病人擦洗身体,每次要花3个多小时”,谈及此,我几欲落泪。

“至暗时刻”,回忆起最初那段时间,我如此描述。作为最早进入武汉的一批队伍,接管的是2个重症监护病房,一个病房30多例患者,三分之二戴着呼吸机。“接管45 min后就走了一个病人,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走两三个病人。”“我们陷入被动”,我说,“甚至感到困惑:我们是来救治病人的,不是来送病人走的。”在救治危重病患者的过程中,即使是使用了目前最先进的人工肝、人工肾、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等手段介入治疗,还是有患者抢救困难,甚至不幸离世。“作为一种全新的致病病毒,新冠病毒对人体的侵害,只有到最后阶段才能看明白。”“当我们从病理解剖中反演出病毒侵害人体的过程,才能更清楚病毒的致病性、致死性在哪里,才可能更有针对性地找到阻断病毒进攻的方法,让临床治疗更加精准有效”。我强烈地感觉到,了解此次疾病病理的发病过程,尤其是致病性和致死性方面,对救治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遗体解剖!我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然而要顺利完成一次病理诊断并非易事,其中包含对伦理、法律以及大量程序问题的系统性协调与落实,我和上海医疗队专家顶住了压力,在周密准备下,他们提前展开了一系列联络、筹备工作。2月16日凌晨3时和下午6时45分,2位新冠病毒感染者先后不幸离世,这是自疫情爆发以来的首2例遗体捐献者。10 h内,上海医疗队高效率完成了有关尸检的所有法定手续,来自湖北的法医病理学专家、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刘良及其团队在18 h内展开了检验。这是自疫情爆发后,全国第1例和第2例尸体解剖病案,标志着在全面深入了解新冠肺炎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遗体解剖结果出来后,解答了很多疑惑、提供了很多重要的线索。上海医疗队结合临床800多例数据,在顶级医学期刊JAMA子刊发表成果,率先提出从入院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生和从ARDS发展至死亡,2个阶段病程可能存在不同的病理生理特征,临床需要据此及时调整治疗策略。目前为止,该文章被国外40万余同行阅览,引用超过1 000次,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宝贵经验。此后,国家在火神山专门设置解尸点,国家卫健委调集瑞金医院的病理学家、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的院士等前往武汉,规范开展尸体解剖。在第7版的治疗指南中,增补了尸解的相应内容。随着尸解的分析,医务人员们渐渐总结出疾病的共性和个性,对新冠肺炎这一未知疾病逐渐有了深入认识。这是临床的一大突破,对治疗新冠肺炎有着重大意义。

“这是有偶然性的,但我们有心去做成这件事情”,我表示,医护人员的付出是上海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整个医疗队把这种精神带到了武汉,并且在患者以及家属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临床上,我始终强调要亮出自己的身份,不仅是告诉病人我们是来自上海的医疗队,同时需要及时与病人家属通报病情,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的桥梁。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病人,我们努力的方向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攻克这一疾病。”医者仁心,促成偶然事件的背后,是“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坚定信念,是“勇担当、善作为”的有力承诺。

3月中旬,医疗队对病毒的掌握更加清晰,对患者的处理更为熟练,重症患者死亡也越来越少。在上海医疗队离开前的18 d内,没有出现1例死亡。在党和国家的有力组织下,后期4万多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3万多名在武汉。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支战疫先锋队终于坚守到隧道口的曙光!

3月31日,是上海援鄂医疗队在武汉的最后一天。这支英勇坚强的队伍,以“第一支到达武汉的援鄂医疗队、第一支开党课的医疗队、第一支提供尸体解剖病例的医疗队、第一支发表高水平临床研究经验的医疗队”——4个“第一”光荣完成了援鄂征途。

3 勇于担当、善于作为:铸抗疫精神

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战疫67 d,我们在除夕夜逆行、封城中抵达、困境中摸索、危险中冲锋、艰难中守护、悲壮中温暖、未知中探索,最终在坚持中胜利。67 d的经历和收获让我们每一位队员都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回顾除夕夜至今的日子,令我感触最深的有4点体会。

3.1 组织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在武汉,我们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抗疫临时党总支,并由我上了第一堂党课,73位同志写了入党申请书。有1位90后护士是这样写的:“我是微光,党是火炬。向他靠近,温暖病患。”党组织是旗帜、是堡垒,组织优势、组织功能和组织力量把52家医院135人凝聚成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团体,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3.2 斗争的本领勇于斗争是第一步,善于斗争才是抗敌制胜的基础。我有着23年军龄,34年党龄,2所上海大型三甲医院12年医疗院长的丰富阅历,这是临危不乱、敢担当、善作为的基础。在没有任何参照的情况下,我们把“上海模式”搬到武汉,构建治疗理念、体系和机制。第一批医疗队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变数,如接收重症病房、医疗物质短缺、短期内病死率过高等,我们的团队都担当下来,这背后是过硬的本领。

3.3 牺牲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队里的周新教授总是抢先为患者进行高风险操作,在医疗物资紧张时,他又把防护效果最好的物资留给同事。除了医护人员,所有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为抗疫付出。有1位捐献遗体的患者留下的遗书中写道“我的遗体捐国家”。简单的几个字,让我看到了一个平凡人的伟大。

3.4 信念的力量67 d里,支撑团队保持昂扬状态的,是信念的力量。我们的队员有时候晚上睡觉会突然惊醒,摸摸额头,生怕自己发烧。但是穿上白大褂,又都成为了坚强、勇敢的战士!在前后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医疗队提供了全国第1、2例尸体解剖病案,发布了第一篇JAMA子刊高水平临床研究经验,在抗疫一线留下了许多临床创新发明和研究。我们也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所有人都平安回到了亲人的怀抱!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回顾抗疫斗争的不平凡历程,深刻阐明伟大抗疫精神,系统总结抗疫斗争取得的重要启示,对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习总书记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中,我们积累了重要经验,收获了深刻启示。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到2025年,我们将形成统一高效、响应迅速、科学精准、联防联控、多元参与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推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准,使上海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猜你喜欢
医疗队抗疫队员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长航“蓝鲸”抵达武汉!援汉医疗队有了“水上之家”
兴安加油——致敬赴孝感医疗队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