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021-12-04 07:23陈浩
考试周刊 2021年84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多媒体小学数学

摘要:多媒体是文本、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介的融合形式,可将抽象笼统的信息转化得更为直观。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的引领下,小学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不过,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多媒体教学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从小学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相关理论为切入点,简要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问题,重点从以学为主、分清主次、革新方法三个方面探究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多媒体作为新时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具有革新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优化调整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显著优势,获得了广大数学教师的青睐,并助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但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来看,多媒体技术应用依然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知识,轻思维;重堆砌,轻筛选的问题,导致多媒体课堂教学实践盲目、实施粗糙、成效偏低,不仅未能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而且会对学生心理、情感、数学思维等造成负面影响。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转变以往的多媒体教学观念,围绕学生需求及年龄特点筛选多媒体及教学素材,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选择多媒体呈现方式,以此借助多媒体切实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 小學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理论依据

(一)TPACK理论

TPACK理论,即面向学科知识教学的技术整合理论,其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与教育理论高度契合。在教授学科知识时以知识具体应用场景为依托,以学科知识特点为导向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可视化、可操作化及可接受化,进而保证知识与技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学课堂为学生的探索、实践开辟新空间。

将该理论映射至小学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中,即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结合数学知识特点、学生数学水平及既有学习能力等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以多媒体为通道促进数学知识的双向传输,使学生在开放、自由、灵动的数学课堂空间中主动探寻、自主思考、不断完善。

(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将个体的学习过程划分为五大关键环节:选择词语、选择图像、组织词语、组织图像、双向整合。

对于数学学习来说,选择词语是指通过听觉、视觉,从多媒体表征的数学知识中提炼关键信息,经初步加工后存储至工作记忆左侧,形成无需组织的知识片段;选择图像同选择词语相同,即从多媒体图像内提取关键信息同样存储在工作记忆左侧;组织词组、组织图像是指个体通过听觉、视觉,结合长时间记忆中的原有相关信息对新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具有一致性且结构性的言语及图像模型;双向整合是指个体调动工作记忆内的声音、图像、文本等要素,通过言语模型、图像模型及原有知识结构的整合对数学知识产生新认知,并存储在长期记忆中。

二、 现行小学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问题

(一)重形式,轻内容

TPACK理论指出,无论何种信息技术的应用都需要以教育理论为导向。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需要遵循教育基本原则,契合小学生心理及思维特征,才能发挥多媒体技术功能,切实改善课堂教学模式。但当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上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将多媒体单纯视作教学辅助工具,虽然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引入了大量契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动画、趣味图片及卡通形象等,但在实践中目标导向不明晰、操作粗糙,未能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其消化能力、接受程度,进而导致多媒体知识呈现与教学内容契合程度不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动因,久而久之还会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厌倦等不良心理。

(二)重堆砌,轻筛选

多媒体教学具有便捷性、趣味性等显著优势,可以缩短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讲授时间,为学生的思考、实践等提供更为充足的机会。但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依赖程度过大,在教学中存在重堆砌、轻筛选的问题。诚然,多媒体课件内嵌入的小游戏、互动方式十分多元,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接受并非数学教学的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内化知识,并将所获的思维方法、数学技能应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如果教师在知识讲授阶段盲目堆砌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素材,在实践及自主探究阶段忽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一知半解,并“不敢行、不能行,最终一无所知”。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往往依靠网络资源,未能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数学知识水平等精心筛选网络资源,导致多媒体技术应用与学生数学学习需求脱节,不利于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作用。

(三)重知识,轻思维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将个体的学习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实际上便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其中选择语言及图像是知识信息输入阶段,组织语言及推向为信息加工过程,双向整合即由表象认知跃迁至抽象认知的过程。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最为核心的任务便是由对数学现象的表面理解、分析转变为对数学本质的剖析与接纳。如在学习加法时,学生需要掌握的并非加法计算方式,而是加法算理,以及由算理引出的多种计算策略,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以多媒体呈现出多样化的加法情境、列出多元化的加法算式供学生学习与练习,但并没有对数字与数字间的结合过程进行动态化表达,将会制约学生对加法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对加法的学习停留于表面。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重知识,轻思维,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够深入,未能从思维层面再现知识形成过程,没有鼓励学生运用类比推理、归纳总结、逆推或反推等思维方式经历知识建构过程,不仅会限制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会降低多媒体技术应用效果。

三、 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基于对小学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理论依据、现行小学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问题的分析,建议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借助多媒体技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以学为主,转变形式为主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

解决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中重形式,轻内容问题的有效方法便是树立以学为主观念。在课程解读、教学目标分析上具备新理解、新见解与新思考,并且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学习动因、年龄特点、兴趣特征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

以“元、角、分”教学为例,考虑到一年级小学生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的生活经历较少,对进率知识理解程度较低,笔者预设学生可能回答的问题与课堂表现,并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了三大教学环节。首先,激趣导入,借助多媒体呈现“佩奇购物”小情境,请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对人民币进行分类。预设分类方法为:①按照纸币与硬币分类;②按照面额分类;③按照元、角、分分类。为使学生认识元角分,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表述进行板书,引出本节课课题。其次,新知探究。利用多媒体呈现三种商品及价格标签图片,请学生帮助“佩奇”想一想购买价格为1元的商品可以怎样付钱,预设学生回答为:1个1元;2个5角;10个1角,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并引出元角分间的进率知识。最后,游戏巩固。利用多媒体呈现小游戏,学生以拖动的方式将同等面值的纸币兑换为相应的人民币。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多媒体技术用作学生思考、实践、新知探究的支架,不仅可活跃课堂氛围、创设更为真实、可感的教学情境,还能以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增进数学学科与生活的联系。

(二)精心筛选多媒体教学技术,提升多媒体教学实效性

教学信息具有主次之分,教师切忌将教材中的内容直接转移到多媒体课件上,而是要在把握教学难点、学生易错点的基础上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切实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为落实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使学生经历数学意义建构过程,笔者针对“角的概念建构”“角的特征”“角的绘制”三大教学重难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讲解角的概念时,借助多媒体展示红领巾、钟表表盘等实物图片,请学生借助“画笔”功能将图片上的角圈画出来,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角”,以此完成对角的概念的建构;在讲解角的共性特征时,借助多媒体呈现锐角、直角及钝角,请学生通过集体讨论总结角的特点,笔者根据学生的表述利用多媒体动画中的闪烁重点功能显示出三种角的顶点与两边,促进学生对言语及图像模型的构建;在教授学生绘制角的方法时,请学生初步尝试并利用多媒体投屏功能将学生绘制的角呈现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画角的流程,其余学生对此进行评价,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如先绘制两边不能保证两边相交形成角;先绘制一边不能确定顶点的位置等,在反思与重构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先绘制顶点,再绘制两边的规范顺序。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制作囊括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多种功能突出知识要点,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并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自主实践、主动思考。

(三)革新多媒体技术应用方式,促成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

數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包含代数知识、几何知识及二者的融合。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视域下,代数信息与几何信息在个体头脑中的传输经过两个通道,需要经历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原有信息调动等才能实现代数与几何信息的整合,进而使学习者对数学学科产生整体认知,产生融会贯通的数学思维。为此,教师需要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知识,促成学生言语模型与图像模型的整合。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内角和”相关知识时,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几何画板功能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特点、三角形内角的转化及内角和推理。首先呈现初始三角形,标注两个底角为∠1与∠2,顶角为∠3;其次,拉动三角形顶角,使三角形的高不断增加,请学生想象当高无限大时三个角可能会发生何种变化。即∠1与∠2接近直角,∠3趋近于0;再次,压缩三角形的高,使三角形的高趋近于0,请学生思考三个角的变化,即∠3趋近于180°,∠1与∠2趋近于0。最后,请学生根据上述过程猜想三角形内角和,并通过测量实践验证自己的猜想。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以培育学生极限思维为核心,借助多媒体技术再现三角形内角和推导过程,不仅可提升学生空间想象力,还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树立以学为主的教育观,保证多媒体技术与教育理念融合。同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精心筛选多媒体教学技术与素材,将多媒体技术转化为突破教学难点的有力工具。最后,创新多媒体技术应用方式,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流程,切实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戚慧.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效果分析[J].家长,2021(21):54-55.

[2]李欢欢.关于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现代农村科技,2021(7):78.

[3]林维维.多媒体技术下的小学趣味数学[J].小学生,2021(7):60.

[4]陈素蓉.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文理导航,2021(7):13-14.

作者简介:

陈浩,江苏省邳州市,江苏省邳州市四户镇竹园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多媒体小学数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