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2021-12-06 18:46陈景坤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7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陈景坤

摘要:在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飞速发展的驱动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知识能力、文化素养,更对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也将语言表达能力列为必备的知识文化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秉承“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指导理念,在小学阶段就融入口语练习。本文将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原则,并从组织座谈会、课本剧表演、交流读后感三个方面谈一谈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个主要培养目标之一,其一直象征着学生语文水平、语文能力的高低。而在当前社会对综合性人才愈发渴求的前提下,在素质教育明确“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下,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发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按照激励性、主观性、差异性的原则,从学生出发、从教材出发、从课堂出发,积极吸收先进教学理念、打造创新化课堂,给学生创造交流、表达、讨论的机会,切实提升其口语交际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原则

(一)激励性原则

陶行知先生曾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到“社会即学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与其在社会中成长的过程是近似且统一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这实际上说明了在社会或者说在学校中所遇到的两种极端,但这也阐明了一个道理,如果教师是“善人”,那么其能一直给予学生以积极正面的道德品质影响,如果教师是“不善人”,那么学生很容易沾染不良习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履行“善人”的责任,时刻保持对学生正向的引导、激励性的评价,注重引领学生找回学习自信,赋予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其学习成就感,让学生对口语交际不再畏惧,而是满怀期待。

(二)主观性原则

“以学生为教育主体”是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所共同提倡的,在承认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有必要激发学生的主观思维,以此才能让学生成为“有灵魂”的主体,而非形式上的。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学生以更高的课堂开放度、更多的学习自由度,只要引导得当,理论上讲所有学生都会成为自发且长情、自主且稳定的学习主体,他们会给自己寻找学习任务,给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尤其对于小学高年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已经足以让他们明确学习的意义以及自己的身份角色,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采取与学生商讨的方式制定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形式,让学生设定评价标准。

(三)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是对教师而言的,因为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同时生活环境也会使人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而在不同课堂环境下、不同的时间地点中,学生的口语交际发挥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评判不仅仅需要定量评价,更需要定性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保持公平、公正的教学态度,绝不能将自己代入到評委、观众的心态中去,要始终明确教师职责,给予每个学生以客观、均衡的关注与支持,让所有学生都能从教师处感受到亲近、友好的情感态度,从而营造和谐、健康的口语交际练习氛围。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组织座谈会克服恐惧心理

小学是整个初等教育的起始阶段,小学生尚未接受足够的五育(德智体美劳)教育,且其思维认知也并不成熟,处于不熟悉、不亲近的态度,他们往往对口语交际这种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截然不同的教学形式有些排斥,同时也对需要发言、需要表达、需要分享的课堂参与模式感到恐惧。这里面既有学生对口语交际练习不了解的因素存在,同时也有学生与人交往经验过少的影响,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往往会出现语无伦次、逻辑不通、紧张磕巴的情况。对此教师应该让口语交际练习以较为平缓的形式进入课堂教学中,甚至可以让口语交际暂时披上其他形式的“伪装”,让学生逐渐适应在课堂中开口讲话、在群体中分享看法,从而慢慢消除对语言表达的恐惧感。

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以座谈会的形式来引入口语交际练习,同时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激发其认真听、开口讲的热情。比如在《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环节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前一天回家搜集中国古典神话,然后第二天带着文本材料在课上朗读分享。此模式应该由朗读分享变为背诵分享,然后再变为自由分享、无准备分享,从而帮助学生平缓度过“表达恐惧期”。

(二)利用课本剧激发交流兴趣

由于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因此课本剧表演作为辅助理解文章内容、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思想的重要工具对于语文教学来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口语交际练习中,课本剧表演同样有其独特效果。当学生通过讲故事、趣味分享逐渐克服对口语交际的恐惧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口语交际练习的下一环节——半文本、半创造。半文本指的是课本剧的应以教材文本作为剧本的主体,应该保持核心内容、人物设定、情节布置的同一性;半创造指的是学生需要将教材文本中的人物对话由书面语转变为常用语,使其更符合语言习惯。

在《将相和》一文中,教师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学生在表现人物形象、交际沟通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喜欢上新的学习模式,进而对交际练习产生兴趣。在课本剧的创作及表演过程中,由于学生在各个环节都付出了灵感与汗水,因此他们往往并不会对表演产生太大排斥,同时因为参与了创作的全过程,其对文本的高度熟悉使他们不必再耗费精力在背诵、揣摩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口语交际的乐趣。

(三)交流读后感寻找共同话题

当学生能很自如地分享故事经历,参与课本剧表演,其对口语交际练习已经没有排斥感存在了,甚至可能习惯甚至喜欢上口语交际,此时教师需要做的不是维持现状,而是要趁热打铁,凭借学生对口语交际的热情给学生带来新的交际挑战。挑战类型可以有很多种,比如主题演讲、“今天我是语文教师”讲课体验等等,此处我们以读后感交流为例做一个策略的分享。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策都会有“快乐读书吧”主题活动板块,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一部分中,教师应当借此机会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读书任务,比如读《西游记》,其间要定期检查进度。当所有学生都完成阅读后,教师就可以开展“《西游记》读后感交流座谈会”,让所有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评论,如果课堂氛围较为拘谨,那么教师可以“抛砖引玉”,分享一部分个人见解,然后邀请学生对教师的见解进行评价讨论,从而活跃整体氛围。在此模式中,实际上阅读感悟早已存在于学生脑海中,但学生在讲述分享过程中往往会对自己形成“我可以说”、“我说的很好”的心理暗示,从而增强学生口语交际信心。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需要教师从细处想、往新处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展教学新模式,从而一步步帮助学生建立起交际自信,促进其交际能力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薛子涵.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其培养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2]刘全红.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途径[J].家长,2020,36:168-169.

[3]杨博.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J].学苑教育,2020,15:25.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析如何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