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符号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1-12-07 03:35李文洁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符号意识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李文洁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的本质不仅是传递数学知识,更是培养核心素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用符号体现数量关系、图形关系及其变化规律,采取适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符号表达水平以及运用符号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符号意识

引言:数学符号意识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至关重要。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符号感,以丰富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文章以数学核心素养为视角,对培养初中生数学符号意识的重要性、遵循的原则和相关培养策略进行了一些分析。

一、培养初中生数学符号意识的过程

初中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应根据学生所处年级的不同进行阶段性培养。初一阶段的学生对数学符号的认识基本停滞在感性层面,此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用符号正确表达,其次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基本应用方法。初二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使用数学符号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他们通过对现有知识的学习,准确掌握初中数学符号的运用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符号的学习中。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按照每组学生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安排教学内容,致力于发挥学生的团队意识。当学生完成初二阶段的学习以后,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符号意识,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数学符号已经从机械化应用转变为灵活应用,对数学符号的认识具有突破性的进展。在初三阶段,学生对数学符号有自己的认识,但是在细节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制定精细化的教学方案,注重教学细节的设计,特别是根据历年中考真题进行教学设计。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学生对代数符号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符号。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在符号意识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抽象学科,有的初中生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对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兴趣,认为课堂活动枯燥无味,在课堂上难以集中精力专心学习。初中数学符号数量众多,类型复杂,学生不能通过表面的观察来理解符号的真正内涵,有时缺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師在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过程中,应该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素材,将数学模型和实际生活相关联,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紧密相连,拉近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教育学家认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积累来源于知识和其所处的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当中,在这个积累过程中,人们能够获得相应的知识经验。现实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各种表示功能的符号,比如,“2n-1”“2n”在初中数学中是表示奇数和偶数的意思,其中“n”这个数学符号所表示的含义是正整数;|a|这个数学符号,从表面上看,是表示a的绝对值,从深层次来看,是指结果为非负数,且当a为负数时,结果是-a,当a为非负数时,结果是a。

三、发挥数学符号在解决问题中的功效,提升应用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知识,而且在于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对题目中或者条件中的数学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利用数学符号表示其中的数量关系,再考虑问题的本质。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切入点,帮助学生寻找最佳的解题途径,达到高效解题的目的。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实现思维上的转换,让学生将问题中的各种数量关系转变为数学符号,比如“两个数差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就能用“(a-b)2=a2-2ab+b2”这一数学符号来描述,二次根式乘法法则可用符号 (a≥0,b≥0)来表示。与汉字语言进行对比可知,符号语言所具有的精炼、直观、准确的特征就是数学特征的重要体现。

四、加深学生对数学符号意义的理解,掌握符号内涵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且为实际生活服务。符号是数学理性思维的具体展现,计算公式、概念公式以及定理公式等各种公式中都有符号的身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符号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的运算难度,有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在运算失败的过程中下降。数学符号多种多样,如果教师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孤立的符号知识,有的学生就难以构建系统化的认识,难以充分体会符号之于各种数量关系的意义所在。为此,教师要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符号的意义,掌握符号的内涵,进而灵活应用符号解决问题,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又如,教师可以对数学符号进行分类归纳,一般常用的运算符号有+、-、×、÷等;表示对象的符号有x、y、z、a、b、c等;表示数量关系或图形关系的符号有>、<、=、⊥、∥、≌等;表示定理的公式符号如勾股定理的a2+b2=c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A+∠B+∠C=180°等。对各种各样的数学符号进行分类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和长久记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符号感。

结论:总而言之,数学符号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面上看,符号是连接各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但从深层含义上看,符号能够展现对象之间的位置和意义。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数学符号意识,通过有效的练习,才能提高利用符号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坚持摸索符号的应用规律,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符号的本质和内涵,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断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小云.初中数学符号语言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6(12):12-13+35.

[2]韩军鸽.初中数学符号语言学习与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6,3(39):274-275.

[3]王宽明,何郁群.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符号感培养[J].教育科学论坛,2010(04):42-44.

猜你喜欢
符号意识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用符号化思想点亮小学数学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