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特色学校建设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2021-12-09 05:50许全业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实践

许全业

[摘    要]我校作为泉州市书法教育示范校、泉州小学书法数字化教学示范校、福建省基础教育美术(书法)教研基地校培育单位,为贯彻落实福建省教育厅加强中小学“书香墨香校园”建设指导意见的精神,学校紧扣“翰墨育人”的核心理念,通过打造书法师资队伍,组织开发校本课程和开展丰富的书法活动等实践路径,营造校园书香氛围,努力达成书香校园、翰墨校园的目标。

[关键词]翰墨育人;书法特色;实践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近日,教育部又印发通知加快推进学校美育教学改革。

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了契合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加强中小学“书香墨香校园”建设指导意见,我校以“外塑形象、营造氛围,内增素质、勤学研习,兴趣培养、增长才干,題写校名、培育美德”四个方面来扎实推进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落实,通过立体的育人方式,多维的育人途径,努力让学校成为文化的摇篮、书法传播的主阵地。

一、外塑形象,营造氛围

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宝藏,而书法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校园是师生互相学习进步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成长发展,摄取知识的精神家园。具有书香特色的校园育人空间的构建,可以使学生无意识地浸润其中,徜徉在书法艺术的美丽海洋里。因此,我校始终紧扣“翰墨育人”的理念,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营造良好的校园读写氛围,逐步构建书香校园、翰墨校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逐步成长。

(一)打造校园书法文化空间

我校位于繁华的闽南名镇,是由乡贤陈栋梁于清朝宣统三年(公园1911年)创办而成,这所学校因为其沧桑的历史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翰墨书香校园”的构建,对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进行了规范和布置。将楼梯口、教室门外长廊、办公室等学生最易接近的平台进行了充分利用和改造。划分了两大区域,第一大区域装裱不同年代、风格迥异的书法家精妙绝伦的书法作品、自省诗句等,通过多维书法空间展示中华瑰丽的书法艺术发展历程,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受到书法大家的文化熏陶,走进书法,逐渐产生对书法的热爱。第二大区域以师生的优秀作品展示为主,将教师,学生的作品评优评奖后进行装裱展示,并定期更换,展示成果以激励师生。一幅幅刚柔拙巧的书法作品提升了老师与学生的参与感,通过横幅、宣传橱窗、文化长廊等使学校的各个角落,都散发着“书香校园”的书香文化味道。

(二)丰富书法工作室内涵

打造古典雅致的文化书屋,集现场书写、书法研讨和作品展览、收藏于一体的书法教室,桌椅,文房四宝,多媒体设备配备齐全,给教师和学生创造舒适安逸的学习环境,使被动的书法练习变为日常学习生活后的一种放松,让师生尽情挥毫泼墨。对于优秀的作品进行不定期的展览,吸引全校师生前来观摩学习。我校也邀请了文化名家李端阳为云卿书屋精心编撰对联,并请书法名家、校友洪英士题写书屋名字,提升现有文化空间内涵。使其与学校“翰墨育人”的理念相契合,与校园文化氛围融为一体。

二、内增素质,勤学研习

“水涨船高,根深叶茂。”教师是书香校园建设的基本资源,教师对于书法的理解和其个人书法水平,能够直接影响书法浸润学生的效果。为满足学校书法教育特色发展的需要,学校致力于组建一批优秀的书法教师队伍,结合实际制订了培训计划,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互相学习交流,共同进步,带动其他师生参与进来,形成良好风气,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书法整体水平。

(一)加强书法教师学习研训

向县书协多年致力于书法人才培训与学校书法教育的方针靠拢,通过资源整合,合作共享,使我校教师得以充分接触外界资源,特聘数名中书协会员、省书协会员、特聘导师等定期来校开展书法讲座、习作点评、师资培训等活动,教师们互相切磋,再交流心得,取得明显成效。我校不仅是将外面的优秀资源引进来,也主动走出去。组织教师外出参观书法展、参观优秀书法家工作室、进行书法笔会交流。越来越多的教师改变了对进修书法的态度,从最初的被动参加,到主动去切身体会中华书法文化之美,感受书法研习之乐。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进来,教师在广阔的视野中也提升了个人的审美能力和书法技能,为书香校园、翰墨校园建设助力。

(二)加强学科教学中书法教育的渗透

课堂是书法教育的主阵地,为了督促学生初步接触书法,我校从实际出发将书法纳入课程,建立了以训练为主的教学计划。在书法基础课中,教师将重点放在教会学生正确的握笔、用笔姿势,首先使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在书法欣赏课中,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品读书法名家故事,感悟书法家的美好品质,深度剖析欣赏名家的作品,使学生近距离感受端庄的小篆、舒展的隶书、精致的楷书、狂放的草书、潇洒的行书,尽情体味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共同提升师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为了突出训练实效,在书法练习课中,教师采取一对一纠正指导,教育学生静心凝神,切勿焦躁,做到“一笔一画写字,端端正正做人”,鼓励学生持之以恒,课内课外同步联系,使书法教育逐步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兴趣培养,增长才干

健康的兴趣和爱好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愿意主动去克服书法学习过程中困难的秘诀,兴趣爱好的产生,使书法学习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书法艺术成为学生锲而不舍的动力。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书写兴趣,进一步加强“书香翰墨校园”的建设,我校始终坚持自主练习与集体研讨相结合,成立了书法兴趣班,书法艺术社团等组织,同时为了确保活动开展取得实效,我校还选派书法造诣颇深的教师成立专业的书法协会,做学校各级兴趣班的顾问团队和引路人,吸引大量学生将书法艺术作为个人的兴趣爱好来发展,同时将学校教学与社会团体相结合。充实书法展览角,定期展览学生优秀作业、作品,通过对外开放的交流展示平台,提高书香校园影响力,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书法比赛,使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有所收获。通过学校与师生持之以恒的努力,教学的影响力已向学校各个层面渗透,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素质,在多项活动中学生都能够积累经验。

四、活动展示,培育美德

在全校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校在“书香翰墨校园”的构建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教师在墨香校园中发展自身教学能力,学生也得以在墨香校园中茁壮成长,体悟中华书法文化之美。春华秋实,翰墨飘香。为检验翰墨校园开展成果和展示学生风采,学校组织了硬笔书法作品活动展示、“我为学校题写校名”等活动,选择优秀作品在学校门口展示,用心为学生搭建展示美的平台,得到了师生、社会的好评,全面展现了永春实验小学师生的风采。除此之外,每年春节前夕,我校组织师生举行“送温暖、送祝福”义务送春联公益活动,鼓励师生学以致用,服务社区,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感受到书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悟书法艺术经历漫长时间沉淀而来的独特魅力。

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我校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将学校建设向“书香翰墨校园”靠拢,使学生充分浸润在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完善个人的审美体系,敢于展现自己的风采,并持之以恒地向着目标奋进。我校着力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传承的使命感、倡导他们弘扬书法艺术。通过有效合理的评价,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在不断练习之后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书法的自信心,同时为完善小学书法课堂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方式方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美育建设永远在路上。下一阶段,我校将大力进行书法评价方面的实践研究,进一步规范书法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以及便捷的网络互动平台,化抽象为具体,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以帮助学生寻找书法学习的乐趣。

通过“翰墨书香校园建设”,促进学校发展,引领师生成长,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奠基。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