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线上直播教学实践与理性反思

2021-12-18 12:47夏忠龙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线上教学教学实践

摘    要:结合信息社会发展趋势与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特点,“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采取线上直播教学与教学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方式、教学理念和师生关系等进行重构,从而实现以生为本,以趣促学,最大程度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教学实践 ;线上教学; 新型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2-0039-02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倡导各高校停课不停学,各高校开始进行线上教学。线上教学不仅是疫情时代的一种选择,更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基础课,为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完成预期教学目标,本文结合“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的特点,从主讲教师的角度对课程的线上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精心设计,结合课程特点及课程类型,授课过程中采用线上直播的授课方式,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避免线上教学的局限性、提升在线教学效果等,还需要进行理性反思与重新设计,以便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线上教学实施过程回溯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需要遵从历史学的方法,以时代为经,以思想派别为纬,讲述主要人物和思想流派,以客观的态度进行分析与讲授,所以,在线上直播授课之前,按照授课前、授课中和课后评价考核三个阶段来分别进行。

线上直播前,教师精心制作符合线上直播的教学大纲,基于教材、参考书目、慕课大师课等教学资源的课程PPT,并提前在学习通平台和微信群发布预习内容,预习内容包括阅读相关书目以及在“学习强国”平台搜索与“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相关的慕课资源,并把链接发到微信群里,让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为快速融入课堂和消化吸收新知识打下基础。

线上直播授课采用钉钉平台进入直播间进行授课,课程直播采用课件和教师讲授交互进行的方式,在详细介绍课程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内容并理论联系实际。在直播过程中为确保学生在线听课质量,采用随机点名提问等方式来进行课程互动。同时,借助直播优势,通过教师的声音、肢体语言等来增加课程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听课效果。不同于其他课程,“中国政治思想史”既是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一门典型的思政课程,通过线上直播授课,使学生加深对中国政治思想的认知与认同,对政治思想、政治人物、政治流派等的客观评价与正确认识等,这都是线上授课需要发挥课程思政的重点。

线上直播課程结束后,要对课程进行考核。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考核,线上教学无法监督学生的课堂状态,所以,需要采取现场考核、课程考核和期末考核多元结合的考核方式。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线上直播教学取得的成效与不足

(一)线上教学取得的成效

1.广泛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线上教学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才能全情投入、积极参与,学习效果才会更好。为了保证线上教学效果,更要注意因材施教。因此,“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线上直播授课过程中,在教学形式上,采用讲述式与探究式、交流式与互动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充分发挥了课程思政作用。新时代培养坚定政治立场、高尚道德情操、深厚家国情怀、勇于牺牲奉献的人才,这是高校教师的育人使命。尤其是“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讲到近现代社会主义时期,涉及到中国各个时期优秀的爱国政治人物和杰出的政治思想,所以,在线上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的讲授之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深厚历史底蕴,培养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勇挑重担、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课程一直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以铸魂育人。

3.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考核方法。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线上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平时成绩、课程论文、心得体会、课堂表现与期末考核等。结合线上教学特点,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线上教学存在的不足

1.技术平台的制约。和其他课程的线上教学一样,“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在线上直播过程中也受制于技术条件。一方面,教师在线上直播过程中会遇到网络卡顿、断网、信号不清晰等技术问题。“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授课过程中会为学生播放历史事件或活动的视频资料,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但是受技术条件限制有时无法播放,影响课程效果。另一方面,学生端也会受技术限制,学生大多使用手机端上网听课,“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内容量大,教学资源丰富,学生使用手机端上课的同时无法同步阅读教材和教学内容,有的偏远地区学生使用流量上网,花费不少,对学生造成一定负担。

2.师生深度交互性不足。不同于传统面对面教学,线上直播教学无法保障师生的深度交流,虽然大家同时在网络空间里,出现在同一画面,但是由于技术平台的制约,很难做到一对一的表情和情感交流,学生处于网络原子化存在状态。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在一定场域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尤其是“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需要教师生动讲授、学生及时反馈,并进行教学研讨,才能在情感融通的基础上达到课程授课的良好效果。

3.师生角色的转型不够。不同于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线上直播授课过程中,发现师生关系需要进行转型。传统线下教学及时的交流与反馈能够确保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线上直播课程过程中,教师变成“主播”“引导员”“监督者”等角色,学生变成“顾客”“参与者”“自主者”等角色,教师的传统主体功能弱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能力要求增加,尤其是课程内容较多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引导学生按照历史脉络、主要人物和流派,搜集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素材,实现传统听众角色的转型,当然,这都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自律能力的养成。

三、提升“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线上教学的思考

基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线上直播教学实践,进行了多角度的反思,除了技术平台等会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更新之外,一些理念层面、战略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思考会更有助于完善线上教学。

1.重塑教学理念。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重塑教学理念:一是从高校教师自身认知角度。作为高校教师,一定要改变对线上教学的认识,要深刻地认识到,线上教学将是大势所趋。高校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提升对在线教育的認识,持续不断地对课程线上教学活动进行提升和改进。二是高校教师要对教学活动包括线上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与提升,因为,“在未来教育中,教师要学会从技术性实践转向反思性实践,学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基于自身实践进行反思,从而不断完善与进步,解决教育问题,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所以,高校教师要反思教学活动才能提升自身课程的授课质量,提升授课水平。

2.重塑新型师生关系。不同于传统线下教学面对面交流形成教与学的师生关系,线上教学由于线上教学平台的介入,需要重新塑造引与导的师生关系。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个性特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网络学习形成强烈的代入感,并且能够自律式学习,这是引导式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相对于传统线下学习,“在线学习是典型的基于建构主义,自我驱动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

    3.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开展线上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将慕课作为辅助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以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为主要抓手,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同时,高校应加强校园数字资源建设,努力推进教学平台整合,在吸收借鉴线上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努力推进世界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从现实来看,线上教学应该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阵地。为此,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教学平台建设,鼓励校际之间进行教学资源整合;继续加强线上教学研究,提倡师生互动等适合网络教学的教学方式;继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深入推进学习革命;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阶段性成果,研究探索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努力推进课堂革命和质量革命,真正做到“以本为本”,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春枚,李智.全球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对高校教师的影响及角色重塑之思考[J].高教学刊,2021(18).

收稿日期:2021-03-14

作者简介:夏忠龙(1976—),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伦理思想史和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究”(SJGY20190507); 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究”(2019B13)

猜你喜欢
新型师生关系线上教学教学实践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消解与重构:后现代主义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新型关系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