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思政在研究生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中的协同作用

2021-12-18 12:47廖凯李立君柳建安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1年12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能力培养

廖凯 李立君 柳建安

摘    要:强化科研思政在农林院校机械工程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对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责任担当和职业规划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林业机械类研究生培养为例,从科研思政、能力培养、价值观塑造三个环节出发,提出“以科研思政为引领,研究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强化研究生知农爱农意识,夯实强农兴农本领”的新思路。师生协同夯实研究生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为打造一支强农兴农的技术队伍做好人才储备。关键词:科研思政;知农爱农;价值观塑造;能力培养;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2-0060-03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提到,“中国现代化

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強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并对青年提出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要求[1-3]。2019年是国家新农科建设的开局之年,农林机械化、智能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而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4-5]。《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涉农高校提出共识,即新时代新使命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提出了涉农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北大仓行动”推出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八大行动”新举措,打好了“基础桩”;《北京指南》实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百校千项”新项目,为农科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6-8]。

本文提出的科研思政不同于课程思政,科研思政是在科研实践中,导师通过工程现实教育环境(林地、农场、田间、果园等),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责任担当、学术素养和性格情商进行的提升和培养[9-10]。闫文德等认为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足之处突出表现为学生学习动机不纯和创新意识薄弱、导师投入不够以及自身科研能力有限等,因此难以形成研究生教育的合力,对学生能力培养造成阻碍。事实上,学生的能力培养一定要基于现实科研项目去实现,例如导师或团队的科研项目,并且要让学生浸入其中。贺山明等提出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工程技术创新能力,他认为产学研的优点就在于培养模式可以多样化,教学形式、学习模式和培养方式都可以具有多样性和时代性,关键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很高[11-13]。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一味强调跟进高大上的项目,创新应该来自于对主体热爱的激发,需要依赖导师去开启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批判精神和想象力是创新意识的源泉。刘峰等认为在国家新旧动能转化、资源配置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是确保这一转变成果实施的重中之重。

作为农林院校,培养的农林新型人才不仅表现在技术、知识等方面的与时俱进,还体现在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价值规范等诸多方面。科研思政首先要体现出人之为人应有的价值、人格、品质等要素。这也是研究生教育所要实现的根本目标。高校承担着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同时又是培养国家重要人才的主阵地。林业人才培养要基于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让学生认识到建设林业现代化的责任感、迫切感和荣誉感。

  一、研究生培养中遇到的问题

研究生对研究领域的思想认识是农林机械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隐形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象错位困惑。与工业装备研发相比,农林机械给人感觉不高大上,技术含量不高,工作实验条件也不上档次,这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往往对后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科研创新意识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2)未来发展的困惑。目前农林机械相关企业发展现状让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和投身事业充满了疑惑,部分学生认为农林机械就跟拖拉机有关,因而对这类企业根本不感兴趣,对所学专业也不感兴趣。(3)价值观的困惑。林业机械不多、不大、不强,科研实验的地方又都在山区林地,环境的不如意让部分学生心生却意,主观意识上认为从事的这些工作不能给自己带来自豪感和荣誉感。

师生对国家农林业发展战略关心不够、认识不足,在发展机遇面前缺乏敏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导师对国家政策的了解不到位,甚至没有主动去研判和分析这些发展战略对学科未来研究方向或变革将要带来的影响,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信息传递给研究生,造成了信息的闭塞和不对称。(2)研究生对国情缺乏主动了解,尤其对中国广大农村所需要的机械装备和即将到来的机械化研发热潮没有做好充分的认识准备,仍然只是关心国有大企业和工程企业的发展,错失了自己的发展优势。(3)林业机械与工程机械相比范围确实小,以后毕业工作适应的面也要窄,这让学生误解学习林业机械前途和前景不好,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加之导师在思想上没有重视这一方面的引导,使得林业机械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

针对这些现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解决好思想问题比提升学生科研技能更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否则培养的高级人才依然解决不了农林机械领域人才的短缺,这与学科的特色办学不符,学科行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就无法体现,在与其他院校传统机械工程的较量中就会长期处于劣势而无特色。引导如何看待林业机械的现状与发展,帮助学生如何认识自身的责任与担当,是在科研过程中如何融入思政,培养合格林业新型人才亟需解决的课题。为此,课题组提出了“以科研思政为引领,研究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强化研究生知农爱农意识,夯实强农兴农本领”的研究生培养新思路。

二、科研思政在研究生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中的作用

宏观来说,研究生科研思政也是课程思政的一部分,所不同的是科研思政更看重在科研实践中的思政教育,而非课程教学中。它强调在科研实践中,通过国情调研和科技发展需要,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关心所从事工作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思政与科研并进,思想与能力并行。结合团队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科研思政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林业机械化的国情教育是研究生价值观教育的启蒙

对于农林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致力于脱贫攻坚,打造美丽乡村,要让中国农民有现代化农林业,过上幸福小康生活。现代化农林业的核心在机械化,出路在智能化智慧化。科研团队对新生会开展三次林业装备现代化前沿技术讲座,围绕我国林业机械化的现状、发展,中西方差距、中国特色林业、丘陵山区林业机械化的出路和未来的中国林业产业前景,向研究生开展国情教育。因为国情教育被看作是一次启蒙教育,是研究生开启科研方向和未来工作方向的指引灯,所以在教育中要向学生传达四个信息:第一,毛主席说“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没有机械化就没有现代农业,就没有现代林业,就不可能摆脱我国粮油严重依赖进口,国家安全存在潜在危险的局面,使学生明白自己所学专业服务的对象和肩负的使命,强化学生的责任心,心底里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专业对国家的重要性;第二,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农林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巨大,机械化市场庞大且空白市场还很多,迫切需要机械专业人才,例如丘陵山区作业机械、国产化的插秧抛秧机械、干燥机械、抚育管护类机械等,很多都还是进口,国内自主研发的空间还很大,这就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多选择,让学生坚定学业信心;第三,现在提出了智慧农业的概念,下一步将是智慧林业,而林业机械化还有很多的研究领域没有解决或实现技术突破,这就给学生提出了研究发展的方向,实现林业机械化和智能化,解放人力,实现科学高效生产管理,激发学生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热情。第四,林业机械一点也不逊色于工业机械,事实上林业机械比工业机械更难做,原因就在于林业机械面对的是生命体,是柔性体,是复杂环境下的机械行为,这让学生有更多的自豪感,需要投入更大的学习精力才能完成学业。

(二)导师的言行是研究生价值观塑造的榜样

与学生聊天时,能听到有些学生对自己导师的评价,如“我们导师太拼了”“我们导师不怎么管我”“我们导师对学生的要求很高”等,中国有一句老话“跟谁像谁”,用在导师和学生之间非常恰当。价值观塑造本质上就是意识形态的培养,关系到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导师作为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其言传身教对学生价值塑造有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学生能在导师身上学到什么,导师应该给学生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在这些年的研究生培养中,团队深感责任重大,积极探索出四个必须传递给学生的价值取向。一是研究生要爱党爱国,这是做学问前要守住的基本底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导师要做好榜样,要在与学生的每一次聊天中传递这样的信息,介绍国家强大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珍惜当下、感恩国家,只有感恩才能谈报效。二是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导师对待科研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态度,要引导学生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科研工作,既要大胆创新,又要严谨细致,导师的工作作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风貌。三是冲锋在前、吃苦在前的担当精神。从事林业机械工作的人经常在山里跑,经历风吹日晒。如果导师都冲在最前面,撸起袖子戴着草帽,学生就不会有怨言,反倒会在实践中感受到导师的激励,肯于实干,敢于笃行。四是诚信是为人为学的根本。课题组对教师和学生要求“答应的事就要按时完成,答应的目标就要按时实现”,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不造假、不造谣、不传谣,师生一体,共同践行这一行为准則。

(三)思政与研究同频共振是能力培养的关键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途径有很多,影响的因素也很多,但思想与能力的协同发展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性要素。学习的层次越高,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是应该承担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则越是要求有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正如大家所认识的那样“情商要比智商更重要 ”,思政不是一味强调爱国主义,而是强调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你的责任是什么,这对研究生教育和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导师发挥着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知农才能爱农。如何知农需要导师带领、讲授、引导,导师带领学生实地去感受,在感受中明白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潜意识里有为民科研的动力。如课题组教师带领研究生去永州一家油茶种植大户调研,发现种植户最大的困扰就是市面可用的管护机械太少,不得已只能用自己改装的农用机械,人工依赖度高,成本居高不下,造成了产业规模的发展壮大,种植户请课题组在林地管护和林果采收方面尽快研发专业机具,这个诉求对学生触动很大,使其意识到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创新研发意义重大。第二,把论文写在祖国建设的大地上。教师的言传身教和以身示范引导学生将科研创新与农民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将技术研发与实际场景相结合,例如底盘设计要结合丘陵山区的立地条件,机械操作要结合农民的习惯和知识运用程度,脱离实际的设计都会给用户带来不便,造成市场的推广困难。第三,科研人员也可以是种地的农民。课题组专门组织研究生学习了罗锡文院士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的讲座,其中说到:要让农民进城,让专家种地,就是要求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来到林间地头,脚踏实地,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农情,运用知识技术解放农村劳动力,走现代化农业道路。第四,强农兴农的本领根源于对农的热爱。农村是中国最大的市场,农业是最朝阳的产业,研究生明白了这个道理,才会投身到这份事业中去,才能感觉到这片天地是他的人生价值最能得到展现的地方。

三、效果与总结

在课题组将科研思政贯彻到研究生培养实践之后,研究生的知农爱农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对国家农林业发展的总趋势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学习成果与农林实际应用紧密挂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主动要求下林间调研与种植户交流学习,不再像以前满足于实验室工作,更多的是想着自己的研究是不是能在实践中得到认可。第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提升。林业机械研发很多都是新东西,都是从无到有的机构设计与研发,学生在实践观察中,总是能想出很多的解决方案,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技术攻关,设计、制造、组装和测试一条龙地完成装备从无到有的全过程。第三,很少有学生再认为从事林业机械研发没有前途,而是将这个行业看作一个国家非常急需的人才争夺战场,因为农林机械的春天已经来到,而从事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却奇缺。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农林院校,将科研思政与研究生能力培养协同发展,以科研思政引领研究生教育,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意识,树立服务农林的志向,学会服务农林的本领,认定献身农林的情怀,这是国家林业机械化得以全面实现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松,刘志民.建国70年以来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历 程、辉煌成就与未来展望[J].中国农业教育,2019(2).

[2]张志刚,吕占军,姜惠洁,等.农业类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当代畜牧,2019(6).

[3]宋志彬,张秀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4).

[4]罗娇.研究生导师在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中的作用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11).

[5]何含杰,吴琴香,闫文德,等. “双一流”背景下林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0(12).

[6]魏萱,介邓飞,叶大鹏.“双一流”与“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地方农林高校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20(1).

[7]贺山明,廖春发,梁勇,等.产学研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20(36).

[8]倪国栋,安瑶瑶,王文顺.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的动态、热点与趋势[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1(1).

[9]刘峰,石永军.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机械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

[10]黄勇荣,蒋婷婷,刘楚珂.论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跨学科的观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1).

[11]杨柳.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6).

[12]赵振利.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3).

[13]蔡卫权,李旭东,曾庆祝,等.新工科理念下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J].化工高等教育,2020(2).

收稿日期:2021-03-07

作者简介:廖凯(1977—),男,湖南麻阳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林业机械装备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智慧农林背景下思政引领、工农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HNKCSZ-2020-ZB013);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农林机械工程类研究生知农爱农意识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协同提升”(2020JGYB147);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培养服务智慧农林富有工匠精神人才的机械原理课程育人研究与实践”(20JP003)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能力培养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