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兴趣教学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2021-12-23 19:22王永刚焦素蕊赵传春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教学创新高中数学

王永刚 焦素蕊 赵传春

摘要:之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因为相比传统的教师而言,兴趣更能从学生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调动他们学习的情绪,从而在同样条件下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和成绩。从认知角度和统计学角度等考虑,高中数学也基本符合以上规律。合理利用兴趣教学开展高中数学教学,不仅有其必要性,也有其紧迫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兴趣教学;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088

引言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有指导作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内容,如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直观呈现数学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上要思维活跃,富有趣味性地讲解数学知识,使更多的学生投入其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数学课堂的现状

高中的学习任务量大,而数学是计算和理解融为一体的学科,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做数学题。部分学生不能协调好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经常把数学作业放在最后,没有给数学学习留出足够的时间,从而也拖慢了教学的进度。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熟练度不够,基础没有打好,为深入学习数学增添了难度。而且大多数数学教师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清楚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使得教学进度忽快忽慢,不适合学生长久、穩定的数学学习。还有部分数学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接受新课程改革下的新的教学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合理利用兴趣教学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从既有兴趣找到切入点,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已经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对于自我认知以及兴趣的发展都已经有了雏形。特别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已经形成了符合自我特长的兴趣点,以这样的兴趣点为切入点,可以很好地将兴趣教学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当中。由于个体的差异性,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综合分析,如哪些兴趣是符合高中数学逻辑关系的,哪些兴趣是符合高中数学平面及立体图形的,哪些兴趣是符合基本推理以及逆向思维的,并对这些兴趣点进行综合分类,将其中的兴趣共同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比对挖掘,不断寻找适合学生高中数学兴趣培养的兴趣切入点并制订详细的培养方案,因势利导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比如,某一类型的学生对于画画以及工程类图形比较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个兴趣点结合高中数学的平面图形特征,如圆的基本特征和椭圆的焦点、焦距、方程对作画的基本影响,以及具象化的作画中涉及的投影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等,通过一步步的引导,逐渐将学生对于画画的兴趣融入高中数学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抽象事物具体化以及观察力等特长,继而以此培养他们对高中数学的兴趣。另外,学生的许多既有兴趣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而高中数学的许多知识点也与生活息息相关,既有兴趣与高中数学在生活中的共同点,也可以作为高中兴趣教学融入高中数学当中,必要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等,将生活中的场景再现到高中数学课堂当中,让学生能够切实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美,发现数学的用处,发现数学的奥妙,并将高中数学作为解决生活问题和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来应用。同时,也能够改变他们的思想偏差,使他们明白高中数学并不复杂和神秘。这样能够更深层地利用情感教学来发展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将其他学科的兴趣迁移到高中数学中来,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真正做到举一而反三。

(二)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虽然高中数学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学科,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不过通过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学生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充满成就感。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和动口,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之中,自身的认知、情感和心理能力也会有显著的改善,使得学生主动收集感性材料,从对感性材料的分析和运用中获得理性认识,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定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借助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方式,学生的创新、协作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于激发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确定合作学习主题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充分的互动协作,感受数学学习的无穷魅力,进而积极投入其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性别、理解能力不同,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上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如果学生学习数学感觉很费劲,就会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呈现出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的错觉,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成绩不理想。如果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多样化,符合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会逐渐适应教学习惯,提高兴趣,学习的效率也会逐步提升。

结束语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有新的调整,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恰当的教学方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用于学生的学习,一般是通过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成绩体现出来的,成绩的高低在短时间内是决定不了什么的,但是可以反映出学生在这段时间的学习效果。在教师和学生的不断磨合中,教师找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学生探索出最有效的学习习惯,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才会使得数学课堂呈现出意料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志平.激发兴趣,走出误区:综合高中数学教学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6(11):17-18.

[2]李晨曦.激发兴趣,走出误区:综合高中数学教学探索[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8):53-54.

[3]于永志.实践创新以完善数学教学: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认识与教学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19.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教学创新高中数学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