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研究

2021-12-23 12:09李俊东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李俊东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认知发展中所应具备的重要品格和关键能力,也是适应社会发展、提升教育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将核心素养渗透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之中,一方面可以培育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提高自我认知,另一方面可以优化教学决策,深挖教育资源,使学生得到更为全面、高效、真實的成长。因此,本文作者立足实际,对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有效实施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334

目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存在老套路、旧方法,未能将核心素养有效渗透于日常学习之中,阻碍学生的素质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立足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以下五个方面出发,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创新实施进行分析。

一、挖掘历史事件,建立唯物史观

历史是记录人类社会不断变迁的一种文化活动,从历史事件中进行探索,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客观基础,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唯物史观,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念和方法论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力和探索力。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历史事件入手,挖掘本质、找寻规律,进而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教学中,为使学生认识到秦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对此,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历史事件引入其中,如“陈胜吴广起义”“孟姜女哭长城”“巨鹿之战”等,使学生从历史事件中进行分析和探寻,进而了解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通过对历史实践进行深度挖掘,既能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基础性认知,还对学生唯物历史观的建立和形成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二、剖析史实背景,培育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事物观察意识和能力的主要方法。从史实背景入手,深入了解史实资料的时间节点和关键信息,有助于加强学生时间与空间的联系,使其得到多维度的意识开发。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史实背景进行剖析,真实再现历史事物的具体时间和时空框架,把握历史人物与现象之前的相互关系,进而巩固基础、深化理解。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从而清晰史实背景,了解时代特征。此外,根据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和时代背景,进行表格化处理,如春秋晚期的儒家代表孔子、战国前期墨家代表墨子等,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人物、时间等信息的理解,建立历史时序。

三、组织话题讨论,加强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史料进行辨析,保持真实态度与方法的一种历史素养,也是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文本特点,组织不同种类、不同方面的话题讨论活动,使学生在文献整理、史料辨析、相互求证中获得更为真实、直观的历史认识。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教学中,为加强学生对张骞通西域、西域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的学习,对此,教师可以引入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热点话题,如“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代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等,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重要地位,还使学生在讨论深思的过程中强化爱国思想,保持进取精神。

四、深化问题探究,明确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一种基础能力。对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历史问题中展开探究与渗透,结合学情和具体时间,合理设计问题、创新探究形式,使学生在学习思考中进一步掌握中心思想,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在探究问题的设计上,教师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保证学生主体的探究性和连续性。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的教学中,为加强学生对三国时期人物、事件等史料信息的理解,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①探讨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②从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到三国鼎立的形成,你认为是进步还是倒退?③赤壁之战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通过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将有助于培养其客观、理性的分析能力和历史态度。

五、探寻文化内涵,渗透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历史素养中人文追求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彰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关键标志。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化内涵展开探寻,引导学生对历史中的民族精神和伟大创造进行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认同感、归属感以及使命感。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古代四大发明中探寻历史内涵,并从张仲景、司马迁等历史人物的内在精神中塑造道德品质,这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时代特征,还使学生在民族精神、自我品质的养成方面得到有效渗透,进而推动学生主体的积极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挖掘历史实践、剖析史实背景、组织话题讨论、深化问题探究以及探寻文化内涵等策略的实施,一方面可以培育学生正确的学科素养,深化内在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效落实学科育人、历史育人、文化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夏宏业.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8(002):110-111.

[2]李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与分析[J].现代交际,2018(013):175,174.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