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方式研究

2021-12-23 12:39韩雪影程卫东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有效方式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

韩雪影 程卫东

摘要:作为一门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数学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在培养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上有着重要作用,更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数学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基础。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方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387

引言

由于学生接受教育启蒙始于小学,所以这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教育应以启蒙、培养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意识为主,加强其对相关学科和学习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尤其是在数学教育上,应该较多地教授学生相关的数学概念,在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上可以相对简单一些。其次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和计划,但实际上,大部分教师没有结合实际设计教学;盲目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压制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小学三年级阶段教师应对数学的教法进行创新。本文就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一、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师残存着以往的教学观念,将分数的提高作为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重点。过于关注数学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数学教育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没有尊重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致使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创造性思维发展受限,课堂教学质量低下。另外,在对三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有所欠缺,使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或学习兴趣不高,做不到积极主动学习。其次"一把抓"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未能找到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具体办法,无法满足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教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存在着许多难以理解的概念,而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比较差,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这种方式不仅无法有效地展开教学工作,也不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应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差异性,并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具体特征去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教师应为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远比分数重要。其中口算和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充分体现,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是提高数学水平和能力的关键。在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较好的数学口算能力能为其带来很大的帮助,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借助游戏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或者举办口算比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竞争心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口算水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判断。

2.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

在日后的教学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对口算教育由浅入深,不断拓展学生逻辑和思维能力。此外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是重点。因此,教师在作业的内容的设计,应多安排锻炼内容。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锻炼。通过使学生能够充分运用到自己真正学会的知识,解决教师布置的作业。例如:在《周长》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完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习题的训练。让学生用尺子量长方形橡皮的长、宽计算橡皮的周长,随后,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将两块同样的橡皮拼接在一起后周长有什么变化、怎么计算”。借助对问题的延伸、转换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感悟拼接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拼接图形的周长不是对边长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减去拼接处的边长。”让学生明白除了公式以外仍有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学习,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以此,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在数教育中应当重点培养。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去理解数学问题。培养三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等能力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更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借助多媒体将各种优秀教学资源整合并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给予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把复杂的知识具体化。比如:在《吨的认识》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大象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对"吨"这个概念有一个最主观的感受。其次,是通过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普遍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融进故事中。如:在学習了重量的相关概念后,为了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如,教师设定情景“邻居家的孩子在一起玩比赛跑步,除了一位胖胖的小朋友外,大家都跑的比较轻松。”然后,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为什么这位小朋友跑这么慢?”这种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却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巩固学生对重量相关概念的知识。

4.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所以综合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一把抓"未能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就很难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长期下去会减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因此需要教师因材施教,针对不对学生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学习强度较强的学生来说应着重训练其创造性思维,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应对其基础知识进行巩固,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从而促进所有程度的学生共同进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

结语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生在小学学习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应教师应当重视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学生打实数学基础知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普及素质教育的理念仍然要继续。因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都深深影响着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建立打下基础,铺平其未来学习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玉焰.有效探究合理接受——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谈学习方式的选择[J].新课程(中),2017(12):215.

[2]王振国.试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式[J].新课程(小学),2017(09):81.

[3]孙文海.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4(12):129.

猜你喜欢
有效方式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巧用现代教育技术
浅析小学三年级语文中的创新教学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日记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中的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以需求为导向推进社区教育研究
为课堂注入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