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以读为本”落到实处

2021-12-23 12:39李慧媛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7期
关键词:以读为本小兴安岭枝条

李慧媛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7-429

語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的问题,更重要的还要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从读中感知内容,从读中把握重点,从读中感悟文本,从读中迁移运用。本文想就语文课堂的一个方面——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一、引导学生从读中感知内容

感知是理解的基础。学生初读一篇文章,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种感知,应是“鸟瞰式”的、“全景式”的。如果课文是写人的,就要大体上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是记事的,就要知道这件事的大致过程。如果是说明性的,就要知道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初读要让学生读得充分,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读的方法是先让学生自由读,在读中自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师及时巡回指导和帮助,也可穿插同桌、小组互读。为检查读的效果,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当众读课文,并说说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二、引导学生从读中把握重点

当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之后,教师就要针对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把握学习重点。这既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教给学生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所谓重点,就是课文中具有关建性、主导性的内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段落。选择重点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不先下指令,只做启发和提示。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我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我们可以抓住哪一段来深入理解内容?”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大都能够提出抓住文章中心段来学习的建议。当然,学生也会提出不同意见,此时,教师更应加强引导 ,让学生在比较中求同存异,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只要明确了学习重点,其阅读过程才会是高效的、深入的。

三、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

感悟就是让学生读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1、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常常是在品词、品句、品读以及情境体验中进行。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为了让学生体会“抽”用得真好时,我让学生读句子“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想想“抽”可以换上哪个字来理解,学生联系句意,不难说出“生”或“长”。那么用“抽”字妙在哪?我让学生查字典,引导他们正确选择“抽”的字面意思是“ 用力拔出”,在此基础上,联系上文“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反复朗读,结合插图展开想像:枝条是怎么长出来的。由此自然悟出“抽”在这里形容枝条长出来,形象地表现了枝条长出时的力度和速度。这样抓住关键词句品读,就能品出语言的生动传神,领悟作者遣词的独具匠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2、阅读教学还应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文本,其形式虽然是一模一样的,但学习者由于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在解读其中的内容与思想时,可能会出现不尽一致的理解与价值取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正是语文学校的精彩之处,也是诱人之处。教师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引领学生阅读、思辩,达到自己解读课文,深入思考联系实际,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引导学生在读中迁移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必须加强运用的训练。迁移运用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因此,学生学会积累后,我抓住时机教会学生学会运用,并在运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一年级《四季》一课,在指导背诵之后,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季节,再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景物,仿照书中的语言说话,学生说得可不错:桃花红红,她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西瓜圆圆,他大肚子一挺,说:“我是夏天”;黄叶飘飘,跳起舞说:“我是秋天”;北风呼呼,他对孩子们说:“我是冬天”。另外还要有机地把读和写结合起来,适时地引导学生把从课文中领悟到的一般的写作规律、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已的写作当中,逐渐形成能力。例如,在学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后,大部分同学认为文章“概括——具体(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总结”这一结构安排很巧秒。为使学生掌握这一叙述形式,我在课后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家乡》,要求学生仿照《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叙述形式作文。结果,全班学生都能运用这一结构形式写出一篇非常不错的作文。有些学生还创造性地运用了文中的一些词、句,使自已的作文增色不少。

总之,通过有效的阅读实践,提升阅读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阅读教学应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朗读,促进学生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才是高效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提高,使“以读为本”这一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以读为本小兴安岭枝条
闪光的枝条
冬天的枝条是破折号
小兴安岭重点林区食叶害虫种类调查与多样性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以读为本”
以读为本 关注生成
绝句
对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低山丘陵区云冷杉林生长状况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冬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