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京津冀打造特色园区的路径

2021-12-27 01:31许爱萍
开发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张江京津冀园区

许爱萍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2.天津社会科学院 产业发展研究所,天津 300191)

提要:在国内外产业发展环境产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园区特色的重要性,对标对表国内先进园区,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通过高起点规划谋个性,擘画特色园区发展蓝图;审时度势辨优势,规划产业发展梯队;高处落子谋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实施高水平招商引资蓄足后劲;引培并举,夯实园区人才库;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推动人、产、城融合,提升园区高素质人口承载力等方式,推动园区构建起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塑造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战场,园区产业转型升级不仅仅直接关系到产业的当下与未来,更关乎城市在全国乃至全球竞争榜中的位次。随着全国各地均鼓励企业退城进郊,园区作为企业集中承载地的角色得以强化。在经过“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粗放式发展阶段后,京津冀区域部分园区由于产业特色不鲜明,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园区陷入低水平竞争、经济增长乏力的怪圈;部分园区立足地方特色,不断改变园区经营理念,推动产业更新换代形成特色园区,成为区域经济的“翘楚”。在疫情对产业“洗牌”和对园区发展格局产生“破坏”的前提下,在“十四五”时期,国内双循环格局将处于初构阶段,这既是园区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挑战期。京津冀园区须高度重视园区特色与高质量发展问题,积极抢抓机遇,寻求园区借势而起、再次开篇破局的可行路径。

一、特色园区理论研究

特色园区理论研究最早要追溯到产业集群理论。波特最早从地理学的角度对产业群进行定位,认为大量相关产业和机构集中于一地,能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持续创新能力并降低企业进入风险,进而能够形成竞争优势。马丁[1]探讨了存在聚集经济条件序列区位竞争的结果,他认为赢得第一次区位竞争使得一个区域对下面的企业更具吸引力。所以,第一个企业可能获得较高的财政激励,而第二个企业则可能获得的补贴较少,但其却可从产业聚集的外部经济中获益。马丁指出了第二个企业与第一个企业做出相同区域选择的可能性,因此,也就有可能形成一个产业群,在同一区位的企业随着外生的 (自然的)相对成本优势与内生的 (获得的)聚集优势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所谓特色产业园区,是以区域特色产业为基础,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新形势和城镇化进程合理集聚的要求,以优势企业为主导,适当集中布局,促进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的专业化产业区,是产业群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

关于特色园区研究更多集中于国内学者。袁力指出特色产业园区的发展,抓好规划是前提,因地制宜是关键,产业发展是重点[3]。徐伟等人提出,由于特色园区聚集的都是相关产业,园区采取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水、电、路、污水处理等统一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园区运作机制灵活,服务到位,为企业节约大量精力、物力,与其他工业园比,具有独特的优势[4]。作为微观尺度的区域经济表现形式,特色园区能够促进区域特色产业相关的高素质经济主体实现优化组合,且在规模经济上更具优势。侯雪等人提出对于调整发展园区,要挖掘园区与地方的产业特色,寻找园区发展的突破点,推动园区专业化发展[5]。特色园区往往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园区规模不大,产业集群趋势明显,走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之路,是众多行业标杆企业的诞生地。因此,特色园区往往是所在地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各地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二、打造特色园区是当前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特色园区具有高投资强度、高经济密度特征,且与周边产业关联度高。中国提出的双循环是以国内国际循环互动来促使国内经济发展,带动全球经济复苏,从而实现互利共赢、互联互通、双向互动[6]。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打造特色园区是各级政府值得思考与借鉴的园区经济发展模式。

(一)特色园区是提高投资强度和经济密度的最优方式,契合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

当前,天津、河北大部分园区正经历着由生产要素聚集向产业主导的发展阶段,普遍面临着布局散、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发育不健全、产业链内部协同度不高、集群化不足、产业生态尚未形成、智慧化建设不足以及疫情防控期间人员管控等问题。“唯规模、唯GDP论英雄”的固有思维正在被逐渐打破,特色园区作为在单位空间上的经济载体,以创新发展、集约发展、特色发展的模式,通过归集同类型的产业,能够实现产业资源的高度集中,有利于缩减运输成本,加速技术溢出,构建起高效协同的产业链条,有利于加速资源配置,进一步降低成本。特色园区概念契合了京津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京津冀区域以更低的能源、土地等资源消耗,支撑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经济发展要求。

(二)有效应对园区产业体系孤岛化发展弊端,提高京津冀区域内园区经济韧性的支点在园区特色

特色园区能够提高现代产业体系的弹力。当前全球产业链呈现水平分工结构,京津冀区域内各园区已成为国际产业资源的重要承载地。一旦遇到自然灾害、社会动荡、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危机,园区产业就会面临冲击。由于外部风险极有可能对单一产业造成不利影响,特色园区往往以单一产业沿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受外部影响较小,可以随时平衡潜在的风险。因此,在疫情常态化发展趋势下,特色园区能够以系统集成思维建立产业链体系,克服园区产业体系孤岛式发展的弊端,增强园区产业体系的弹力,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稳健与高效发展。

特色园区能够提高对优质产业要素的吸收力。在市场规则的作用下,特色园区因形成优势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对与主导产业相关的不同产业优先发展次序进行安排,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有序推动不同生产要素在梯队间的流动和利用,形成要素集中、产业集聚、技术集成、经营集约的产业集群。目前,“走一步,看一步”亦步亦趋式的园区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谁能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围绕当前重大科技创新以及居于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超前规划和布局一批未来产业,谁就能获得高附加值回报,未来产业是园区赢得先机的关键。因此,在规划中,特色园区将有力消除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不利因素,集中力量发展主导产业,兼顾发展潜力产业,优先布局未来产业,能够实现以主导产业引领当前,以未来引领未来,合理有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色园区能够提高京津冀区域显示度及产业发展张力。特色园区有利于特色产业在短时间内做大规模,在政策引导下,往往通过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提品质、创品牌,在短时间内做强首位度产业,辐射带动同一区域内园区相关产业快速成长,显著提高区域显示度。特色产业园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往往相融互促,浑然一体,因此,在京津冀区域发展特色园区,能够有效提高各园区产业的张力,进而扩大京津冀区域显示度与外部强影响力。

(三)产业链脱钩论倒逼京津冀园区重新思考自身定位,谋划自身发展的新路径

长期以来,全球生产要素以市场化方式自由流动,形成了全球水平分工的产业链布局和供应链结构,园区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节点。我国园区是引进外资、对外开放的产物,是外资企业全球布局的主要目的地,“产业链脱钩”所带来的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已对京津冀区域的园区在增加出口、吸引外资、引进高新技术等方面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并且该影响有扩大之势,这些外部环境变化将带动京津冀区域的园区发展方向、产业发展重点领域产生重大变化。京津冀区域的各园区必须立足区域特色,抢先谋求“突围”的新思路,减小外企“撤资”、国外订单减少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新旧动能转换变动期园区发展须明确个性,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随着园区数量的增多,京津冀区域内园区间出现功能重叠、资源错配、招商引资“竞赛”等现象,园区在走向同质化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以往的光环。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日益增大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京津冀各园区必须紧抓机遇,由粗放式发展向产业集群化发展转变,实现自身蜕变。要通过反观自身,重构核心价值体系,准确把握园区个性、特色,实现经营方式集约化、精致化发展,打造特色化产业“高地”,进而发挥园区的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扩大有效投资,实现质量、效率、动力变革,重新发挥京津冀区域内各园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

国内的张江科学城、苏州工业园立足自身产业优势,注重园区规划特色、产业特色、环境特色、产业生态特色的打造,成为值得借鉴的典范。

(一)张江科学城:立足两大首位度产业,打造园区良好产业生态,放大园区特色

1992年,张江高科技园开园,成为第一批国家级新区,面积仅17 km2,立园使命就在于发展高科技产业。2011至201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康桥工业区、国际医学园区、周浦繁荣工业区纳入张江核心园区范围,园区面积扩大到79.7 km2。2014年12月,中国(上海)自贸区扩区,张江高科技片区37.2 km2被纳入其中;2017年7月,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复原则同意《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规划总面积约95 km2。

1.蓝图引领,规划塑造产业“头雁”,形成园区产业基础特色

在1992年建园之初,张江就编制了《张江高科技园区结构规划》和《张江高科技园区土地使用调整结构规划》[7]。1995年,张江又重新编制了《张江高科技园区结构规划(调整)》,可见,张江随着产业发展与用地需求,不断调整土地使用结构,并同时进行首位度产业筛选,剔除低端产业进入,此举为保障日后张江产业高端化发展打下基础[8]。1999年,张江启动了“聚焦张江”战略,张江选定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作为要培育的“头雁”,提出了“北有中关村,南有张江园”的战略构想。此后,“医产业”“E产业”两大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园区首位产业。2017年,张江科学城正式批复成立,旨在聚焦重大战略项目,不断优化园区创新生态,打造世界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引领产业发展,此举为张江科学城两大“头雁”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2.集中精力打造两大产业集群,放大园区两大产业的特色

得益于历史累积的产业资源优势,张江科学城明确了集中区的功能定位,园区不断根据生物医药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强化两大产业创新创业政策及产业配套环境,聚集了大量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了两大特色产业集群。一是打造了全球知名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目前,张江科学城生物医药生产、研发企业聚集,成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型科技中小企业、各类研发机构的天堂,也成为上海最重要的高端医疗器械制造基地之一,并逐步向医疗服务领域拓展。在全球排名前10的制药企业中,已经有7家在张江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张江科学城逐步推动形成了新药研发、药物筛选、临床研究、中试放大、注册认证、量产上市的完备创新链,具有国内最优的医药产业创新环境,吸引全球同类产业、企业、产品向心聚集。二是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自1992年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张江成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区,共有307家相关企业,聚集了一批国际知名集成电路企业。全球芯片设计10强中有6家在张江设立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全国芯片设计10强中有3家总部位于张江。张江形成了设计、制造、封测、设备的完整产业链,完成中国最完善、最齐全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布局,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领头羊”,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重要节点。

3.打造新型居住区,为园区特色化发展“定植”人力资源,塑造园区特色环境

1992年完成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土地使用调整结构规划》将园区分为科研区、工业区和居住区三大功能组团,位于中部的工业区约占园区总用地的2/3,将管理服务和大学科研区与居住区完全隔离[9]。这一举措因将园区生产功能与生产、生活配套功能割裂,生产与生活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园区发展的弊端逐步显现。因此,在1999年出台“聚焦张江”战略后,张江逐步兴建了紫薇公寓、科技公寓、张江东区人才公寓等[10],并分批投入使用,形成了不同物业档次的住宅聚集地。公寓功能定位、选址、户型及面积等依据产业发展需要而定,例如,张江东区人才公寓位于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园一号地块,方便服务医疗器械企业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加班人员及访客需求。由于张江摒弃了原有的过于强调追求GDP、过于关注生产的线性思维,将生活、医疗、教育、娱乐等配套设施与生产功能紧密结合,从而使进入新城的人口产生了很强“根植性”,园区可稳定地聚集大量高素质人口,为园区的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二)苏州工业园:思维领先,政策领跑,打造一流园区标杆

苏州工业园始建于1994年,园区覆盖近300 km2,2020年,全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900亿元。全区超过600家外资企业,投资来源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涵盖16个行业企业,主导产业包括电子、医疗、信息化、新能源等,是我国一流园区的标杆。

1.设计产业培育梯队,构筑特色产业体系

产业梯队培育有利于平衡多个产业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产业梯队的培育往往将首位度产业、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但不具备成为“头雁”“领头羊”的产业、处于跟跑地位或者有培养价值的未来产业分别纳入培养计划,并给予适度政策倾斜,引导形成层次有序的产业发展梯队。基于园区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苏州工业园合理筛选产业,形成了“2+3”特色产业体系,即“2”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两大主导产业,也就是首位度产业;“3”为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三大特色新兴产业,“2+3”特色产业体系设计使得园区产业体系与园区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更相匹配。梯队培育式思维下,通过为不同产业提供不同的培育政策,将对不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做出区分,为产业间广泛存在的资源和市场竞争做出一定的规定,更有利于优势资源向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两大首位产业集中进而形成规模优势,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间更加匹配,从而使园区绩效领跑全国。

2.思维领先,坚持“政府+市场”发展模式,提高园区管理服务品牌特色

在园区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往往发挥关键作用,此时,决策者在投入—产出的线性思维下发展,关注点集中在园区硬环境建设上,园区管理会出现较大条块分割问题。在园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一般要靠市场主导发挥作用,在此阶段,政府则主要停留在软环境的建设上。例如,苏州工业园在经过初期发展阶段后,根据企业发展需求,积极推动软环境建设,向国家递交了《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总体方案》,提出了打造中国开发区升级版、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提升国际化开放合作水平的发展目标,并于2015年获得批复,苏州工业园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随后,苏州工业园积极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统筹推进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每年确定一批重点改革任务,形成一批改革创新举措,其中部分改革试点成果在国家和省市不同层面得到复制推广,园区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在全国叫响了苏州工业园服务品牌。

3.政策领跑,项目引导,打造国内一流园区,塑造园区创新生态特色

苏州工业园适时打破常规的投入—产出思维模式,以“抢抓”资源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园区区位、自然资源、政策等优势,以创新生态塑造为突破口,提高园区招引资源的“魅力”。例如,制定出台《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创新产业引领、原创成果转化、标志品牌创建、创新生态建设四大工程,累计建成各类科技载体超600万 m2、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0多个、国家级创新基地20多个。在确立“2+3”特色产业体系的基础上,对产业发展所需配套及环境进行改造,形成有利于资本、技术、产业链标准聚集的良好产业生态,进而在区域内打造出有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环境,整个园区产生了一个能够自动促进创新的生态系统,实现园区绩效持续提升。

4.蓝图引领,打造宜业宜居环境,塑造园区产城融合特色

苏州工业园牢固确立“无规划、不开发”的理念,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一张蓝图绘到底”,制定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提升园区作为产业功能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并配套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划管理制度,确保规划得到严格执行,切实提高了园区居住、医疗、教育、交通等社会服务配套功能,全面提升了人才居住环境,园区成为研发设计、创新转化、场景营造、人才集聚、社区服务等生产生活创新要素的主承载区。

四、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京津冀打造特色园区的可行路径

在园区规划及发展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园区特色是塑造园区产业格局的关键,将特色培育理念贯穿规划的始终,为园区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高起点擘画蓝图,使园区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特色更特。

(一)高起点规划谋个性,擘画特色园区发展蓝图

量身定制园区发展规划,提高园区显示度。一个园区的特色化发展绝不能盲目跟随,必须科学规划,量身定制。要将园区规划视作为一项根本措施,在国内外战略格局变化和京津冀区域功能定位动态变化及发展中重新思考各园区自身定位,在与北京中关村的对比与互动,以及与跨区域更大范围的对比与互动中寻找园区个性,以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为目标,从区位、政策、产业、环境、人的发展等角度出发,以园区功能优化为基底,规划“三生融合”的空间综合体。

加强政策优化和顶层设计,提高园区政策“区分度”。要系统梳理园区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政策体系,通过规划设计系列政策措施集成工具包,形成引导企业扩大有效投资的面上政策“工具箱”,涵盖多维度一揽子促进产业投资的密集政策。要对标国内先进园区,从土地、金融、服务等环节找准投资增长点,通过“拔高”现有政策、出台新政策等方式,拔高京津冀区域园区政策的高度。

优化津冀两地园区政策供给,为吸引更多北京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来津冀两地发展提供政策的精准供给,为解决两地产业集聚度不够高、领军企业不够多、品牌影响力不够强的难题进行铺垫。利用政策这一有力工具,围绕产业链、投资链、服务链、人才链,为聚集创新要素创造优质有效的制度供给,形成更有利于领先技术、创新产品、高端人才、产业资本、支撑平台和创业载体六大要素集聚的政策体系,吸引产业、资本、人才进园区。利用京津冀各地高新区、保税区、自贸区等各类特殊功能区的政策优势,广泛吸收高校、创投、发明者、企业等各方意见,规划设计更具活力的科技创新协同体制机制,为区域拓展更加开放的制度协同优势。例如,联合三地出台推动京津冀园区体制机制协同创新制度,依法保障京津冀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再如,推动京津冀三地统筹联动,强化知识产权战略,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驾护航。推动三地联合出台健全的知识产权案件移送、信息通报等制度,健全跨部门、跨区域行政执法协作机制。

(二)审时度势辨优势,规划产业发展梯队

画出地区产业地图,摸清家底。首先,要立足于京津冀区域大框架,为本区域科学把脉,向后追溯区域发展演变历程,厘清区域发展脉络,明确区位优势;其次,要将产业研究与招商服务相结合,对园区已有招引企业展开系统梳理,清理“家底”,通过分析招商难点,明确产业发展的长板与短板,从而画出园区产业图谱,为明确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奠定基础。

以梯队理念探索产业规划。园区产业梯队规划的思路是要将产业发展与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相挂钩,与满足未来庞大国内市场需求相联系,通过新产业梯队培育与市场需求的协同发力,以产业规划为抓手,打造“头雁”“雁阵”,形成“雁阵规模”效应,要选定、培育首位产业,打造园区产业的“头雁”。一方面,要瞄准国际国内产业发展新趋势、新方向,系统梳理产业资源,绘制产业地图,高标准规划建设产业园,具化产业地图,以链条化、高端化为主攻方向,延展产业链条,打造覆盖上游原料、中游生产、下游应用的产业全链条。另一方面,要紧抓龙头企业和旗舰项目,抓好上下游产业配套项目建设,做强产业竞争力内核,在规划空间基底上打造特色高地,提升产业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力争在局部地区形成竞争力极点,发挥“引擎”效应。多梯队培养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培并举,培育优秀“个雁”。一方面,规划中要抓“个雁”提升经济总量,以“个雁”培育壮大产业梯队规模,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增数量、上规模,加速构建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另一方面,规划中要体现以抓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产业高成长性为衡量标准,选取“三高三低”产业(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项目为抓手,吸引相关产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发挥带动全局作用,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培养种子选手。要放眼未来产业,制定培育未来产业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加强对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及新产品、新业态的关注度,瞄准北京原始创新资源,规划布局交叉应用领域,为产业梯队发展培养种子选手。

(三)高处落子谋势,规划发展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围绕首位产业链条进行整链条布局,形成产业集群。围绕首位产业加强配套跟进,实现全面展链、补链,在园区形成多点支撑、上下游联动、协同发展格局,使单打独斗的企业转变成以产业链关联为纽带的产业集群,提升园区经济抗风险能力。立足园区各自特色,推动产业相促相融、协同协作、集聚发展,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链跨区域协同,形成“一心多极网络化”空间布局。

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梯队培育机制,塑造园区战略新兴产业梯队分布格局。围绕国家重点支持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结合园区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和科技企业成长规律,为区域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梯队培育机制设计改革方案,打造一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及新地标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重点支撑、分层次培育的发展格局。

谋划产业链延展,培育首位度产业。提升单条链在本区域所处位置,形成首位产业。立足区域发展特色以及产业发展现实,结合国家及区域产业发展战略,拔高现有产业高度,强化特色,确定中长期支撑园区发展的第一优势产业,为园区发展树立产业地标。在产业选择上,要结合优化产业结构的任务,确立首位产业梯队培育发展思路,选准近期、中期、远期不同的首位产业。首先,要将拉长板作为特色园区发展的首要工作任务,结合京津冀各节点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选择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适合区域资源禀赋、契合转型升级需要的产业领域作为园区首位产业;其次,要适度前瞻,紧跟国内外先进园区发展模式,放眼未来中长期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向前推演,找到区域与未来的关键连接点,预先培养具有地区引领性、先进性的产业。在培育方式上,聚焦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等,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力争从打造单项冠军集聚方面实现新突破。

(四)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实施高水平招商引资蓄足后劲

规划密集的招商扶持政策,推动优质产业资源向园区集聚。立足于园区规划、产业布局以及发展导向,紧抓招商这一关键,建立高效招商体系,确定高质量招商战略。引导科技、招商、财政、国税、地税、人力社保等部门针对每一单一产业特点展开研究,制定从创新端到应用端,涵盖落户、用地、增资、研发、经营、上市等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体系,引导园区产业服务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

开展对京高质量招商行动,为落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津冀两地定期开展“对京招商”,针对现有未利用土地,严格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吸引更多北京优质企业到天津、河北园区投资或延伸业务,打造园区新增量。推动产业导入精准化,要不遗余力引导和吸引符合园区产业发展梯队的企业向园区集中,使园区成为同类型产业发展的“集中地”。优化企业落地服务,牢固树立“招商、安商”的服务意识,对落户企业和项目提供“一条龙”服务。打造一只精明强干的专业化招商队伍,强化考核,要将投资主体实力、项目发展质态、项目落地速率作为重点考量因素,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体系,深化招引流程改革。

开展集群式靶向招商,增强项目的补链、壮链、延链功用。根据津冀现有主导产业以及未来规划的首位产业,围绕产业链的各关键环节,打破区域限制,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知名上市公司、行业前三和央企项目、总部机构、龙头企业、旗舰项目、功能平台,开展重点项目招商,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载体落户园区,构建“以我为主”的京津冀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增强产业韧性。

(五)引培并举,夯实园区人才库

开展高水平引智工作,让人才能干事、愿干事、干成事。积极落实国家及区域人才政策,引进一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团队和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京津冀人才职称互认制度落实,优化、细化园区人才配套政策,推动三地在职称晋升、岗位聘用、人才引进、培养选拔、服务保障等领域实现平等互认。对产业急需的顶尖人才,要实行一人一策、特事特办,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顺应当前“项目随着人才走”的发展新趋势,实行“引资+引智”并举的招商政策,招引国际顶尖人才和团队带动项目和资金落地。制定、落实人才引进绿卡政策,完善海外人才生活工作需要的居住证制度,让持卡人才平等享受到人事档案管理、户籍办理、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社会保险、住房保障等服务。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匹配园区多元化人才需求。推动京津冀区域高校与三地园区内企业间对接协作,搭建跨区域校企合作平台,使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贯通融合,构建京津冀区域产教融合的良好生态。通过高层次创业培训、京津冀人才交流合作、开放式培养、人才培训班等模式,加大对国际高层次创业人才、产业领军人才、高技能工人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建立和完善现代学徒制度,鼓励京津冀内有特色产业基础的园区建立大师工作室,以校企合作开展混合教学、联合培养等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符合产业要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六)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

树立京津冀科技协同发展的统筹观念,加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设计,打造类中关村环境,推动京津冀产业园区融入京津冀科技创新生态圈。要高度重视园区创新生态建设,将园区创新生态建设视为新动能发展的关键。对比中关村,更新、出台园区产业政策、创新政策,出台类中关村生态环境规划,推动区域融入京津冀创新生态圈。园区创新生态塑造必须符合园区实情、产业实情,要充分考虑到京津冀主导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位置,高度重视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解决从“0到1”的难题。要制定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制度体系,让企业成为核心技术的掌握者,彻底改变企业核心技术“化缘”问题,使企业获得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在国家大力推动信创产业发展的大战略环境下,抓住全球产业分工调整的大势,重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制定便利相关企业发展的政策条件,例如,京津冀范围内各园区制定信创产业专项政策,推动芯片互连、高安全以太网交换芯片等关键技术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京津冀信创产业获得发展先机。

全面优化孵化器载体建设,创新孵化器运营机制,进一步扩展孵化器和创业服务中心的职能。围绕园区主导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制造业上下游配套提升。加强基础性物业服务、入驻服务加快向管理培训、法律咨询、项目申报、产权交易等增值服务拓展,加速引进科技中介机构,提升中小企业创业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低效用地改造,保障优势产业用地需求。实施“腾笼换鸟”计划,加速淘汰生态环保不达标、与园区主导产业契合度不高、产出效益和资源消耗不匹配的项目,并通过“多方参与规划、业主投资建设、园区管委会保底承租、企业运作管理”等方式,盘活闲置用地。将园区首位产业梯队培育思路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总方案中,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用地指标重点支持首位产业发展。

从市场主体需求出发,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上海、苏州等园区做法,强化预审批、简程序、减环节,提供全流程、全方位服务,打造全要素产业生态圈。围绕企业发展需求不断改善楼宇环境,搭配建设甲级写字楼、酒店等商业服务设施,全面优化商服配套。

(七)推动人产城融合,提升园区高素质人口承载力

提高园区配套,打造有品质的园区生活环境。依据特色园区产业集聚效能、最佳规模、园区地形位置、人口规模确定产业、居住和服务空间融合方式以及基础设施规模[11],依据产业人才特点为园区建设多样化的居住产品。要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利益的模式,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举,加强园区生态环境保护,为园区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天津、河北两地须加快园区与中心城区的公交、地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中心区与进入园区交通的“最后一公里”。

围绕人的吃、住、行、娱乐、购物、就医、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优化公共服务。对于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高端人才相对比较集中的特色园区,建设国际学校、国际性医疗机构、国际化购物场所,充分满足国际人才、高端人才的消费需求。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园区的智慧化和宜居品质,为园区打造人本化、智慧化、便利化的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张江京津冀园区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干细胞转化医学产业基地简介
张江:不断迭代升级的科创之城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张江高新区普陀园科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