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2021-12-28 23:22曹锦羽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12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策略

曹锦羽

[摘    要]受到传统教育的制约和限制,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校重视和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这样就会使得他们的心智出现早熟的倾向,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自身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越来越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需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入游戏教学,通过游戏教学,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其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缓解消除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全身心地处于放松状态。提高满足感和幸福感以及喜悦感,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策略

在实际的心理健康课程中,教师总是想要让小学生多学习理论知识,强制性地让其背诵和理解相关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感和疲惫感。因此相应的教育学者需要针对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分析潜在的原因,从根源上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和效率,让学生可以自行调节情绪,健康快乐成长。在此基础上加入游戏教学,通过不同类型的游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其在游戏中消除负面情绪。

一、游戏教学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游戏是现阶段小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其自身的存在可以给学生带来无尽的快乐,并从中接收到相应的知识。所以应用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游戏的趣味性和普适性,更好地引導其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在游戏中掌握技能,加深并强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其自身的教学难点就在于需要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因为小学生其自身年龄较小,还尚未掌握语言知识,不能清晰地表明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内心想法,加上对于心理健康知识认知不够,所以很难描述自己的心理变化。这样一来就会限制和制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和实施,限制他们的全面发展。游戏教学法的加入可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有效缓解紧张的情绪。

二、游戏教学法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性

游戏是近几年新型的教学方式,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深化,素质教育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很多学校已经将游戏教学法引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开展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一)目的一致

游戏教学法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具有一致性,具体来讲,在小学心理教育过程中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或者是类型的游戏教学法,其最终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以及健康的成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明确游戏的内容和流程,巧妙灵活地设计游戏,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游戏教学。

(二)结果一致

游戏教学的实施和开展,是以游戏为基础和载体进行的,在此基础上需要将游戏的内容和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游戏教学是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服务的。

(三)需求一致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将他们全部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游戏活动中,在游戏中快乐的成长和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时间较少

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他们更希望学生可以在小学阶段打好知识基础,加上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并不是主要必修课程和考试课程,很多教师都认为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甚至很多教师会借用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讲解其他的知识。这样一来心理教育课程的时间逐渐减少,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也不能被有效的解决。

(二)师资力量短缺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是由班主任或是德育教师组成的,在这些教师中没有专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更没有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采用自己的方式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由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掌握基础理论常识的专业教师进行教学。

四、游戏教学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分析学生的认识情况和发展变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步入学习知识阶段,在此阶段中他们受到来自家庭、学习、同伴之间的压力,他们没有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就会使得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其产生焦虑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加,会接触不同的社交圈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喜悦感和成就感以及满足感,与之相反,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会使得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学生在此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情感逐渐发生变化。

(二)充分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

由于学生受到家庭教育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自身的性格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拥有不一样的思维和想法,每个人的行为举止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之前需要先了解他们的不同和差异,考虑到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游戏情境,不同种类的游戏,提高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开展益智类游戏,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正确地面对挫折,面对困难时要树立信心和勇气,认清自己对社会、对朋友、对于同学的责任,以此增进集体之间的信任和交流。

(三)增加合作类游戏

教师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提升游戏的质量和效率,还需要让其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现阶段的小学生,学习和模仿能力极强,让他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找到规律和技巧,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例如:(1)教师准备一定数量的白纸,每张白纸的面积都相等,白纸的面积必须大于双脚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布置游戏规则,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的男生和女生数量相同,每名学生脚下都需要踩一张纸,最后一名学生需要手里拿一张纸,将这张纸依次传递给前面的同学,直到传给第一名学生,将其放在前方的脚能跨到的地方,后面的人依次进行挪动,最后的学生需要将空出来的纸,再向前传递,最后哪一组用最快的时间到达终点即为获胜。这样的游戏模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激发自身的竞争意识,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知道集体的力量。(2)将参与游戏的学生平均分为两组,让每名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记住自己左手边和右手边牵的学生分别都是谁,在此基础上进行报数,报数为“1”的学生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进行移动,报数为“2”的学生需要按照逆时针的方向进行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需要找寻原先左右手的同学,进行合作将“锁”打开。

(四)增加益智类的游戏

在引用益智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游戏的难度,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情况,把握设计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时间将游戏引入其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播放班级中一名学生的图片,让下面的学生针对着装、发型等等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这名同学走出教室,躲在其他同学看不见的地方,进行提问:(1)刚刚那一位同学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2)他衣服上面有什么图案?(3)衣服的版型是什么样子的?有纽扣吗?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学生观察到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在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的存在,以此激发情感上的共鸣,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之间彼此更加的了解,建立友谊,在同学出现问题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第一时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上述针对游戏在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应用和实施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实际情况参与到游戏中,从而感受到个人情绪的变化,进行清晰的自我认知,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尽快消除,提升自身的心理水平和能力,加深并且强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在此过程中同样需要转变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获取相应的满足感和喜悦感,以此促进其自身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推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沛.游戏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187.

[2]李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9:64-66.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法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策略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