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旅游门 不负流浪心
——一名日语导游的职业生涯

2021-12-30 09:23王建臣
当代旅游 2021年30期
关键词:日语导游客人

文 图/王建臣

(上接10月中旬刊)

(五) 外交场合显身手

那时外语导游被称为“民间大使”“对外交流的桥梁”,在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能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这一点,京哲深有体会。京哲曾接待并陪同日本东京都板桥区长、区议会议长等率团前来拜会北京石景山区政府,也曾接待并陪同东京都大田区政府代表团与北京市朝阳区政府进行友好交流,接待并陪同过日本公明党青年党员访华团,接待并陪同过很多日本的演艺界明星。接待这些日本政要和社会名流给京哲的导游职业生涯增添了绚丽的色彩,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京哲曾于 2017 年 8 月陪同日本东京都板桥区区长坂本健先生访问石景山区,在拜会石景山区政府时,京哲担当日方代表团的翻译。本来日方事先给京哲提供了坂本健区长的日文发言稿,京哲提前把它翻译成了中文,本以为在会场照着翻译稿念一下就能轻松完成任务了,不料坂本健区长却在发言的前一刻突然对京哲说:“把事先准备好的那个稿子扔掉!我要即兴发言!”然后他就在会场对着石景山区区长和区委书记等中方领导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面对中日双方的领导和与会人员,特别是面对电视台的摄像机,京哲那一瞬间很紧张!因为自己并不是专业翻译,也从未经历过如此正式的工作场面,好在京哲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导游工作培养出来的应变能力,稍微迟疑一下便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一边用笔飞速地记录,一边及时地把坂本健的发言准确地口译成中文,让中方领导和与会者第一时间清晰地了解到坂本健区长的发言内容,结束会谈后京哲后背都湿透了。

当晚京哲就找出同声传译的教材,临时抱佛脚,恶补了一下口译技巧。在之后的访问中,坂本健区长又恶作剧般地搞了多次类似的“突然袭击”,京哲因为有了心理和专业知识的储备,不慌不忙,应对娴熟。接待工作让京哲认识到,日语导游必须是个杂家,什么都得学,什么都得会!从那以后,京哲养成了一有闲暇时间就要看书学习的习惯。这正是: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他日学得西洋字

今朝捡起亦安然

(六) 意想不到的生日礼物

除了日本的政要和社会名流,京哲更多的是接待了数不胜数的普通日本民众,他们同样也给京哲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京哲导游生涯里有一个最难忘的故事,京哲曾经接待过一个三晚四天只有接送机却无观光行程的团,客人共有十位,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社里让尽量在他们空闲的日子里加出自费行程来,如去八达岭等,按理说也应该容易加出来,毕竟长城是中国的象征,人人向往!但带队的老人却告诉京哲,他们都是早已退休的律师,此次来华是为了在下榻的酒店,抽出一天的时间接待二战时被强征到日本的中国劳工的几名家属,向他们表达做为日本国民的歉意的同时,也要免费帮助他们在日本进行法律诉讼,向相关责任人索要赔偿。

“实在抱歉!我们没有资格也没有心情游山玩水!”这位老人对京哲深鞠了一躬,京哲被十位善良的有正义感的日本律师感动,京哲想,不挣钱也要服务好。当晚入住酒店后,京哲帮他们在酒店附近的一家餐馆安排了晚餐,他们热情地拉着京哲一起吃饭。席间他们跟京哲聊起了诸如侵华战争、对日索赔等敏感话题,京哲坦率地表达了做为一名中国人的明确态度:责任在日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们都频频点头,说日本没有处理好战争的遗留问题,原因就在于日本的政治家们仍旧没有勇气和诚意正视侵华的历史!送机的那天,在机场临别前,这十位老者把京哲围在中间,领队的老人毕恭毕敬地双手递给他一个大信封,说“今天是你的生日,那天相谈甚欢,我们很受感动,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权当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吧!”

京哲这才猛然想起,那天晚餐时有客人问自己的年龄,京哲顺嘴说出送机的那天正好是自己的生日。没想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目送这十位善良的日本老人进了海关后,京哲翻了一下他们送自己的信封,原以为他们会像一般的日本游客一样,最多放几千日元,出乎意料,却是整整十万日元!按当时的汇率约合九千元人民币。还留了一个字条:

“我们知道这次没能参加您推荐的自费项目,会影响您的经济收入。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点点心意,祝您生日快乐!”

顿时,一股暖流在京哲心里涌动!暗下决心一定做好中日两国人民的使者。一个多月后,京哲还收到了老人们的来信,说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劳工的家属们终于能够赴日本申诉了,他们也联系好了律师、记者等相关人员,将为中国劳工家属们免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家属们争取到最大的合法权益。京哲再次被这些正直善良的日本老人深深感动!京哲至今仍然坚信:中日两国人民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善良、热爱和平的!这正是:

中日友谊深

善恶两面分

齐诉侵华者

再慰作古人

(七)五花八门的日本游客

这个工作也能时常给京哲带来乐趣,京哲记得曾接待过常驻上海的一名日本公司职员,他是个工程师,爱钻牛角尖,也会说一些汉语,在各景点没少惹麻烦,因为他长得像新疆人,多次被人们当做新疆人看待,闹出很多误会。他无奈地对京哲说他在美国时常被当成印第安人,在欧洲时会被当成吉普赛人,在日本则被当成秘鲁人,就是没人把他当日本人看。

有一次在故宫,京哲正给他讲解时,旁边路过的一位青年游客,大概明白京哲在解说日语,立马对着他,吼了一声:“小日本儿,死啦死啦滴!”

京哲正想安慰能听懂一些中国话的他,不料这位长得不够日本化的仁兄,竟然激动地对京哲说:“终于有人把我当作日本人了,太好啦!”每每想起这个啼笑皆非的故事,京哲都忍俊不禁。

任何职业都有其艰辛的一面,导游当然不会例外!接待日本旅游团队对服务质量要求极其严格,比如导游工作时的着装就不能像接国内团游客时那么随意,接送机时必须是西装革履,在观光过程中也要求尽量着正装,接待 VIP 客人时更是要全程正装。有一年的八月初,正值北京的“桑拿天”,京哲接待一个由日本知名企业的高管组成的团队,带着他们参观天安门广场和故宫。那天广场的气温高达摄氏五十多度!客人都穿着宽松的便装,而京哲则按照要求必须穿着西装,系着领带,一路下来,京哲的脖子、前胸就长满了痱子,痛痒难忍。

有一年冬季,在最寒冷的一月底,京哲西装外套着薄羊绒大衣,带着 VIP 客户团登长城,被冻得浑身僵硬、说不出话来。常常深夜才结束工作,附近已经找不到旅馆,家又离得远,接待日本团队是绝对不允许迟到的,哪怕是只有一分钟。所以京哲只得在酒店大堂沙发上熬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因为第二天要送早航。

日本的服务行业质量堪称世界最佳,普通的日本人在日本享受惯了各种服务,初来中国难免会不适应,经常出现抱怨甚至是投诉。比如在餐厅旅游团团餐时,日本人看到餐桌上没有公筷、公勺就不会动自己的筷子夹菜,觉得不卫生。用餐过程中也会频繁要求服务员更换碟盘等餐具,因为他们的进餐礼仪里是不允许在自己面前的餐碟里总是留有菜的油汤痕迹的。中国人那时则没有这样的习惯,接待旅游团队的餐厅也普遍达不到这样的服务水平,所以每次游客用餐,京哲都要跑前跑后,亲自动手给客人服务,经常是顾不上自己吃饭,总是等到客人快吃完了,京哲才匆匆地吃上几口。常年下来,肠胃出现了问题。

带团过程中更是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对京哲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是一种考验。那是21世纪初,虽然中国早已经改革开放,但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很多外地尤其是内陆偏远地区的人没有机会接触到外国人。常常京哲带团在景区内用日语讲解时,就有外地游客凑过来好奇地围观,甚至用手轻轻触碰日本客人,令客人们很感尴尬和不悦。这时,京哲就会机智的对围观的外地游客说:“门票挺贵的,你们赶紧去玩儿吧,抓紧看景点,日本人没啥看头,跟咱们中国人除了说话不一样,其他的没啥不一样。”然后又对日本游客解释,告诉他们中国偏远地区的人从未见过日本人,他们只是好奇而已,并无任何恶意。

京哲遇到的最惊险的事是在 2012 年中日围绕着钓鱼岛发生激烈冲突,两国关系迅速破裂的时候,中国国内掀起了反日浪潮。当时,京哲正带团游览故宫,接到了公司电话,被告知北京市内多处发生了反日游行,让京哲注意观察周边情况,规避风险,保证客人安全。

旅游团刚要离开故宫前往石景山继续游览,离开神武门之前,京哲一再嘱咐客人们行进时一定要排好队,彼此都互相靠近些,绝对不要分开,掉队,不要说话,尽量不要让别人看出是日本人。于是就用手搀扶、遮挡着团里的高龄老人,让大家不要理睬周围的人,一路快走准备赶往景山公园,未到公园京哲发现公园门前聚集了很多人,京哲当机立断决定不去景山了。因为在当时群情激愤的情况下,不知会发生什么事。京哲马上呼叫司机,让司机迅速把大巴开到美术馆西侧的北河沿大街,上车后,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京哲马上安抚客人,并对他们解释说,这次的风波是因为日本政府的购岛闹剧导致的,因此而激起中国人民的民族情绪,希望大家能够谅解。客人们虽然受到了惊吓,也没有走完行程,都对旅行社和京哲个人的处置表示满意。客人回国后,纷纷通过日方组团社对京哲表示了感谢。

让京哲记忆犹新的另一个突发事件,至今让他哭笑不得。日本游客中经常有单独一个人出来玩的独男独女,一般来说这些人往往是性格不太开朗,但绝非不正常。京哲在带一个三十多人的大团时,其中有一位单独来旅游的男客,三四十岁,戴副金丝眼镜,看上去瘦瘦弱弱、文质彬彬的,头两天并无异常举动,但第三天上午就有很多其他客人向京哲反映,说那个男客人很可能脑子有问题!因为在酒店吃早餐时他把酒店提供的所有的盒装酸奶都堆到自己的桌子上面,然后用双手围住,大声说这都是我的,谁也不给!京哲便开始对此人多了一份关注。

果然,在去行程中安排的位于鸟巢附近的购物店时,大巴停在中华民族园南门口,那个人一下车就往京哲引导的相反方向走,幸好京哲一直盯着他,京哲急忙喊他回来,不料那人竟然跑了起来,越跑越远!客人们都发出了惊叫!京哲马上让随团摄像小妹把其他客人带去购物店,自己去追那位客人!

谁知那游客越跑越快,而且一边跑,还一边做出各种奇怪的动作,一会儿模仿鸟儿飞翔状,一会儿又停下来回头对着京哲追来的方向做出拳打脚踢状!京哲怕一个人无法控制住他,便马上打电话叫司机师傅也跑过来帮忙,同时向公司报告情况。

这位游客竟然一口气从中华民族园南门一路狂奔,跑到了北三环安华桥附近的北京科技馆!京哲和赶到的司机终于追上了他,劝说他返回到团里,但他已经完全失控了!开始大喊大叫,而且还对周围的行人摆出各种要攻击的样子。京哲去拉拽、制止他,根本不行!幸好司机师傅是原北京摔跤队的运动员,参加过全运会,身强力壮,从背后一把搂住了他,让他动弹不得。

但他又乱踹乱踢,司机只好把这客人的腰带解下来,跟京哲一起把他的腿给绑住,不料却引来在附近健身的大爷大妈的围观,不知真相的他们对京哲和司机开骂,说他们两个胖子合伙欺负一个瘦子!竟然还有一位大妈从背后踢了京哲屁股一脚!京哲也顾不上去解释,马上打 120 急救电话。

急救中心拒绝派车过来,说是外国的精神病人他们无法处置,让京哲自己去联系安定门医院。僵持了近两个小时,通过公司总算联系好了安定门医院,终于派专人专车把这位精神病突然发作的客人送进安定门医院治疗去了。后来,通过日方组团社跟客人的唯一亲属他的母亲取得了联系,得知此人原本就患有突发性精神疾患,此次独自来中国旅行前还一切正常,不料来了后却突然发作了。几天后,老太太专程飞到北京来接儿子回日本,特地来见京哲和司机,送给两人一些礼品和礼金,对京哲和司机千恩万谢! 这正是:

京哲苦乐几翻回

细数咀嚼品滋味

发病闹岛笑啼事

汗浸洋装奔如飞

(八)芳草就在身边

这份工作带给京哲苦辣酸甜,可谓是五味俱全。当然也有温馨、甜蜜的回忆。京哲结婚很晚,41岁才步入婚姻殿堂,之前一直是快乐的单身汉。最主要的原因,是京哲的性情一直天马行空,安定不下来。

从大学毕业后进外企,到后来从事日语导游,一直都有不错的收入,在北京车房俱备,虽不是精英阶层,但绝对够得上小康了。一般人京哲看不上,但条件特别好的女孩又看不上京哲,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京哲的工作经常能接触到日本的女孩子,不知不觉喜欢上了日本女孩,总觉得自己会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也是因为京哲的几位男同事娶了日本女孩缘故。

也许京哲的缘分不在东瀛,确实在带团过程中有过几个日本女孩主动追求京哲。但她们都不是京哲心仪的那种对象,自然就没有下文了。日语导游生涯的第一个团,是一对父女,女孩三十出头,跟京哲年龄相当,虽然相貌并不算漂亮但非常知性,气质很好,他们很谈得来,她也表示因为京哲而喜欢上了中国,想来中国生活,问京哲能否帮她?尤其是她的父亲竟然一眼就相中了京哲,偷偷地劝京哲跟他闺女交往下去。不过那时京哲刚开始做导游工作,以前的积蓄都被折腾光了,内心有些自卑,怕带给不了她稳定的生活,就没有答应她。

后来,京哲成为熟练的导游,带团很多很忙,也就顾不上谈情说爱了。就在自己觉得要孤独终老的时候,遇到了京哲现在的妻子,她比京哲小一轮,年轻漂亮!她不但有北京人的大方爽直,也兼有东方女孩那种温婉的气质。因为都喜欢旅游,喜欢美食,自然而然就在一起了。在京哲 48 岁那年,如愿以偿,得小女。女儿今年马上六岁了,聪明伶俐,可爱无比。这正是:

千思万寻遍天涯

回眸庭院绽莲花

醉卧京城情已定

又开一朵尽芳华

(九)疫情下的导游岁月

人们常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京哲的职业生涯有过风生水起,更有过一筹莫展。2003 年SARS 疫情的发生,成为日语导游职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从此,这个行业开始步入了下坡路。

疫情结束后,日本入境团队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才缓慢恢复。而中国国内的旅行社纷纷采用超低价格,用零团费甚至负团费来招揽生意。导游接团在拼语言、拼服务、当好导游的同时,更要当好“导购”,让客人在购物店里多消费,否则,旅行社就赔钱,导游也会零收入。后来,演变为旅行社干脆把所有的负担都转嫁给导游,导游接团时要负担“人头费”,即花钱买团,先用购物、自费项目的利润填社里的坑,剩下来的才是自己的收入。日语导游的职业性质从此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早期的重服务,转变为重销售,压力陡增!尽管如此,日本游客毕竟有雄厚的消费力,加上京哲日语导游文化素质较高,应变能力强,2004年直至 2012 年,虽然磕磕绊绊,一年不如一年,但日语导游一直还是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地,还能做为一个职业延续下去。

这个行业终于在 2012 年遭受到了致命一击,从此一蹶不振!日本政府在那一年搞出购买钓鱼岛的闹剧,中日关系降至冰点!

做日语导游的这些年,京哲亲身见证了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与日俱增,与日本国力竞争的此消彼长,日本从政府领导层、精英到普通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和国民感情,由居高临下的俯视到平视,由平视到仰视,日本来华旅游迅速退潮,由鼎盛时期的每天都有飞中国的旅游团包机,惨淡到每年来华日本游客只剩三位数了!日语导游们只得纷纷改行。

京哲很早就有国际领队证,就应聘进入国内出境游的龙头企业之一,即“众信国际旅行社”,当了出境领队,从2012年到2016年跑了四年台湾,也去过日本、韩国、泰国、希腊、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服务对象是大陆游客。

出境领队虽然要比当日语导游轻松,也能利用工作之便出国游山玩水,但京哲一直心有不甘。毕竟自己是学日语出身,还是想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所以在心理上一直未能实现完全转型。终于,2017 年,日本的廉价入境团开始有起色,尽管压力很大,是带着销售目标接团,京哲又义无反顾地重操旧业了。这时收入大不如前。由于京哲熟练的日语,跟日本游客打交道,就有如鱼得水的感觉。安倍政府在后期频频对华示好,当时的国际大环境也在促使中日关系言归于好,眼看着日本团队游客数量也在缓慢回升,京哲对职业生涯的未来又升起了希望。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大流行开始,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最受天时地利人和的影响,这是个人无法回避和抗拒的。如今京哲留在部队里的大学同学至少是副师级干部了,当初所谓的山沟现在成了北京的风水宝地,那儿的房子也成了北京的学区房,价格贵得犹如天文数字一般。同一批进外企和日本制药公司的前同事们也快熬到退休了,将来的退休金还是蛮高的,哪像导游,都是自己花钱上社保,交的是最低档的。最关键的是,京哲已经失业快两年了,世界上的疫情能否结束,何时结束,谁也不知道。

假如人的一生能够重来,京哲会如何选择?可惜,没有假如。京哲说:“即便有,我依然会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这正是:

非典新冠作天下

抗疫保国再护家

旅游萧条细思量

中年无悔闯天涯

猜你喜欢
日语导游客人
小客人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来客人了(1)
赢在耐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不常见的客人
黄希川
网约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