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培养学生德育和价值观的思考

2022-01-08 16:52吴楠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学生培养德育教学

吴楠

摘要: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活动,不仅肩负着历史、文化与传统的传承责任,还承担着落实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与价值取向的重任。从历史学科本身的内容与特征出发,它对于塑造学生品格,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教育教学新发展的当下,学校、教师都必须重视历史教学,使学生个人的综合素养得到更有效地提高。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德育教学;学生培养;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将德育教育与价值观的思考,有意识地渗透进中学历史教学中,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最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具备高尚、优秀的道德品质。在当前的历史课程教学中,德育与价值观的培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这能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可以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地肩负起历史与时代赋予的责任。

一、中学历史教学德育渗透与价值观培养的主要内容

(一)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历史绚烂多彩、源远流长,而孕育在历史长河中的传统美德,也植根在这片沃土当中,深深印刻在中国人的血脉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如“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勤劳俭朴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自强奋斗精神等,这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都能找到鲜活的实例,并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德育教育,以及价值观培养。以新中国的建立为例,正是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影响下,中国人民一次次战胜了各种困难,才取得如今的发展成就[1]。通过这些史实教育,能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同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并发扬传统美德,成长为国家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团结,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发展、壮大的基础,而爱国主义则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它不仅是一种具有超强凝聚力的精神,也是民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历史可以清晰记录民族发展的轨迹,其中不仅包含着优良的民族传统,还在方方面面中透露出民族精神。历史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史实资料,巧妙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近代史教學为例,历史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以及有识之士为救亡图存所作出的努力。同时,教师必须严格遵循历史客观发展的规律,落实德育教育,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反封建,以及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坚定决心,以便更好地落实爱国主义教育,也能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所肩负的重担。

(三)对学生的人格、价值观进行培养

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而人类社会同样在不断地前进,新、旧事物的更迭也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因此,历史教师必须使学生懂得用发展、辩证的观点去理解各种问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与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并由此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人格,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讲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能引导学生拓展视野,积极吸取人类世界发展中的优秀文化,使自身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同时,教师还要借助对历史事件的讲授,落实德育教育,并帮助学生进行人格的完善。

二、通过中学历史有效进行德育与价值观培养的措施

(一)历史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德育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为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培养,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道德认识。如果历史教师对德育教育缺少正确认知,则会影响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实,甚至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历史教师必须正确认识、看待德育与价值观培养,更要理解这一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能使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时,处处渗透着德育教育元素,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学生也能借此机会更好地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使自身的综合素养也随之提高[2]。此外,历史教师必须做到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等要求,并要德才兼备,这样才能为学生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

(二)在历史教学情境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与价值观培养

教材,是历史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因此需要教师详细、全面的对历史教材进行分析与挖掘,找出教学内容与德育之间的重合点,并对学生进行德育与价值观的培养。同时,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教学技术,将德育融入历史教学当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还能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历史知识,并接受德育与价值观的培养。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相关的影像、图片等资料,使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例如,在对中国近代史一系列的史实、事件以及人物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图片、影像资料,以及相关的纪录片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近代史的残酷与不易,从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并使学生的价值得到正确引导。

(三)通过生动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德育培养

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与价值观培养,中学历史教师应合理运用各种生动的课外实践活动营造德育氛围。历史教学的课外活动丰富多样,无论是历史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还是读书会等活动,都能成为德育培养的重要形式。例如,在各种重大纪念日到来时,可以通过纪念活动、专题报告或历史图片与文献展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中共诞生、抗日战争胜利、港澳回归等,这不仅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史实,还能对学生的爱国之情进行培养,这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与完善的关键时期,此时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教学意义和价值。因此,历史教师应当对历史内容进行更合理、科学的讲解,以便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其能更好地继承传统美德,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闫长海.浅论历史德育教学和学生价值观的培养[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1(7):2.

[2]赵庆红.德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实现途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29):2.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教学学生培养德育教学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高等数学教学研讨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论机加工实训的综合一体化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影响名师成长的威胁性刺激及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环境史与中学历史教学